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釉是覆蓋在陶瓷製品表面的無色或有色的玻璃質薄層。

是用礦物原料(長石、石英、滑石、高嶺土等)和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製成熔塊)經過研磨製成釉漿,施於坯體表面,經一定温度煅燒而成。

釉層除了能讓瓷器細膩、堅固、防污、防腐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賦予瓷器五彩斑斕的顏色,是為釉色。

釉色一直是裝飾瓷器的主要手段,在長達2000多年的制瓷史中,為了不斷提高瓷器的顏值,中國人解鎖了數不清的顏色:青、白、黑、綠、黃、紅、藍、紫……若你有珍品瓷器困於出手,可與老李溝通壹捌捌、貳叁肆零、陸叁叁玖,下面讓我們走近瓷器的彩色世界,看看這些絢麗的釉色是怎麼形成的。

釉是什麼?

不同釉料的燒成温度是不一樣的,以1250度為界限,可以分為高温釉(1250—1400度)和低温釉(700—1250度)。

按照一般思路來講,温度越高、燒製難度越大,釉的誕生順序應該是先低温後高温。

然而結果恰好相反。

出現最早的,恰恰是在我們看來高難度的高温釉。中國誕生最早的瓷器——原始青瓷,已經是高温釉瓷器,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原始瓷青釉劃花雙系罐 西漢 故宮博物院藏

為什麼會這樣?

這就不得不説到釉料的組成了,釉料的主要成分有三種:

釉基:釉層的玻璃質感來源於釉基,其成分大多為石英,是釉料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着色劑:釉色的來源,則是各種金屬元素,稱為着色劑。

助熔劑:石英的的熔點是1750度,遠高於瓷器的燒製温度(通常為1200—1400度),所以光有釉基和着色劑還不夠,不然瓷器燒成的時候,釉料都還沒燒熔呢。

想要讓石英在窯爐中熔化,最終形成瓷器表面的釉層,就得降低石英的熔點。而釉料中起到這個作用的成分,被稱為助熔劑。

最早被發現的助熔劑是隨處可見的草木灰,商周時期已經在使用,後來又逐漸擴展到石灰、石灰鹼等。

草木灰、石灰的加入,把釉料中石英的熔點降低到了1400度以下,但仍然在1250度以上,於是,高温釉就誕生了。

高温釉

助熔劑決定了釉的燒成温度,而着色劑決定了釉的顏色。

高温釉的顏色最為豐富,青、黑、白、黃、紅、藍、綠,幾乎無所不包。

青釉(着色劑:鐵)

作為最早出現的釉色,青瓷統治了瓷器界相當長的時間,一直到唐代,都佔據着制瓷業的半壁江山。

歷史上著名的青瓷有越窯的秘色瓷,龍泉窯的粉青、梅子青,汝窯天青,以及景德鎮影青瓷等。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龍泉窯青釉荷葉形蓋瓷罐(梅子青) 南宋 故宮博物院藏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汝窯天青釉弦紋尊 朱文立 寶庫匠心館藏

黑釉(着色劑:鐵)

黑釉和青釉一樣,以鐵為着色劑,兩者的區別在於青瓷釉料中鐵的含量在1%—3%,而黑瓷則在4%以上。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青瓷誕生不久之後的東漢時期,浙江德清窯已經燒出黑釉瓷。大名鼎鼎的建盞,以及清康熙時期的烏金釉,是黑釉瓷的代表。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建窯黑釉兔毫盞 宋 故宮博物院藏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烏金釉描金山水紋筆筒 清康熙 故宮博物院藏

白釉(着色劑:鐵)

當釉料中鐵的含量降低到1%以下,白瓷就誕生了。南北朝時期已經能夠燒製出成熟的白釉瓷,到唐代時,白瓷已經和青瓷分庭抗禮,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

唐宋名窯邢窯、定窯都以燒製白瓷聞名,明清時期景德鎮的卵白、甜白,以及德化窯的象牙白都是白釉瓷中的精品。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德化窯白釉觀音坐像 明 故宮博物院藏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定窯梅花口刻花瓶 陳文增 寶庫匠心館藏

黃釉(着色劑:鐵)

高温黃釉最早見於唐代壽州窯,明清時期則以鱔魚黃釉為代表。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壽州窯黃釉枕 唐 安徽博物院藏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鱔魚黃釉缽 清雍正 故宮博物院藏

紅釉(着色劑:銅)

早在唐代時,長沙窯已經以銅為着色劑,燒製出了紅釉瓷。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鈞窯,也以銅紅窯變釉著稱,稱為鈞紅。

但真正純正、穩定的紅釉是明初創燒的鮮紅,此後明清兩代又陸續燒製出了祭紅、郎窯紅、豇豆紅等名品。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豇豆紅釉萊菔瓶 清康熙 故宮博物院藏

藍釉(着色劑:鈷)

元代時,利用從波斯帶回的鈷原料作着色劑,第一次燒製出了穩定勻淨的高温藍釉瓷。

明清時期,高温藍釉進一步發展,比較著名的有明代的霽藍釉、回青釉,以及清康熙時期的天藍釉。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祭藍釉梅瓶 明嘉靖 故宮博物院藏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天藍釉雙龍耳瓶 清雍正 故宮博物院藏

綠釉(着色劑:銅)

最早燒製高温綠釉瓷的是宋代的廣西容縣窯。但高温綠釉的發展一直不怎麼繁盛,真正被人熟知的,只有清代的郎窯綠。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容縣窯綠釉印花纏枝菊紋盞 宋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綠哥釉(郎窯綠)小橄欖瓶 清雍正 故宮博物院藏

低温釉

低温釉的助熔劑有兩種:

漢代時,人們利用鉛為助熔劑,把釉料中石英的燒成温度降低到700—900度,俗稱低温鉛釉。

到了宋代,又出現了以硝石(氧化鉀)為助熔劑的釉料,燒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嚴格説來屬於中温釉)。

不過無論哪種,燒製温度都遠低於瓷器的燒成温度,因此低温釉的燒製方法是先燒成不掛釉的瓷器素胎,之後上釉入窯二次燒成。

低温釉的顏色沒有高温釉那麼豐富,但也包括了綠、黃、藍、紅、紫五種色調。

綠釉(着色劑:銅)

綠色是低温鉛釉最初的顏色,早在漢代就已經廣泛使用。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低温綠釉都被施在陶器上,充當陪葬用的明器。

到清康熙時,低温綠釉彩迎來燒製的全盛期,出現了瓜皮綠、松石綠、秋葵綠、葱心綠、湖水綠等眾多代表釉色。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秋葵綠釉如意耳瓶 清雍正 故宮博物院藏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松石綠釉凸印夔鳳牡丹紋梅瓶 清乾隆 故宮博物院藏

黃釉(着色劑:鐵、銻)

以鐵為着色劑的低温鉛黃釉,和鉛綠釉相伴相生,漢代時已經廣泛應用在陶器上。

到明初時,景德鎮官窯終於燒製出了成熟的低温黃釉瓷,稱為澆黃。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澆黃釉暗劃雲鶴紋碗 清雍正故宮博物院藏


清雍正時,又以銻為着色劑燒製出了十分豔麗的黃色,由於其釉色比澆黃釉更為淺淡,所以得名淡黃。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淡黃釉瓶 清雍正 故宮博物院藏

藍釉(着色劑:鈷、銅)

最早的藍釉以鈷為着色劑,出現在陶器——著名的唐三彩上。

宋代的時候,出現了真正的低温藍釉瓷器——以銅為着色劑的孔雀綠釉。孔雀綠雖然名為綠,但從顏色上看,其實是藍色系。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孔雀綠釉凸花紋尊 清雍正 故宮博物院藏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孔雀藍釉碗 明嘉靖 故宮博物院藏

紅釉(着色劑:鐵、金)

明嘉靖時,高温銅紅釉燒造技術失傳,於是以鐵為着色劑燒製成低温礬紅釉。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礬紅釉梨式執壺 明嘉靖 故宮博物院藏

大約在清康熙時,受西洋琺琅工藝影響,又以黃金為着色劑燒製成低温胭脂釉,也稱“洋紅”,有胭脂水釉、胭脂紫釉、胭脂紅釉、淡粉釉等數個品種。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胭脂紫釉菊瓣盤 清雍正 故宮博物院藏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胭脂紅釉燈籠尊 清乾隆 故宮博物院藏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淡粉釉瓶 清雍正 故宮博物院藏

紫釉(着色劑:錳)

明代時,以錳為着色劑經800~850°C低温燒成紫色瓷器,稱為茄皮紫。根據色調深淺,又有深、淺茄皮紫之分,於清代康熙時開始大量生產。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茄皮紫暗石榴花紋盤 清康熙 故宮博物院藏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茄皮紫釉暗刻雲龍紋盤 清順治 故宮博物院藏

相比較而言,雖然色調差別不是很大,但高温釉經過1250度以上的高温煅燒,光若流油,有很強的玻璃質感;而低温釉硬度較低,容易出現劃痕,且化學穩定性差,容易被水分和氣體侵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85 字。

轉載請註明: 你對瓷器釉色瞭解嗎,一文讓你讀懂,值得收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