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聽到的,你想看到的,盡在小編手中,還在等什麼,趕緊關注吧。
小夥伴們,你們好,這麼好的日子,都在幹嘛呢,接下來,小編便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娛樂八卦事!
從山西境內隔黃河西望吳堡石城。本報通訊員 慕明媛攝
9月27日,記者從陝西省榆林市吳堡縣城出發,順着沿黃公路向東而行,不過三五分鐘車程,便來到素有“華夏第一石城”之美譽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吳堡石城腳下。駐足抬頭仰望,但見崖如刀削,壁立千仞,牆似盤龍,城入雲端。
再向北行1000多米,便是吳堡石城之甕城門口。
吳堡石城是全國保存最完整、建築歷史久遠、文物價值極高的“中國第一石頭城”。它三面環水、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宛如銅牆鐵壁,故有“銅吳堡”之稱。
1千年時間建成的“銅吳堡”
吳堡石城佔地10萬平方米,城牆周長1225米,城牆高6米至10米,寬2.6米至7.5米,城牆裏外均用青石包砌,中間黃土夯築,城牆依山就勢,蜿蜒曲折,龍盤虎踞在吳山的山頂上。石城東西兩面均為百丈懸崖,北有吊橋與後山相連,南有“官道”通往今縣城所在地——宋家川。石城共有城門五座:東曰“聞濤”、北曰“望澤”、西曰“明溪”、南曰“重巽”,唯甕城門名曰“石城”。
石城始建何時至今尚無定論,但據《宋史·夏國傳》記載,北宋開寶九年(976年)大將李克睿攻破石城,“斬首七百餘級,獲牛羊千計,俘寨主侯遇以獻,累加檢校太尉”。由此可見,早在一千多年前,石城就已頗具規模,但各種資料始終未見石城始建城牆之文字記載。從石城內外、山上山下發現的許多石刀、石斧等文物來看,石城建城應有三四千年曆史。目前,石城仍用水困難、交通不便,過去千百年間吃水應該更困難、交通應該更不方便。且城內無耕地可種,人們之所以在這裏居住和生活,主要是因為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據《吳堡縣誌》記載,自金正大三年(1226年)起,石城便一直是吳堡縣治所在地,直至1936年吳堡縣治被國民政府撤離,石城作為吳堡縣城長達710年之久。
甕城門西側數十米處有一座古墓,墓碑上刻寫有“大明山西澤州節判張公神道碑”幾個大字,該墓始建年代不詳,完工於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張公下葬於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1980年夏,縣文物部門對該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始知該墓為一座規模宏大、形同石窟的墓葬,石窟全部由人工用錘鏨打鑿而成,旁邊還有一個空位。據專家研究,此類型墓葬在陝北地區實屬罕見。
石城南街石砌道路。本報記者 趙波攝
遺存物件見證石城滄桑歷史
進入甕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通高大氣派豪華的巨大石碑,碑的正面用篆字刻着“重建關王廟記”幾個大字。該碑刻立於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據碑文記載,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由於久旱無雨,縣令張士傑遂會同教諭姚舜德和退休官員張澍等跪立在甕城內已譭棄的關王廟前祈雨,天遂人願,全縣喜降甘霖,於是縣令刻立了這通石碑記述此事。奇怪的是,該碑正面字跡工整,而碑陰面的文字,無論大小,大多嚴重傾斜,此間寓意,令人不解,成為石城“十大不解之謎”之一。
進入南門,只見城門洞高十餘米,寬四五米,東西兩壁,彈痕累累,這是日軍炮擊石城時留下的證據。1938年2月,日軍侵佔了黃河對岸柳林縣軍渡、郝家津等村,並企圖進犯陝甘寧邊區。日軍在山西境內多個山頭設立了炮陣地,經常炮擊石城,城內許多古建築毀於炮火。
沿着南門內的“馬道”走到南門洞頂,原有的城門樓早已不復存在,旁邊原有的魁星樓和甕城內的關王廟只剩殘垣斷壁。據統計,石城現有獨立院落42處,石窯洞220多孔,石城以文廟為中心,分別有東、西、南、北四條街道,通往各個城門口。沿東街西行,便進入了石城裏保存較完整、規模最大的“王思故居”,其創建人王思,世居石城,曾官至四川布政司右參政,告老還鄉後修建了這處四合院,這裏分為前院、後院。前院西側窯洞供長工、短工居住,東側有牛棚、馬圈、石碾、石磨;後院為典型的“明三暗二廂六倒五”四合院建築,後院內西廂窯裏有暗道通往後院外濃密的樹林裏。
順着石砌坡道行至城內製高點——縣衙所在地,大堂、二堂、三堂已毀,唯有過堂和監獄舊址尚存。據資料記載,自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始,原縣衙大門口一直立有一塊碩大的石碑,名曰“三事箴碑”,碑上刻有“清箴、慎箴、勤箴”之警句。縣衙大門左右兩側各放置有一塊木牌,其上分別刻着“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彰顯着“為官之道”。
再向北行,便來到了神奇的澇池。澇池在十年九旱的陝北地區遍地都有,本不稀奇,這個澇池在石城也只是一個較大的積水池而已,雨小蓄水,雨澇則從近處的水洞流至城外,保護着石城免受缺水和雨澇之苦。澇池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千百年來池中雨後每有積水,便會有蚌出現,其大小如拇指蓋,遍佈水池內。“澇池之蚌”成為石城的又一個不解之謎。
精美的石雕。 本報記者 趙波攝
石城有位“最後的守望者”
石城有“東北”“西北”兩座角台。站在東北角台上,山下原規模宏大毀於清咸豐年間的水寨遺址一覽無餘。角台下雜草叢生,深過腰間,隨便吶喊一聲或扔一小塊石頭下去,便會有兔子奔跑或有山雞、鴿子等飛出。
東北角台西邊的院子裏住有石城“最後的守望者”——王象賢老人。王象賢年過九旬,對石城感情至深,雖年邁仍不肯離棄石城。
王象賢居住在一間略顯破舊的窯洞裏,這裏傢俱簡單但擺放整齊。“王老的精神頭十足,好像不知疲倦一樣。”吳堡縣石城管理所所長慕生樹告訴記者,王象賢雖然是一個人居住,但作息起居依然很規律,而且還經常給來這裏參觀的遊客講解古城的歷史。
“石城之所以叫‘銅吳堡’,其實是出自陝北的民謠‘銅吳堡,鐵葭州,生鐵鑄就綏德州’。應該是為了表述‘吳堡石城’的銅牆鐵壁,才有了這樣的描述……”説起石城歷史,王象賢如數家珍、滔滔不絕。
慕生樹介紹,王象賢在77歲時開始撰寫《吳堡古城春秋》,並且四處奔走,查閲了大量的資料,考證史實。歷經兩年後終於成書,並向遊客免費發放。
石城的殘垣斷壁。 本報通訊員 慕明媛攝
從王象賢老人的居所一路前行,就來到了以前有名的商業街。現置身其中,彷彿能聽到千百年來商家買賣貨物的吆喝聲……商業街再往南行,東側便是私塾、縣官府邸和薛家大院,西側是佔地3000餘平方米的文廟所在地。此處也是石城的城中心所在地,類似西安市的鐘樓。
沿着南大街向南行走,西側依次是王家大院、女校、李家大院、營房、農貿市場,東側則依次為興文書院、石城開發保護所、石城小學等建築。
南大街石院落大門。 本報記者 趙波攝
興文書院始建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至今已有200多年曆史,是榆林市“四大書院”之一,早在1926年夏這裏就誕生了中共吳堡縣第一個黨支部,也是吳堡縣最早的縣委所在地。吳堡縣的許多仁人志士正是從這裏開始了自己人生歷程。
從南大街南頭再次登上城牆向西行走,腳下城牆蜿蜒,溝裏流水潺潺,中間壁立千仞,俯視之,讓人膽戰心驚,比東段城牆更加險峻。站立西門洞頂,向溝底望去,但見懸崖峭壁、山路彎彎,幾近直上直下,那是石城人賴以生存的挑水之道;向東回望石城,樹林深處有“苦井”,那是千百年來石城被圍之後人們賴以生存的水源;向南遙望,半山腰的“環山抱水”石刻彰顯着石城的險峻,黃河岸邊的“逝者如斯”石刻似在訴説着石城數千年的歷史。
沿佳吳公路向東望去,在夕陽的映照下,石城金碧輝煌,而全城星羅棋佈、錯落有致的石窯洞、石院牆、石門墩等,把石城雕琢裝扮成了一座璀璨而精美的“石藝博物館”,令人流連忘返。
悠悠的吳堡石頭城在歷史的長河中用其滄桑的歲月譜寫了一曲曲動人之歌,供南來北往的人們低吟淺唱。
來源:陝西日報
編輯:孫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