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集大型系列報道
《行走長城》
第五十一篇
《 原生態長城你見過麼?》
宣府鎮是明代長城沿線九鎮之首,而青邊口是距鎮城最近的隘口,它南距宣化20公里,西距大境門15公里,是通往塞北的重要隘口。
青邊口堡 長城學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汪錫銘提供
青邊口影壁 宋肖肖攝
進入青邊口長城腳下的村落,就看到在村口的影壁上寫着“青邊口”三個大字,陪同我們採訪的張家口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長城保護管理處常文鵬,他告訴我們,這裏其實就是明朝時期長城腳下的軍堡,這裏就是青邊口堡,駐紮在明長城上的守軍,曾經就在這裏生活。
記者採訪常文鵬 宋肖肖攝
常文鵬:在明朝初年的時候,大量山西移民來到了張家口,讓他們成為駐防民眾在這兒修築了青邊口城堡,城堡是明初衞所制度下的一種軍事組織。
青邊口長城 宋肖肖攝
青邊口長城 宋肖肖攝
青邊口長城是依燕山山脈峻嶺之巔蜿蜒而建,宛若一條卧在山嶺上的長龍。
常文鵬: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段長城,它最終的成型或者説最後一次修築是在明崇禎年間,我們在山上發現的一塊石頭上的銘文寫着崇禎十三年,證明這個長城最後一次修繕是在崇禎年間,1637年左右。
青邊口長城 宋肖肖攝
它的名字“青邊口”也有着一個民間故事,據常文鵬介紹,明洪武年間,大將常遇春追擊元順帝到了這裏:
元順帝從這個地方逃回了大漠,常遇春就留下了他身邊的愛將秦邊虎守護這個地方,秦邊虎就在這個地方修築秦邊口城堡,秦邊虎在這個地方很服眾,蒙古部落聽説有他駐守,就不敢來侵擾漢族的村莊,以訛傳訛演變成現在的青邊口。
青邊口長城 宋肖肖 攝
常文鵬告訴記者,修建長城一般是採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就地取材,張家口的長城90%以上是幹插石壘長城,所謂幹插石壘,就是純粹用石頭片子砌起來的,不加糯米和白灰做的粘合劑,青邊口長城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段。
常文鵬:長城研究上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箱式做法,修長城的時候先起兩邊的牆,找一些比較平整、比較大、比較規整的山石,然後互相咬合壘起一段牆。而且這個牆是逐步的向上內收就是整體的橫截面呈現梯形,兩邊的牆砌好以後,中間的空餘地方就填充小石頭。像這個長城的牆體一般高是6米,寬在5米左右,頂寬幾乎最窄的地方几乎都是30公分。
記者採訪常文鵬 宋肖肖 攝
青邊口長城 宋肖肖 攝
或因戰爭破壞,或因風雨侵蝕,歷經數百年的城牆已經倒塌,坍塌的長城牆體,以一段段顏色迥異的亂石堆的樣態,堅強蜿蜒在崇山峻嶺之巔。
我們踏着腳下的碎石,站在青邊口長城上放眼望去,只有烽火台依然矗立。據瞭解,青邊口一帶共有17座烽火台,大約500米設置一座,在明朝萬曆年間用磚石甃裹保護內部夯土牆面,常文鵬介紹説,青邊口長城的防禦功能與內長城不同:
它跟北京八達嶺長城不一樣,它不能過人,第一是防禦,防止騎兵很容易的通過,第二主要是一種通訊手段,依靠這種烽火台,烽火台是可以上的可以下的,在明朝前期,戰略緊張的時候烽火台都是有駐兵的,負責看守烽火台,就負責起警戒作用傳達消息。
記者採訪過程中遇到前來攀登長城的遊客 宋肖肖攝
因其獨特的原生態風貌,青邊口長城備受遊客以及驢友的青睞,遊客與驢友的不斷造訪使得這段長城的保護更為重要,常文鵬介紹説,他們對青邊口的部分烽火台依照原貌進行了補葺。
記者採訪常文鵬 宋肖肖 攝
常文鵬介紹説,下一步將以大境門為中心修建長城公園,在青邊口地帶距離長城50米左右修建木製棧道,讓遊客保持一定的距離觀賞長城,讓這段原生態長城長久保持它的風貌。
記者 | 王智博 馬豔婷 宋肖肖 張家口台安永越
編輯 |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