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小橋流水人家,適合生長愛情。電視劇《似水年華》把“愛情生長”的地方選在了烏鎮。南方的一個水鄉小鎮,古舊、安詳而且幽靜,那裏有高高的屋檐、長長的青石板路、窄窄的街衢、幽幽的水巷、瘦瘦的烏篷船,煙起霧落、雲蒸霞蔚、草長鶯飛、花開花落、似水流年。
烏鎮 米廣弘/攝
烏鎮,這江南水鄉最美的一隅,的確是適合戀愛的地方,特別是入夜後,華燈映水,如夢如幻,那次第,怎一個撩人了得。水上的橋,水邊的閣,水中的船,烏鎮的生活,是沿着水鋪展開來的。
水上的一座橋,就是一隻連環扣,“百步一橋”,環環相扣,把烏鎮扣成一串息息相通的九連環。這釦子打得心思靈巧,多姿多彩,它可以是一拱圓孔,如虹如月;也可以是一道平梁,如臂如膀;可以打成一個雙生扣,像逢源雙橋,兩條石橋並在一起,中間隔一道屏風,像一對攜手而立、相偎相依的雙生子;也可以打成一個姐妹扣,像通濟橋和仁濟橋,互為犄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一對心心相印的姐妹,無論站在哪一座橋邊,都可看到“橋裏有橋”的美好景緻;它可以打得高,也可以打得低;它可以打得樸素,也可以打得華美……一座橋,就是一隻扣,一種風情,讓人流連。夜色中的水橋更是風情萬種。絢麗的燈光勾勒出橋的輪廓,河水中瀲灩着橋的倒影,立於橋上,彷彿立於一個彩色的夢境之間。此情此景,正適合“我們所有的奇蹟,就是我向你走去,你向着我走來”那樣的句子和故事。
民居臨河而築,在河牀中打下木樁石柱,上架橫樑,擱上木板,就把身子穩穩地坐着,探向了河面。窗户也在三面打開,窗旁有門,門外有石階,石階通水。茅盾在《大地山河》中這樣描述故鄉的水閣:“……人家的後門外就是河,站在水閣的後門口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夢迴,可以聽得櫓聲欸乃,飄然而過……”水把各家各户的生活匯聚到一起,誰家會吃什麼菜,誰家要穿什麼衣,在河埠上一望,便一目瞭然。洗衣洗菜的時候,小鎮的各種消息便風一樣傳遞。想買什麼,向過往船隻一招呼,放下吊籃,倚窗談價,順便談天,吊起貨物,也順便吊起些外面世界的精彩,讓物質與精神都滿載而歸。
夜幕降臨,一盞又一盞的燈漸漸亮起來,宛如東風催開千樹萬樹的金花銀花,水閣如同被施了魔法,變成瓊樓玉宇。木板門、木花窗、木雕梁、木匾額、木欄杆……在燈光映照下,也妖嬈起來。擇一水閣坐下,看燈光慢慢盛開,映進河裏,一朵變成了兩朵,兩朵變成了四朵,不覺間變成千朵萬朵,岸與河,光與影,真實與虛幻模糊了邊界,陸離斑斕,美輪美奐。美是需要慢慢消受的,不妨品一品三白酒,讓白米、白麪、白水釀就的烏鎮滋味隨着琉璃燈河流入血脈,內外明澈。或者點一杯菊花茶,讓在世事裏蜷縮乾枯的心隨着杭白菊在水中慢慢舒展、慢慢復活。也可以來一盤爆炒河蝦,或者蒸魚、醬鴨也不錯,一個地方的美味總讓人感覺人間煙火的温暖。以煌煌燈河佐酒佐茶佐餐,今夕何夕!
一艘艘烏篷船頭挨着頭偎着,像是一羣烏黑烏黑的魚靜靜地打盹。時不時地,幾條魚從小憩中醒來,歡快地剪開水波,遊走了。水中打盹的倒影卻被它們驚動了,伸起了懶腰,於是,水面一片波光搖曳。夜遊烏鎮,租個烏篷船,緩緩划進赤橙黃綠青藍紫的光影之河,划進一孔又一孔石橋,清涼的夜風撫摸着臉頰,潺潺的水聲如催夢的歌謠,木心的《從前慢》就浮上了心頭:“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你來了。對,我來了。我知道你會來。我知道你知道。來過,便不曾離開。這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的許諾。(作者:米廣弘,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