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懼涅槃之痛,方能浴火重生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休閒

劉鳳敏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令人神往。現在,長沙也有一處“雪國”——湘江歡樂城的歡樂雪域,誰能想到其“前身”竟是一座上世紀50年代遺留下來的一個百米深礦坑。從“地球瘡疤”到“超級冰箱”的蝶變,被美國探索頻道認為是“世界九大不可能完成的項目”之一,也被專家學者視為“城市修復和生態修復‘雙修’項目的典範”。(7月11日長沙觀察)

湘江歡樂城是原坪塘鎮新生水泥廠採礦留下的深達100多米的巨大礦坑,是湘江之濱的一道“巨大傷口”。這裏曾集聚了“三高一低”企業21家,各種污染比較嚴重,如果任由這些污染企業無序發展下去,勢必對調結構、轉方式造成重大沖擊,資源環境難以承受,發展也將難以為繼。為此,長沙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捨我其誰的魄力,誓將坪塘老工業基地產業退出,該關停的全部關停,該退出的全部退出,至2010年關停區域內污染嚴重及非煤礦企業41家,從根本上消除了影響區域環境和全市飲用水安全的污染源。

不懼涅槃之痛,方能浴火重生。產業退出是要關閉企業的,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死存亡,但這是避免當地發展陷入更大危機的惟一出路,也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毋庸諱言,這是一個刮骨療毒的調整過程,帶來的必然是陣痛,但不退出則會長痛,因為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只會使問題越來越多,最終陷入困境。實際上,產業退出,關鍵是要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去舊”肯定有陣痛,但陣痛過後是“新生”,必然帶來結構調整、轉型發展的新機遇,這次長沙百米深坑的“滄桑蝶變”就是最好的註解。

那麼,如何對廢棄礦坑進行生態修復利用,實現老工業區轉型發展,完成城市片區的蜕變?經過反覆斟酌研判,長沙市決定建設大王山國際旅遊度假區,利用深坑保温蓄水的優勢,建設湘江歡樂城歡樂雪域和歡樂水寨,但礦坑深、跨度大,巖壁坡度80-90度,地形地質複雜,要在其間打造一個面積約3萬平方米、空間高度38米、恆温-3.8℃的“超級冰箱”並非易事。於是,建設者們顛覆傳統,向下施工,將不同級別的雪道、滑軌沿深坑地勢連接兩座冰雪小鎮,凌空建造一座滑雪場,並垂直疊加水上樂園,用創新的方式撫平大地之殤。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整個歡樂雪域的“大盒子”,重達20餘萬噸,要安全、穩定地落座礦坑之上,僅由48根墩柱和18道剪力牆支撐起來,這絕對是世界級的難題。為此,項目部組建“百米深坑建築技術創新工作室”,研發出一套“百米深坑多功能複雜建築綠色建造施工技術”,比如為減少漏冷點,工人們在28米超長保温板整板安裝時採用無釘方案,減少了至少13000個漏冷點,確保冰雪世界礦坑保持天然保温效果。可以説,長沙百米深坑的“滄桑蝶變”,每一項創新都體現了中國工程技術人員的極致工匠精神和智慧。

當前,隨着湘江歡樂城的開園,大王山文旅新城已經呼之欲出。據專家預測,湘江歡樂城全部建成之後,最大日接待量可達10萬人次,年接待量1500萬人次,預計實現年收入30億元,創造直接就業崗位8000個,間接就業5萬個。大王山片區的人氣、財氣、福氣將進一步旺起來。我們可以預見,這裏正在形成湘江新區乃至長沙市的一個新的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