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路老街尋蹤:這裏的日德式建築,是歷史的見證

三江路老街尋蹤:這裏的日德式建築,是歷史的見證

青島伏龍山,位於登州路西側、膠寧立交橋南側,常年綠樹環繞,鬱郁蒼蒼。雖然海拔不高,但恰好阻擋了冬日自海上吹來的冷風,使東側山腳谷地成為宜居的好地方。

順山勢蜿蜒向東,延伸出“爪”字形三條小路,每條約300米長,分別叫做合江路、松江路、嫩江路。因此,這裏及周邊也被老青島人統稱為“三江”街區。

早在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佔青島時,帶來了大量移民,而温暖又不幹燥的“三江”區域,成為開拓新居民區的首選。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在這裏看到不少遺留下來的日式建築,多為2-3層小樓,古樸簡約。

三江路老街尋蹤:這裏的日德式建築,是歷史的見證

小樓大多效仿了德式建築“紅瓦斜脊”的特色,並帶有典型的“青島特徵”——每面外牆自下而上貼有半米高的牆裙,以外凸的斧剁石作為裝飾,以灰泥抹出粗邊框,盡現幾何之美。

在這些建築的周圍,栽種着許多高大的樹木,或者是蒼勁的黑松,或者是絢麗的五角楓。當年最早栽種在松江路的松樹,至今已經有100多歲了,僅僅一簇樹冠便彷彿能遮天蔽日,讓這裏成為夏季避暑的好去處,清涼、幽靜。

三江路老街尋蹤:這裏的日德式建築,是歷史的見證

既然是宜居寶地,自然會被當時的“大人物”所青睞。合江路從日佔時期開始,陸續居住着工商界的大員,比如山東煤炭公司經理以及日本企業高管等。路口北側依山勢錯落建成的聯排公寓樓,住着日本各企業的中層職員。

走在合江路上,冬日的暖陽透過樹葉的縫隙,斑駁地映照在路口的居民樓上。居民樓的原址,曾有個響亮的名字叫做“山大二舍”,“三江”的書香氣質由此而孕育、興發,並對青島的歷史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那麼,“三江”和山東大學有什麼淵源?它的書香氣質從何而來?

抗日戰爭爆發後,山東大學內遷,停辦8年之久。直到1946年,日本人撤離青島,山東大學在青島覆校,趙太侔被任命為校長。山大設5個學院15科系,聘請老舍、陸侃如等眾多教授。眼前這座樓的前身,便成了山大第二教工宿舍。時任中文系副教授、解放後任上海作協主席的著名文學理論家徐中玉便住在這裏,同住的還有王統照、黃孝紓、劉泮溪等文學大師。一時間,茶餘對詩、飯後談文成為佳話。

沿合江路繼續向西走,13號是幾排樓房,看似不起眼,住在這裏的人卻幹過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自主設計成功中國的第一代炮艇。

三江路老街尋蹤:這裏的日德式建築,是歷史的見證

住在這裏的,是中國海軍4808廠,即青島造船廠的工程師和技工們,有上百人。新中國建立初期,海防壓力巨大,青島造船廠被國家委以重任——自行建造40噸左右的巡邏艇,還要有炮,有電力和通訊系統。

當時接手這項任務的,是年僅27歲的上海同濟大學高材生、原4808廠副總工程江邁基。

這一把把磨損嚴重的比例尺、曲線板,和佈滿劃痕的圖板,記錄着一段新中國海軍國防建設艱難的創業歷程。這是江邁基用過的書籍、工具。在還不知計算機為何物的年代,這些就是工程師們的“計算器”,加、減、乘、除、立方、函數全能算,大家夜以繼日,用這些簡陋的工具設計我國第一代炮艇。

三江路老街尋蹤:這裏的日德式建築,是歷史的見證

那時,合江路13號宿舍4號樓經常半夜還亮着燈火。江邁基就住在這裏,即使下班了,他也總是隨身帶着一本外文書,從中查找外國專家設計船舶時的技藝,再加以思考、改進。不知過了多少個這樣的不眠之夜,支撐他的只有一個信念——造炮艇,咱中國人一定行!

經過努力,青島造船廠最終制造成功四艘43噸的巡邏艇,憑藉造價低、速度快、突擊力強的特點,第一代炮艇在萬山海戰中發揮出巨大威力。

後來,4808廠建起了自己的技工培訓學校,培養了大批的海軍技術人才,大部分都住在合江路13號。

三江路老街尋蹤:這裏的日德式建築,是歷史的見證

歲月如織,青松依舊。昔日的“三江”街區,英雄輩出,人才濟濟,多少家國豪情從此藴生,多少新中國的建設者在此書寫着青春!如今的“三江”街區,雖然淡出盛名,卻依舊難掩書香氣息,讀來猶如一首小詩,無關名利,素雅淡泊。

來源:青島市市北區文化和旅遊局、在市北App

【來源: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46 字。

轉載請註明: 三江路老街尋蹤:這裏的日德式建築,是歷史的見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