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雨欣侃藍領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花橋慈濟宮
慈濟宮
泉州市區有二處著名的地名,其一是花橋亭,在今中山路塗山街十字路口稍南,因建有一座奉祀北宋醫神吳夲(封號為保生大帝)的慈濟宮,名聞遐邇。廟右地下為城區排水系統的八卦溝,舊時露天之時建有一橋,名叫花橋,所以該廟亦稱花橋宮。其二是仙姑亭,在今花巷(古稱夢果巷,訛稱賣粿巷)中段,因建有一座奉祀吳夲的女徒弟鄞小娘的廟,鄞小娘據傳是南宋豐州人,未婚成仙,人稱仙姑,該廟即稱仙姑亭。廟邊是古泉州八卦溝之一段,現已填平成路了。
過去我們不清楚花橋得名的原因,明萬曆《泉州府志》卷五隻説:“花橋在南門橋南,今呼花橋亭”。可見在明代該地已經得名了。但是為什麼以花名橋?《萬曆志》並沒有解釋。最近查閲清道光間陳步蟾《重修花橋廟記》(載豐州匯稿》卷九),對此才有詳細説明。他説:“橋以花名,美稱也。予閲故家志乘,知所謂花橋者矣。古來東、塗二關內外皆花擔,結市於此,時猶架木為之,後易以石橋。橋上有壇,夏暑雨,冬祈寒,貿易者賴之。以花名橋,以橋名壇,因以壇前名街,其源遠矣。”查“花橋真人廟在府治善濟鋪,宋紹興間建”(乾隆《泉州府志》卷十六),那麼花橋之得名,應該也是從南宋開始的。泉州人自古就愛好花木,市內外花農甚多,他們挑生花聚集在古南門(後移至天后宮前)城口護城河的橋上進行買賣,所以便稱此橋為花橋了。橋邊的壇(或亭)便稱花橋亭,亭前的一段商業繁盛的街道(水門巷口以北,塗山街頭以南)便稱亭(或寫為壇)前街了。從前南街(今整條中山路)只是統稱,每段都有每段的名稱,如雙門前(標準鐘樓以南)、火燒埔(圓石巷口一帶)、泮宮口,亭前街和排鋪街(惠存巷口一帶)等等,這裏附帶説明,以存地名歷史。
仙姑亭以仙姑廟得名,地方誌均無記載,只是故老相傳。這個仙姑我以前誤會是供奉唐代東湖萬仙姑,最近才知道是吳真人的女徒鄞仙姑。最近泉州方誌辦楊清江同志在查考泉州郡城的慈濟宮資料時,發現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成書的莆田人黃仲昭《八閩通志》卷七十七,沒有記述花橋廟,反而記載另一條資料説:“慈濟宮在育材坊,宋乾道間,學錄宋英患背瘍,禱於漳之白礁祠,有靈驗,遂祠於此。國朝洪武、永樂中俱嘗修葺。”這個育材坊的吳真人廟是什麼?看來似指仙姑亭,估計古時是奉祀吳真人,後來花橋宮靈驗極盛,才逐漸以廟專祀鄞仙姑。
仙姑殿
據陳垂成《吳真人信仰與道教》(載泉州市區道教文化研究會編印《道教文化研究通訊》第32期,1993年3月)一文説:“據傳醫神吳真人有一位女徒,名叫鄞小娘、鄞仙姑,乃泉州府南安縣豐州鎮人。生前在泉州郡城花巷一帶行醫,善治女人妊娠及諸婦女疾病。大約是一位巫女,未婚而歿,故稱‘小娘'、‘仙姑’。後人於其行醫之地建祠紀念,稱“仙姑亭’。花橋廟吳真人正殿旁也有仙姑宮奉祀。又陳步蟾《重修花橋廟記》之附言亦稱:“越十四年(光緒)戊子重建仙姑宮,又買地以廣之,並修真人廟。”可見育材坊的仙姑亭和善濟鋪的慈濟宮兩者之間的密切關係。花巷古屬育材坊,現在仙姑亭已成為一個地名,廟雖不存,地名依舊。
(一九九三年四月)
本文選自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叢書《陳泗東文史類稿》
泉州歷史文化中心
N E W? ?A R R I V A L
新 書 推 薦
《泉城》是距今百年左右的三本有關泉州的英文書籍的漢譯本叢書,一共三冊,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出版。
《刺桐雙塔》(古斯塔夫·埃克、保羅·戴密微 著 /林雱?姚鳴琪 譯)是一部至今還無人企及的研究泉州東西塔宗教文化、建築、藝術的學術專著。《泉水之城》(安妮·鄧肯 著/ 周若蘅 譯)、《中國傳奇》(坎貝爾·布朗 著/ 顏瑋珏 顏瑛瑛 譯)則是近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流融合中逗留過泉州的兩位文化先行者的經歷與觀察記錄。百年回望,還值得今人深長思之。
研究文化,尤其是如泉州這樣作為中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極為重要的港口城市的多元文化,很需要有開闊的國際視野。文化總是在人類大空間的聚合運動中積累和發展。水平傳播不變論説很難解釋世界上雙文化衝突、並存、融合的歷史現象。唯其如此,國人在尋找和翻檢塵封已久的文化載籍時,不憚於認識思維上差異的鴻溝而敢於跨越且堅守我們民族文化的主流意識。因此,相信透過這三本書,我們可以充滿自信地穿越歷史的風雲,看到一個城市、一個時代的過去,看到它進步的必然--有憂鬱的鄉愁,也有永遠不泯的家國情懷。
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得版權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