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寶專家是如何從萬人敬仰淪為過街老鼠的這幾個人功不可沒

鑑寶專家是如何從萬人敬仰淪為過街老鼠的這幾個人功不可沒
"收藏的樂趣可以在其增值之金錢,可以在其觀賞之美感,然而最有樂趣者在其歷史文化藝術內涵被發現、被解讀、被感悟。"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且不曾斷流。在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之中,所流傳下來的不僅僅有璀璨的精神文化,還有無數精美燦爛的物質瑰寶。
鴉片戰爭以來,連年的戰亂使得無數寶物流散四處,甚至至今仍杳無音訊。21世紀初期,曾有不少農民在陝西的農村發現了古文物,但由於見識不夠,使得寶物蒙塵。不只是陝西,全國各地仍有許多寶物的主人無法衡量其價值與真偽,在需求之下,鑑寶專家這一職業應運而生

鑑寶專家是如何從萬人敬仰淪為過街老鼠的這幾個人功不可沒
鑑寶師需要對文物進行認真細緻的調查研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通過鑑定,準確判明文物的真偽、年代及其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高低。身為鑑寶師,不僅要求其具有廣博的知識,還需要對歷史、地理、科學技術方面都有涉獵,且對於古董文玩充足的見識也必不可少。
在以上種種苛刻的條件下,但凡是鑑定大師,普遍都會受到尊重與敬仰,例如鑑寶大師馬未都,一手創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傢俬立博物館,他的著作《馬説陶瓷》被許多人視為傳統文化的啓蒙讀物,甚至他本人曾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發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鑑寶節目也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冒出,不論是《尋寶》、《鑑寶》,還是地方台的《華豫之門》、《天下收藏》,不僅收視率一度躥高,許多家有藏品的普通人也紛紛登上節目,等待着專家們一起判別真偽。

鑑寶專家是如何從萬人敬仰淪為過街老鼠的這幾個人功不可沒
通過鑑寶欄目,不少珍稀的文物得以重見天日,被妥善珍藏。譬如價值5800多萬的董其昌書法作品、劉羅鍋手札、和田玉雕塑等等,不僅讓觀眾們大開眼界,還催動了不少人翻箱倒櫃,尋找自己家中有沒有絕世珍品,一時間,鑑寶活動風靡一時,鑑寶節目的收視率也節節攀升。誤判頻出,口碑受損
發展勢頭正勁的鑑寶行業卻為何在近些年逐漸銷聲匿跡,連向來被人們敬仰的鑑寶大師,也落得人人喊打的地步呢?
滴水穿石,鑑寶行業的名聲並不是一朝一夕驟然崩塌,而是通過一樁樁一件件的亂判、錯判所累積的。

鑑寶專家是如何從萬人敬仰淪為過街老鼠的這幾個人功不可沒
在一期鑑寶節目中,藏寶人捧着一個小碗前來鑑寶,説是宋代的定窯瓷碗,由於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首,當時產量不多,極其珍貴,藏寶人花了50萬元才拍下此物。誰知在節目中,一位鑑寶專家當着全場觀眾的面前説這是後代仿品,並不具有收藏價值,市價只值500元左右。
得此評價的藏寶人心中不平,他經多方打聽,上了一期新的鑑寶節目,在那台節目的專家鑑定下,這確實是宋遼金時期產出的定窯
雖然定窯碗的劃花與刻花工藝比較容易仿製,但定窯碗專有的印花技術卻難以復刻,在晚唐五代逐漸錘鍊並在宋代登峯造極的印花技術,在往後的年代裏沒有流傳下來,因此市面上的印花定窯碗大多都是真品,這位藏寶人的碗不僅刀法剛勁,還有着十分稀有的龜鶴條紋,是定窯中的精品,價值80萬。

鑑寶專家是如何從萬人敬仰淪為過街老鼠的這幾個人功不可沒
無獨有偶,在《鑑寶》欄目中,有一個女子曾帶着齊白石的作品給幾位專家鑑定。據她所説,這幅畫是家中的傳家寶,流傳了好幾代,請專家們幫忙鑑賞。
齊老是民國著名的繪畫大師,作品筆墨靈動、造型簡潔生動、 色彩明豔輕快、意境淳厚自然,他的畫作大多數被收藏,少有流落民間的,因此,專家只粗略地看了幾眼,就斷言此畫為贗品,不具收藏價值。
誰知女子冷笑着説:"齊白石是我的爺爺!"原來她上節目不僅想要鑑定畫作價值,還想考驗一下鑑寶師的眼力與實力,她手中的齊白石畫作自然是真品無疑,鑑寶大師們又鬧了一個大笑話。

鑑寶專家是如何從萬人敬仰淪為過街老鼠的這幾個人功不可沒
誤判所造成的後果雖然尷尬,好歹也澄清了誤會,給文物們洗清了"冤屈"。但錯判對鑑寶業帶來的打擊,卻是難以想象的。
王剛主持的《天下收藏》節目,會將節目中的贗品砸碎,以此博得收視率,在節目開播不久後,就流傳出王剛錯砸真品,導致一件珍貴的元代青花瓷無端被毀。
八年前,節目還砸碎了一位藏寶人的甜白釉壓手杯,這個杯子如果是真的將價值一個億,真真假假難以分辨的情況下就草率地砸毀杯子,惱羞成怒的藏主將《天下收藏》欄目告上法庭。
法律風波使得《天下收藏》等鑑寶欄目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但是對於鑑寶業更大的毀滅性打擊還在後頭。

鑑寶專家是如何從萬人敬仰淪為過街老鼠的這幾個人功不可沒
2009年,鄭州市民朱雲帶着家中的傳家之寶《嵩陽漢柏圖》登上了鑑寶活動的舞台,相傳這是乾隆皇帝親筆所作,在戰亂時期幾經輾轉,被朱家先人收藏。通過專家劉巖的鑑定,他一口咬定這不過是清末仿製的贗品。
原本事情就這樣了結了,但在節目結束後,劉巖卻私下聯繫朱雲,約其面談,説雖然這幅畫是贗品,但是仿造手藝精良,所以願意幫他一把,將畫以十幾萬元的價格賣出去,朱雲自然欣然同意。
誰知此事並沒有這樣結束,在2010年底,這幅《嵩陽漢柏圖》在北京拍賣場拍出了8700萬元的高價,朱雲認為劉巖將真品認作贗品,欺騙自己手中的真跡,犯了欺騙罪,一紙狀書將劉巖告上法庭,此事經過媒體的傳播,鑑寶專家的信譽更是大不如前,人們都擔心所謂的專家們會故意欺騙藏寶人,以極低的價格騙走手中的藏品。
如果説劉巖個人品行不端不具有代表性的話,那麼由王文祥、楊伯達等五人所錯判的"金縷玉衣案"可謂是讓鑑寶專家們名聲掃地,不復權威。

鑑寶專家是如何從萬人敬仰淪為過街老鼠的這幾個人功不可沒
2003年,為了向銀行成功貸款,富商謝根榮邀請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世界文物藝術品鑑定評估委員會主任王文祥等幾位專家鑑賞他收藏的"金縷玉衣"。專家們到場後,只粗略端詳幾眼,就斷定這是真品,是西漢的文物,價值24億。
憑藉權威專家的鑑定證書認定,謝根榮成功向銀行貸款7億元。直到2008年,這場騙局才被戳穿,謝根榮因為偽造文物詐騙被判無期徒刑,這些專業的鑑寶師們從此名聲掃地,為人恥笑,淪為過街老鼠。
身為專業的鑑寶師,在得到了人們的敬佩時應當愛惜羽毛,更加細心地維護信譽與形象,而不是利用着人們的信任招搖撞騙,為了一己私慾,輕而易舉地摧毀幾代文物工作者辛苦建立的行業形象,短短几年,鑑寶行業從雲端跌落泥土,令人無限唏噓。
文/映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33 字。

轉載請註明: 鑑寶專家是如何從萬人敬仰淪為過街老鼠的這幾個人功不可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