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劉文西畫了一輩子偉人,卻沒有見過本人,但他畫的偉人無人能及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休閒

“藝術的生命比個人的生命更為永久。”我們欣賞藝術作品,也崇尚藝術,完美的藝術作品讓我們看到生命的美好。

藝術是藝術家對於生活的詮釋,是藝術家對美的詮釋。音樂、書法、繪畫,這些都屬於藝術的範疇,藝術是一個涵蓋美好的大家族。
國畫界的泰斗級人物劉文西就是一個詮釋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好的藝術家,他走遍陝北的每一個鄉鎮,每一個留有劉文西足跡的地方都有獨特的美好,這些美好被劉文西一一記錄在畫紙上。
劉文西最擅長畫的是人物畫,他的成名作是畫的偉人的肖像。
劉文西在他的藝術生涯中畫過無數次偉人,卻從來沒有見過偉人本人,儘管如此,他筆下的偉人依然無人能及,這源於劉文西高超的繪畫技能,也源於他的善於觀察。

劉文西作品夢想的生根發芽
劉文西是中國美術協會的顧問,是陝西省美協副主任。劉文西的畫更多的是人物畫,他的筆下曾經畫過數不勝數的農民形象,那些畫都是以黃土風情為背景的,塑造的都是淳樸的風格,他的畫畫風格自成一派,他也成為“黃土畫派”的創始人。
每個夢想都是由一顆小小的種子漸漸長成參天大樹的,劉文西夢想的種子源於中學時期的一節美術課。
1946年,已經上中學的劉文西第一次在美術課上聽到了“達芬奇”這個名字,那個時代達芬奇的名字被翻譯成“達文西”,就是這個名字,在劉文西的心中播種了一顆關於美術的夢想的種子。
畢業時,劉文西選擇去陝北地區實習,這個民風淳樸的地方使他成為了畫界的泰斗人物。

劉文西作品
在陝北實習的劉文西時常去各個鄉鎮行走,他最喜歡的就是揹着自己的包,帶上自己心愛的畫具,走在陝北的黃土上,在那片土地上,他肆無忌憚的觀察當地的人們,將那些形象一一留在紙上。
劉文西上學時期就很崇拜偉人,在他的家中收藏了許多偉人的照片,沒有機會見到偉人,但偉人的形象早就深刻印在他的腦海中,在延安時他也經常聽到偉人的事蹟。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劉文西像往常一樣帶着自己的工具在外寫生,這一次他來到了一處河畔。
在這個與往常別無二致的河畔,劉文西邂逅了牧羊人放羊的場景——這場景本是再平常不過的場景了,卻一下子激發了劉文西的靈感。

劉文西作品
牧羊人頭上戴着當地人們特有的頭巾,硬朗的鬍子在他的臉上絲毫不邋遢,反而更增添了一番淳樸氣息,這裝扮使劉文西一下子就想到了偉人與百姓們交談的照片,他立刻將自己腦海中閃現的畫面記錄下來,早已將偉人的樣子熟記於心的劉文西很快創造了他的成名作。
在劉文西這幅畫中,見到偉人的農名對着偉人侃侃而談,佝僂的背和臉上的侷促清晰可見,見到偉人的激動與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透過畫布傳達給每一個觀賞這畫的人。
與農名相對而站的偉人耐心傾聽農名的訴説,臉上的微笑始終不曾淡去,這笑使得侷促的農名感到熨帖,也使旁觀的人感到温暖。
這畫最讓人稱讚的是對於細節的處理。畫中沒有刻意展現老農的喜悦,但每一個看到老農表情的人都能看到他即將溢出畫布的激動,偉人手中忘記彈灰的煙更使得人們感受到在傾聽老農説話時偉人的認真。
沒有任何阻力能夠阻止一幅優秀的作品的流傳,劉文西這幅畫就是這樣一幅足夠優秀的作品,國畫大師潘天壽在看到劉文西這幅畫之後也對他讚不絕口。
1960年,劉文西的這幅作品被髮表在了《人民日報》上,畫中的主角之一,劉文西從年少起就崇拜着的人——偉人看到了這幅畫。
偉人看到這幅畫之後對劉文西予以了高度的評價,説他是一名青年畫家,並且認為劉文西畫他畫得最像,這大大增強了劉文西創作的積極性。

劉文西作品一生沒有見過偉人
劉文西生於江南小鎮,被江南小鎮的文藝氣息感染,伴隨着江南特有的柔情長大,但他最愛的是陝西的那片土地,陝北高原的黃土地以及那裏淳樸的人們深深打動他的內心。

劉文西作品
在三十年的時光裏,劉文西去陝北去了四十多次,那裏所有的縣都留過他的足跡。
劉文西的一生都在塑造陝北的風土人情,他的人物,他的背景都來自於這個地方。在劉文西充滿濃厚藝術氣息的一生中,畫偉人更是他一生都在盡力詮釋的主題,他畫不夠陝北,畫不夠那些風情,更畫不夠偉人。
在劉文西數不勝數的偉人畫像中,有一幅是全國人民都看過並且喜歡的,那就是第五套人民幣上的頭像。
當劉文西接到銀行交給他的畫偉人頭像的任務時,激動的他夜不能寐。沒有見過偉人的劉文西找出家中收藏的照片,一張張精挑細選。
選出合適的照片後又一絲一毫的觀摩,用放大鏡仔細研究,每日對着照片繪畫成為了他的日常,經過多次的修改,最終他的畫印上了第五套人民幣。
劉文西對偉人的崇拜之情溢於言表。他畫了一輩子的偉人,卻從沒有見過偉人,他的所有作品都基於照片。
為了追隨偉人的腳步,劉文西用了五十多年走遍陝北,每一張照片,他都會認真找到拍攝地點,反覆走訪那個地方,仔細還原拍攝時的場景,最終留下一幅幅連偉人自己都讚不絕口的畫作。

劉文西作品倔強的畫家
劉文西是優秀的畫家,他的妻子陳光健也是一名畫家。劉文西與陳光健在育才中學就相識了,後來又一起考上了浙江美術學院。
劉文西一生都投身於畫畫,陳光健也是一個追求藝術的女子,兩人在藝術的道路上共同前進,這種共同的追求使他們即使白髮蒼蒼也依然恩愛如故。

劉文西作品
在陳光健的眼中,劉文西是個倔強的老頭。劉文西崇拜偉人,連生活上的衣着打扮也會向偉人看齊,陳光健不喜歡他這樣的打扮他也始終我行我素。
進入耄耋之年,劉文西患上了關節炎,手指變形也不放棄畫畫。種種習慣使得陳光健將“倔強”這個詞扣在劉文西的身上,與此同時,陳光健也表示,正是這種倔強成就了劉文西。
除了畫黃土,畫偉人,劉文西還畫美人。他走遍陝北的土地,見識過不同民族的少女的風采,也將這些民族美人留在他的作品之中。
在劉文西的筆下,每一個民族的姑娘的特點都展現得淋漓盡致,那些姑娘們的一顰一笑都留在畫紙上,又栩栩如生,光是看着就像這個姑娘即將躍出紙上,每一個線條都形成獨特的風景。
藝術來源於生活,善於觀察的人眼中看到的世界處處皆是美好,劉文西就是一個善於觀察的人。在劉文西眼中,黃土是美的,黃土高原上的天空是美的,黃土高原上淳樸的民風是美的。
劉文西不僅僅善於發現美,他更擅長表達美,他眼中所接觸到的美都會讓他想要保留,他將自己眼中看到的美好通過細節傳遞給人們。

劉文西作品
他的畫中,那些黃土之上辛勤勞作的老農臉上的溝壑承載的不僅僅是汗水,更是豐收的喜悦;在他的畫中,每個姑娘不僅僅是美在皮囊,更是美在內心;在他的畫中,偉人不僅僅是他崇拜敬仰的人,更是中國人敬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