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州風情:都江堰古城浮雕故事
這組浮雕位於都江堰灌縣古城西街口,反映的是上世紀初期,灌縣作為茶馬古道從內陸通往阿壩藏區的重要中轉站,一路駝鈴聲聲的馬隊穿城而過、熱鬧的貨物交易。從這幅浮雕見證了都江堰曾經作為“小成都”,那段商貿市場繁榮的歷史。
這組浮雕位於灌縣古城內的幸福路,圖片反映的是百年前的普濟橋,今天叫南橋。這組照片的拍攝者是德國攝影家恩斯特·柏石曼。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普濟橋作為茶馬古道的一個通道,對商貿流通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橋頭擠滿了肩挑手提的各類商人,大家在這裏或是休息,或是進行貨品交易,百年時光飛逝,看看今天的南橋變遷,不僅讓人無盡的感嘆。這就是歷史!
這是第一張圖片的放大局部,從圖片中人物的穿着來看,應該是一位來自藏區的商人,表情輕鬆,好似正在用馬匹馱運貨物,抑或完成了一筆不錯的買賣,那種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讓人心生共鳴,百年來,不管時代怎麼變,不變的是人們用勤勞的雙手追求幸福的心願。
雖然貨物沉重,但聰明的背夫卻想出了用竹竿支撐,這一工具,看似簡單,卻是商貿交易中的產物,發明來自於生活。
骨瘦嶙峋的老者,年事已高,卻老當益壯。一肩的貨物全不在話下,生活雖苦,勞動起來卻精神奕奕,看看老者的表情,是那樣的開心滿足,也許這一肩貨物就是老者一家人的希望!
百年前,當西方已經進入工業化時代的時候,中國還處在靠人力的手工業時代,我們在為勞動者的精神敬佩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反思,是什麼讓我們落後了?是科技、是教育、是人才!
這一面面浮雕既是對都江堰在茶馬古道時期商貿交易歷史的真實再現,也是百年前中國貧窮落後的縮影。可悲的是艱難求生的普通大眾,可敬的是用勞動追求幸福的勞動人民。他們既代言了一段歷史,也時刻提醒着我們,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