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產業要告別“冷熱不均”

  北京冬奧會在即,大眾對冰雪運動、冰雪旅遊的熱情逐漸升温,冰雪產業正迎來黃金髮展期。

  不過,機遇雖好,亟待補齊的短板也很多。比如,冰雪運動、冰雪旅遊具有鮮明的季節性特徵,導致冰雪產業發展一年之中“冷熱不均”;比如,冰雪產業的初級形態比較明顯,人均場地設施不足、專業人才缺乏等等,這些都制約了冰雪產業進一步走向高質量發展。

  當前,要克服冰雪產業發展面臨的諸多制約因素,就要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和經營理念,加快從以前單一的滑雪、看雪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轉型。

  由於地理氣候等差異,目前國內比較好的室外場地往往侷限於一地或者一個區域,難以實現全季運營,難以更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室內雪場由此成為近年來產業發展新方向。在不少產業從業者看來,在南方投資雪場建設的成本巨大。不過從另一角度看,室內雪場不受季節與天氣變化的影響,這一點帶來的經營穩定性及運營時長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可對沖項目在初期的投資成本。形成全季運營模式,突破季節限制,還可以打造多業態多季節的衍生文旅產品。優質運動場地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助力冰雪運動推廣普及。除了經典項目以外,開拓青少年冬令營、冰雪賽事、冰雪音樂節等項目,升級消費場景,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正成為拉動產業發展的“最優解”。不難看出,各個冰雪運動項目應從產品打造、生態構建、品牌傳播、管理優化和強化保障等方面進行綜合提升。

  近年來,冰雪產業結構不斷“上新”,比如利用AR/VR技術取代線下呈現形式,大量的線上賽事應運而生。政府應及時給予政策扶持,促進企業持續挖潛。在B端,推動冰雪裝備等產業快速發展。在C端,促進冰雪產業品牌不斷“破圈”,通過運動社交更好地推廣冬季運動。

  隨着冰雪產業不斷髮展,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冰雪運動需求正在被激活。做好冰雪產業品質提升與區域協同並重,就可以打通產業發展新階段的“任督二脈”,“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也將逐漸成為現實。(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 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24 字。

轉載請註明: 冰雪產業要告別“冷熱不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