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6月12日刊載題為《英國的種族主義遺蹟不僅僅是幾座雕像》的文章,作者系霍莉·托馬斯,文章編譯如下:
倫敦市長薩迪克·汗當地時間9日宣佈將對倫敦地標性建築進行評估,以便清除任何與奴隸制有關的東西。在薩迪克·汗作出這一決定前,參加布里斯托爾“黑人的命也重要”活動的抗議者推翻了奴隸販子愛德華·科爾斯頓的雕像。
鑑於前首相温斯頓·丘吉爾的雕像最近也被寫上了“丘吉爾是一個種族主義者”的話,薩迪克·汗被追問對倫敦地標性建築的評估應該如何界定標準時,他説許多偉大的歷史人物並不完美。他補充説,講授歷史時應當“毫不避醜”。但是,正如這個問題和薩迪克·汗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所表明的那樣,需要被推翻的種族主義者和重要得足以被保留的雕像之間的界線之模糊令人不安。
丘吉爾言論被忽視
對倫敦一些最著名的紀念碑背後的人物和其中的關聯進行非常簡短的回顧就會發現,我們歷史上有多少“醜陋之處”不僅被牌匾和紀念活動省略掉了,而且還體現在今天的英國領導人的種族主義觀點和言論中。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眼中的英雄、英國戰時最著名的領導人温斯頓·丘吉爾爵士曾直言相信白人的優越性。他吹噓説,在他鎮壓蘇丹叛亂分子的早期職業生涯中曾殺死三名“野蠻人”。丘吉爾的生平和性格中的這些特點在很大程度上被英國的教育體系所忽略,因而隨之也被公眾和有關他的常見論述所忽視。
約翰遜曾在2014年出版《丘吉爾因素:一個人如何創造歷史》一書表示,他對丘吉爾的崇拜盡人皆知。他説,丘吉爾“對所有認為歷史是由巨大的、非個人的經濟力量所推動的人進行了有力的駁斥”,並在整本書中把自己和他的這位崇拜對象進行了毫不隱晦的類比。
不願直面自身弱點
對丘吉爾和英國帝國曆史的粉飾,反映在英國脱歐談判期間許多支持脱歐的選民和出版物的心態中。從一開始,這種心態就與迴歸英國昔日輝煌的想法有關。
英國無法在承認任何缺陷的同時為自己感到自豪,這削弱了它直面自身弱點以及迄今為止其領導人的弱點和缺陷的能力。把鮑里斯·約翰遜和丘吉爾進行比較往往忽視了一個相似之處,而如果丘吉爾關於種族的觀點得到更廣泛的教授和傳播的話,這一點可能會更多地被提起。
雖然英國的種族主義過去和“可以接受的”現在之間的界線也許無法確定,但薩迪克·汗試圖劃出這樣一個界線這一事實本身標誌着一個歷史性時刻,它應該比任何有爭議的里程碑都更具教育意義。
與此同時,儘管鮑里斯·約翰遜表達了他對抗議活動的支持,但劇作家和活動家邦妮·格里爾警告説,他必須為自己的言論道歉,然後人們才會把他有關“黑人的命也重要”活動的言論當真。圍繞清除種族主義圖騰標誌的報道和對話,可以開始填補一個寧願無視——或至少不去了解——過去罪行的國家的知識空白,而這些圖騰標誌倒下的時候比豎立着的時候更有教育意義。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