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趕路,切莫與陌生人講話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嚴禁轉載作者:謙虛公系列:清代志怪小説趣味故事


故事正文

京城(即現北京市)裏有一户姓葉的人家,户主與易州(今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的王交情匪淺農曆七月初七正是那老王的六十大壽,(以此推測主人公的年齡應與其相仿,故下文以“老葉”代替。)收到請柬的老葉歡歡喜喜騎心愛的小毛驢,馱着賀禮,悠哉遊哉地前往王宅拜壽

獨自趕路,切莫與陌生人講話

剛過房山(今北京市房山區),太陽已然落山,暮色漸沉。這時,忽然有個身材高大魁梧的漢子,策馬揚鞭上前他朝老葉拱拱手:“老先生,這麼晚了您還在荒山野嶺趕路啊?這是上哪兒去呀?”

老葉如實相告,誰知那漢子面露驚訝道:“喲,您説巧不巧?王老四是我表哥,我這也是去他家祝壽的!要不咱倆一起走唄?”想到長路漫漫、百無聊賴,這下有人結伴同行,豈不美哉?老葉喜上眉梢,連呼“好,好。”

可一路走來,原本齊頭並進的倆人,那漢子卻總是有意無意地漸漸落在老葉身後。老葉滿腹狐疑,他請漢子先行,可那漢子每每先假裝應承,而後又故意放慢速度落於其後。“這傢伙該不會是剪徑的強人吧?”老葉冷不防憶起前不久在這房山就發生了數起截殺過往旅人的刑事案件。

他不免注意力高度集中,神經時刻緊繃,一面騎驢一面頻頻回顧,警惕地觀察着那漢子的一舉一動。所以此時天色已黑,根本看不清所以然。忽然一道閃電劃夜空,

獨自趕路,切莫與陌生人講話

藉助霎那的電光,老葉瞅見那漢子居然腦袋伏於馬身之下,雙腳倒立懸空而行。(原文:“...懸首馬下,以兩腳踏空而行。”請各位看官自行發揮想象力。不知該造型是否類似下圖?)

獨自趕路,切莫與陌生人講話

而電閃雷鳴未曾有過片刻停歇,始終伴隨其左右。那漢子則張開血盆大口,伸着如硃砂般殷紅,且一丈有餘(約23釐米)的舌頭,吐着黑氣,不斷撞擊着從天而降的雷電。

獨自趕路,切莫與陌生人講話

“額滴個親孃!”老葉哪見過這等陣仗?早嚇得毛骨悚然、面無血色,小心臟嚇得噗噗亂跳。可老葉頗為無奈(誰叫人家騎馬他騎驢呢,“寶駿”怎麼也跑不過“寶馬”吧?),只得沉着氣、硬着頭皮,疾呼“駕、駕!”揚起皮鞭猛抽胯下毛驢,朝着王宅一路飛馳狂奔。

好不容易趕到王宅門前,老葉速拍門高喊:“老王,是我!快開門吶!”王老四聞訊出門迎接,許久未見的兩位老友激動地擁在一起。他將老葉拉上擺滿美酒佳餚的餐桌,為其接風洗塵,可那漢子亦尾隨而至。

獨自趕路,切莫與陌生人講話

老葉不禁壓低嗓門,附在老王耳畔細語問詢:“這是哪位啊?他跟我走了這一路,直到你家。”老王大笑着解釋到:“嗨!葉兄有所不知,他呀,是我姑姑家的孩子,叫‘武易藩’,在京城的繩衚衕開了見銀飾鋪子...

“哦,哦,原來如此。”得知確有其人,老葉心中寬慰稍許,想着是不是自己一路顛簸、風塵僕僕,加上疑神疑鬼而老眼昏花,產生了幻覺?

待晚膳用完,老葉想上牀休息。不過多了一個心眼的他,説什麼也不肯跟那漢子安排在一間屋子,可那漢子卻執意要同老葉一起。況且王宅也沒有太多客房可供選擇,在王老四的從旁勸説下,老葉退而求其次地喚名家,陪着一同過夜。

可即便如此,老葉依舊心有餘悸。他徹夜輾轉反覆、難以入眠,而那僕人卻早已鼾聲大作、呼呼睡去了。待敲過了三更鼓(即午夜),王宅上下統統吹燈拔蠟,四下頓時一片漆黑。那漢子卻在此時慢慢坐起身來,再次吐出他那血紅的“口條”,光芒立馬將整間屋子照得燈火通明。

獨自趕路,切莫與陌生人講話

他探頭探腦、鬼鬼祟祟地摸索到老葉牀側,拿鼻子湊近帳幔東嗅、西聞聞,口中流出腥臭的哈喇子滴在地板上噠噠作響。忽然!他騰出雙手,猛地抓住酣睡中的家僕,抱頭便啃。“咔咔咔”伴隨着嘎嘣脆響,鮮血腦漿、骨渣肉碎,散落遍地。

獨自趕路,切莫與陌生人講話

“我尼瑪,這貨果然特麼是個妖怪!”看到如此可怖恐懼一幕的老葉不禁心中驚呼。他平時有拜關公的習慣在這千鈞一髮、危機萬分的時刻,他不由地失聲大叫:“伏魔大帝何在!?”(“三界伏魔大帝”是明神宗於萬曆四十二年敕封關羽的名號。)

這一嗓子居然湊效:天空一陣鐘鼓齊鳴(想象一下京劇開場時那段“鏘鏘咚鏘”的“打通”大凡高手出場,總要自帶這種BMG吧)。但見從天而降關帝赤面長髯、綠冠錦袍,手舞青龍偃月刀,奮力照那漢子腦門狠狠

獨自趕路,切莫與陌生人講話

那漢子見狀,遂化為一隻足有車輪大小的巨型蝴蝶,張開翅膀格擋刀鋒。二者乒乒乓乓,在屋內盤旋飛舞、酣鬥鏖戰。突然平地又炸起一聲驚雷,伴隨着霹靂劇震、青煙數縷,蝴蝶怪與關帝老爺頓時統統消失不見。

獨自趕路,切莫與陌生人講話

可憐老葉凡夫俗子,哪經得住“神仙打架”這超自然現象一嚇?早早就撲倒在地,昏死過去。直到隔天日上三竿,王老四過來叫早,見無人應答,心説不好,踹開房門,才發現了癱若爛泥的老葉。

經過一陣指掐人中、心肺復甦,老葉緩緩甦醒。驚魂甫定的他將昨夜所見所聞原原本本地説了一遍。兩人舉目四望,屋內滿地鮮血,慘不忍睹,而牀上缺不見那漢子和家僕,就剩下他來時所騎乘的青花馬還好好地拴在馬廄裏。

獨自趕路,切莫與陌生人講話

王老四連忙遣人趕往京城的繩衚衕找表弟武易藩對質,結果(真的)武易藩被發現正守在碳爐旁打製一隻銀酒壺。對於來人的盤問,他一臉逼,連連辯稱自己壓根就不知道表哥在家擺酒做壽,更沒去過易縣祝壽...

---故事到此戛然而至,留給了讀者們無盡的想象空間。

故事出處

上面這則故事原題《蝴蝶怪》,出自清乾隆時期的浙江文人袁枚所著的文言志怪筆記小説集《子不語》。正集大約成書於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前,後來又陸陸續補充了一些篇章,匯為續集。

《子不語》的書名出於論語·述而中:子不語怪力亂神後來袁枚發現元朝時已有同名作品,遂改為《新齊諧》,出於《莊子·逍遙遊者,志怪者也不過元代同名書早已失傳,故後人仍多沿用《子不語》之名。

該書參考六朝志怪小説及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大都言鬼神,談怪異,其中因果報應、荒誕迷信成分較多。全書文字簡練、語言自然、亦莊亦,展現了光怪陸離的世間百態,用極盡幽默且晦澀的方式揭示了當時清代社會的諸多惡弊,體現了袁枚對理學思想的批判和對封建迷信的懷疑

獨自趕路,切莫與陌生人講話
結語

“沒頭沒尾”是古代志怪故事的通病,上文中那蝴蝶怪究竟為何方妖孽?又為何要幻化成老王表弟“武易藩”的模樣?變成“武易藩”就是為了吃掉老葉嗎?蝴蝶怪的馬又從何而來?我們均不得而知。

但往往正是因為沒頭沒尾地故弄玄虛,才會令讀者更集中注意力在其中的內容描寫上。十足的畫面感浮現於腦海,直至故事突然結束,在茫然懵懂中又會泛起一絲寒意,回味起來不免細思恐、意猶未盡。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待發掘的文學素材非常可觀。還可以通過現代科技,利用電影等視覺藝術,將古典文學作品中那些畫面感十足的片段轉換到大熒幕上。如此一來,光是我們這些觀眾能飽眼福,此舉亦是賦予古典文學作品一種新的藝術存在,豈不兩全其美?

圖片來源於網絡

EN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74 字。

轉載請註明: 獨自趕路,切莫與陌生人講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