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習!博物館裏的生僻字

簠(fǔ)、觥(gōng)、鬲(lì)……一些平時難得一見的漢字,卻是博物館裏的“常駐户”。今天起,與大家一同欣賞泰安市博物館藏品中的青銅鐵器。

欣賞器物前,我們先學習一下博物館裏常見的生僻字吧!

銎[qióng](音窮)。古代兵器或工具上安裝柄把的孔。

盉[hé](音和)。盛酒器和盛水器,大腹斂口﹑前有長流,後有鋬[pàn],有蓋,下多為三足。盛行於殷代及西周初期。

甗[yǎn](音演)。蒸食器,分上下兩部分甑[zèng]和鬲[lì],有的是連體,有的是分開的。

一起學習!博物館裏的生僻字

甗[yǎn]

敦[duì](音對)。古代用來盛放黍[shǔ]、稷[jì]、粱、稻等飯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結合發展而成。

罍[léi](音雷)。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一起學習!博物館裏的生僻字

罍[léi]

鬲[lì](音力)。古代煮飯用的炊器。商代前期的鬲多無耳,後期口沿上一般兩個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為高領,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後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數為折沿折足弧襠,無耳;有的在腹部飾以觚稜。

一起學習!博物館裏的生僻字

鬲[lì](音力)

甑[zèng](音贈)。古代炊具,多為陶器,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箅[bì](音必)。所以蔽甑底者也。從竹,畀聲。——《説文》。按,甑以蒸飯,底有七穿以竹蓆蔽之。有空隙而能起間隔作用的片狀器具。

匜[yí](音儀)。最早出現於西周中期後段,流行於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其形制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瓢,前有流,後有鋬。為了防止置放時傾倒,在匜的底部常接鑄有三足、四足,底部平緩一些的無足。

一起學習!博物館裏的生僻字

匜[yí]

匕[bǐ](音比)。古代的一種取食器具,長柄淺鬥,形狀像湯勺。

觥[gōng](音工)。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約定俗成之名。最早出現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後期逐漸消失。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鳥獸形之類。

觚[gū](音姑)。飲酒器,作用與爵、角相同。初見於商代早期,盛行於商周。

一起學習!博物館裏的生僻字

觚[gū]

觶[zhì](音只)。古時飲酒用的器皿,形似尊而小,或有蓋,盛行於中國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斝[jiǎ](音假)。古代青銅製的酒器,圓口,三足。

豆[dòu](音 鬥)。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狀像高腳盤。

一起學習!博物館裏的生僻字

豆[dòu]

彝[yí](音移)。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廟常用的祭器。

卣[yǒu](音有)。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蓋和提樑。

鉞[yuè](音越)。古代兵器,青銅製,像斧,比斧大,圓刃可砍劈,中國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禮儀、殯葬用。

卮[zhī](音只)。古代盛酒的器皿。

盨[xǔ](音許)。古代盛食物的銅器,橢圓口,有蓋,兩耳,圈足或四足。

缶[fǒu](音府)。古代一種大肚子小口兒的盛酒瓦器。

瓿[bù](音布)。古代的一種小甕,青銅或陶製,用以盛酒或水。

樽[zūn](音尊)。古代盛酒的器具。

斛[hú](音胡)。中國舊量器名,亦是容量單位,一斛本為十鬥,後來改為五斗。

一起學習!博物館裏的生僻字

斛[h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81 字。

轉載請註明: 一起學習!博物館裏的生僻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