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國”項目取得重要進展

11月25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河南二里頭遺址、安徽禹會村遺址、河南時莊遺址、餘莊遺址、黃山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發現,聚焦夏文化及新石器晚期重要考古發現。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中心區“九宮格”式佈局、“井”字形主幹道路網絡面貌更加清晰,新發現宮殿區南、北兩側道路自宮西路向西延伸400餘米,在宮西路以西新發現一條南北向的道路,道路兩側有牆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趙海濤説,新發現的道路和牆垣將二里頭遺址劃分為多個方正、規整的網格區域,多個網格內均曾發現不同等級的建築基址和墓葬,顯示出分區而居、區外設牆、居葬合一的結構佈局,為研究二里頭遺址城市規劃、社會分層、禮儀制度等提供重要資料。

安徽蚌埠禹會村遺址發現並確認一座龍山文化城址,年代距今4400年-4100年,整體規模超過18萬平方米。現存東、北兩段城牆,長300米-600米,以往發現的“祭祀台基”應是城址東城牆的一部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東説,禹會村龍山文化城址是迄今考古發現淮河中游地區規模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址,是江淮地區文明化進程的重要實物資料。

河南周口時莊遺址發現一處糧倉倉城,年代距今4000年-3700年,相當於文獻記載的夏代早期。城址坐落在人工墊築台地上,外圍發現兩週夯土圍牆,外圍牆圈圍面積1243平方米。城址中心發現一座連間房屋,房屋周圍散佈28座倉儲建築遺蹟,堆積中檢測出粟、黍類作物的穎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曹豔朋説,時莊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糧倉倉城,佈局清晰,功能明確,對研究中原地區早期國家的糧食管理等具有重要價值。

河南平頂山餘莊遺址是一處規模較大的龍山時期聚落遺址,面積約50萬平方米,發現各類遺蹟50餘處,其中龍山文化M10是迄今河南境內已發現的隨葬器物數量最豐富、等級規格最高、禮制色彩最明確的龍山文化墓葬,為研究龍山時期中原地區的禮制起源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也為研究中原地區社會複雜化進程提供了新的資料。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大型聚落遺址,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考古發現仰韶文化晚期大型“前坊後居木骨泥牆式”建築3座、工棚式建築2座,屈家嶺文化中小型玉石器作坊址7座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馬俊才説,目前推測,黃山遺址應為仰韶文化晚期至屈家嶺文化時期大型玉石器生產“基地”性質的聚落遺址,為研究新石器時代晚期南北文化交流、區域社會文明化進程提供了重要材料。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雷興山説:“這5個項目和夏文化遺存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所取得的新進展,豐富了夏文化的內涵,延長了夏文化的軸線,增強了夏文化的信度。”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介紹,此次通報的5項重要發現,將有力推動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等重大學術課題。國家文物局將在“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的整體框架下,圍繞夏文化與夏代史研究、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等重大歷史問題,加強統籌部署,持續推動有關地區文物部門、科研機構集中力量攻關,不斷取得新突破。(本報記者 王 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60 字。

轉載請註明: “考古中國”項目取得重要進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