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21世紀的前十年

在內蒙古、陝西、山西等地

發生着類似的人與故事

礦區是故事的開始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在煤炭行業的黃金十年

造就了無數一夜暴富的神話

“家裏有礦”

直至現在仍然是富裕的代名詞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山西大同

中國煤都

這裏煤炭總儲量高達718億噸

全國4大電網、5大發電公司、10大鋼鐵公司

都以大同煤為生產用煤

煤炭市場最繁榮的時候

從此處每天運送的煤炭超過百萬噸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在很長一段時間

挖煤賣煤

幾乎成了全國人民對大同的刻板印象

鮮有人知

曾幾何時

她是歷代兵家必爭的“北方鎖陰之地”

歷史悠久的“三朝古都”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01

與西安、北京、洛陽等中國各大古都相比

大同,曾經的北魏王朝古都平城

向為人所忽視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公元398年

北魏道武帝遷都於此

當他的車架駛入這片土地

這是第一次

大同站在了中華歷史的十字路口

它從一個邊陲小縣

躍升為北中國政治、軍事、經濟

和文化中心

也是從這裏開始

北魏踏上了漫漫征程

最終橫掃北方

統一了黃河流域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歲月悠然

一千五百多年匆匆而去

一切都在時光的剝蝕中

變得斑駁陸離

但我們仍能從它遺留的痕跡中

找到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明堂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北魏平城明堂

中國歷史上四大明堂之一

古代皇家最隆重的建築物

是北魏皇帝用以祭天、發佈政令、朝會諸侯的地方

古人認為,明堂上通天象,下統萬物

是體現天人合一的神聖之地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雲岡石窟佛像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始開鑿於北魏文成帝在位期間

前後歷時60餘年完成

在長達一千多米的崖面上

開鑿有大小洞窟200多個

其中大窟45個

造像多達51000多尊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第20窟大佛,高13.7米

是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

據説它指代了北魏文成皇帝的形象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懸空寺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這座“上延霄客,下絕囂浮”三教合一的寺廟

被《時代週刊》評為世界十大奇險建築之一

它始建於491年

沒有千噸地基

只有數根木頭支立

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著稱

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

千百年來

歷經山崩地震始終不倒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一座座佛像、一間間廟宇

透射出一個時代經濟的雄渾、宗教的興盛、藝術的繁榮

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輝煌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新的民族文化融合

一次又一次

發生在這片土地上

在遼金兩代

大同開啓了延續近兩個半世紀之久的陪都歷史

不同的文化交融

使得這座本為邊陲之地的城市

日漸繁榮起來

佛教建築也密集地出現在陪都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善化寺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我國現存的數量極少的唐代風格寺廟建築羣之一

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遼金時期建築

它始建於唐,而後毀於戰亂中

金太宗時期,圓滿大師與徒弟們

用了15年時間

又將這座寺廟重新修了起來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華嚴寺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建於遼重熙七年(1038)

得名於佛教經典《華嚴經》

因為兼具了遼國皇室宗廟性質,地位顯赫

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羣

山西文博大家柴澤俊先生認為

華嚴寺的薄伽教藏殿

是我國現存遼代塑像最多的佛殿

其29尊彩塑也是遼代彩塑藝術

達到高峯的代表性作品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應縣木塔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世界最高木塔

它始建於至今約1000多年前的遼代

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

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採用全木結構搭建

全塔身上下沒有用到一顆鐵釘

高達65.84米

約等同於一幢20多層的現代高樓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02

北有陰山

南有呂梁山

東有恆山

西有洪濤山

大同盆地

自古時起

就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自明朝立國

直至隆慶和議的兩百年間

大同一直是蒙古騎兵侵擾的主要方向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大同在明朝位列“九邊”

是北方最重要的要塞之一

明軍更是和蒙古在此廝殺了兩百年

明軍為了抵禦不斷南下侵擾的蒙古騎兵

曾在大同一線修築了堅固的工事

沿着長城

一共分佈了271座堡壘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戰火止息

當年雄偉的長城也已化為斷壁殘垣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時間撥回到2008年

一位熱愛復古的市長上任了

隨之而來的就是

一場轟轟烈烈的古城修復運動

殘缺的城牆、寺廟、王府

又變成了“最初”的模樣

城牆也一次把古城圍了起來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古城不古

但當你站上城牆那一刻

歷史的刀光劍影和歲月風霜仍撲面而來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03

比九大古都之一更鮮為人知的是

大同還是一處避暑勝地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在炎熱的七月

這裏的平均氣温在19℃-21.9℃之間

故此

大同很少有人家裏裝空調

且由於早晚温差大

晚上睡覺時還得加蓋一牀棉被子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從“中國煤都”到“養生之都”

採礦業的衰落帶來的好處之一

就是空氣質量的改善

現在的大同

一年有超過300日的藍天和白雲

“大同慢”、“大同藍”、“大同爽”等名片

也接連聲名遠揚

此外

大同還是空氣質量全省Top1

入圍了全國百佳呼吸小城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以前的大同

一邊是遊牧,一邊是農耕

如今的大同

是能源城,又是旅遊勝地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04

隸屬碳水大省山西的大同

自然也少不了美食的陪伴

兔頭

不僅四川是吃兔頭好手

大同對吃兔頭也頗有一番研究

與四川的麻辣兔頭不同

大同的兔頭是用八角辣椒葱姜等香料熬燜而來

在香辣的同時還帶有五香的氣味

吃過難忘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削麪

削麪是大同美食最為外界所知的一種

剛出鍋的削麪

湯汁清亮

肉粒、肉絲浮於表層

佐以蔬菜綠

光是從品相上就能打個90分

用筷子撈起一著面

猛吸一口

神仙也不羨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什錦火鍋

大同的什錦火鍋是一道年菜

精華在於其豐富的各種菜式

除了常見的肉丸、五花肉、方肉外

還添加了本地特色的燒肉

以及海蔘、魷魚、蝦等海鮮

寓意着豐收、團圓與祥和

尋常人家過年

一鍋什錦就是一個團圓年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羊雜湯

大同有大量的回民

又靠近內蒙古

有好吃的羊雜湯似乎也不奇怪

其特別之處在於這裏羊雜湯用材、用料之豐盛

着實令人驚訝

滿滿一碗羊雜從操作枱端上來

第一眼就被那熬至軟爛的羊腸、羊肝、羊肺鋪滿的碗麪吸引

當地人喜歡配餅和饅頭吃

一口饅頭、一口羊雜、一口滿足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此外還有

大同涼皮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大同月餅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大同燒麥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大同滴溜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黃米涼糕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

吃到根本停不下來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古稱雲中

今作大同

這座晉北之城

歷盡萬千磨難

卻依舊平靜祥和

如今

它又藉着煤炭和旅遊

發揮着自己的新作用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所有中國人的理想——天下大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9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最涼古都”,夏季均温20°C,曾因煤炭聞名,現成養生之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