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種鳥類在這裏生存和越冬,濕地公園成開放式生態博物館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户端1月20日訊(見習記者楊絲涵 通訊員宋鋭)清晨的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內還籠罩着一層薄薄的水霧,不少黑水雞和小鸊鷉在湖面緩緩遊過,不時將頭埋進水裏覓食。周圍林立的水杉樹全都變成了金黃色,在清澈見底的湖面上反射出倒影,色彩斑斕。
武漢市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見習記者楊絲涵 攝
20日,長江日報記者獲悉,武漢市華僑城濕地公園水生態修復工程被中國環保產業協會評為2021年重點生態環境保護技術示範工程,記者對該工程進行了實地探訪。
上午7時,一進入公園內,清脆的鳥叫聲不斷傳入耳朵裏。
“自從2019年12月31日修復工程完工後,各種各樣的鳥兒都飛來了,這裏變成了它們的天堂。”萬斌是湖北生態旗下武漢中科水生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該項目的負責人,他介紹,從前這片區域是東湖村的漁場,村民長期用豬糞養魚,導致水中氮、磷含量超標,富營養化。“你現在看見的黑水雞和小鸊鷉都是保護動物,它們以前可不在這裏安家。”
武漢市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見習記者楊絲涵 攝
2019年11月,華僑城濕地公園水生態修復工程正式開工,面對滿湖的綠藻及雜亂無章的綠化植物,要在一個半月內完成施工,萬斌與團隊商討了許多施工方案,“公園內的水體需要進行清淤,但園內樹木密集,大型設備無法進入,再加上道路鋪設的都是透水磚,設備進入容易造成透水磚損壞,我們只能像螞蟻搬家一樣,靠人工一車一車的運。”
10000立方米的淤泥,50人的施工隊運了整整20天。
清淤過後,就是進行水生植物的種植。記者在現場看見,為了在冬季保持湖水錶面的清潔,水邊的蘆葦、美人蕉等挺水植物都已收割完畢,水底的苦草、馬來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也已完成修剪,就如同一張綠色地毯在水底鋪開。
“為了消化水中的藻類、有機顆粒和懸浮物,我們還進行了食藻蟲的投放。藻類和懸浮物消失後,水體透明度增加,光照可進入水底,促進沉水植物的生長。沉水植物又能吸收水中過多的氮和磷,實現水體生態自淨。”萬斌表示,水生植物生長穩定後,再逐步向水體中引入的螺、貝、魚、蝦等動物,吃掉多餘的食藻蟲和水生植物,通過食物鏈把富營養物質從水體中轉移出,長久維持優良水質。多餘的魚蝦又會自然吸引鳥類捕食,從而形成“食藻蟲—水下森林—水生動物—鳥類”共生系統。
武漢市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水體清澈見底。見習記者楊絲涵 攝
如今的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分為蘆葦濕地、沼澤杉林、濕地保育區、淨水水景涵養區和錦鯉塘,每年從東湖泵入約8.7萬方湖水經過這五個區域,層層淨化。如此,公園將“水清、氣淨、魚遊”之水景,與水質淨化結合起來,冬春季水質可達Ⅱ類。
“生態系統的構建非常微妙,哪一個環節出問題都不行。現在的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就是一個開放式的生態博物館,每年都有近40種鳥類在這裏生存和越冬。”
萬斌説,如今,公園的工作人員除了完成修剪水草等基本維護外,不需再對生態系統進行人工干涉,就能實現魚翔淺底,水鳥“衣食無憂”。
【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