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炳發其宗,後人弘其跡,六朝繪畫之宗炳《畫山水序》中美學談!
在中國,儒,道兩家的思想對後世的文人的影響最大。在文學和繪畫上都有具體詳盡地體現。儒家的主張是“為國為民”,求管拜職,以“入世”的態度面對社會一切,旨在“治國平天下”。文人在儒家思想文化佔主流的時候,反映在文藝上就是“文以載道”,“有補於世”。而道家則恰恰相反,道家主張的則是“出世”,遠離官場然後歸隱山林,來求得思想上的寄託,主張“無為而治”,反映出來的思想就是“怡悦情性”,“自我陶冶”。
縱觀中國美術史上的山水畫發展,不難看出唐代以後逐漸日盛的山水畫,隱士型的畫家和具有隱士思想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看不慣官場的醜惡,紛紛棄官遁隱山林,閒來無趣便寄情于山水,聊以自慰,所以作畫大多都是以自娛為主,這樣,道家的思想對於古代的繪畫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在這裏,就不得不提起宗炳所著的《畫山水序》這篇著作,因其這篇作品的誕生,對於老莊精神浸入中國繪畫領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古代的山水畫家大抵都未有脱離道家思想的影響,可以説是,在宗炳這裏開始到後人逐漸發展,宗炳的美學思想影響尤為深遠。
唐代理論家張彥遠在道家崇尚自然思想的影響下,第一個樹立了“自然”為畫中“上品之上”的標準。張彥遠之後的畫論著作或多或少地都具有道家思想,我舉幾個重要的繪畫理論著作家,例如在繪畫和繪畫理論上造詣都很深的北宋宮廷畫師郭熙,他所説的“君子之所以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園養素……”云云都是道家思想的體現,所以他又把自己的畫論稱為《林泉高致》,他所説的“輕心臨之,豈不蕪雜神觀,濁清風也哉”這正是“澄懷味象”的忠實註解。最能體現他的道家思想的就是郭熙所提出來的“三遠”的思想,“三遠”謂之高遠,深遠,平遠,作者發現以“三遠”法作畫可以將人的視力和思想引向遠處。
總之,要遠離塵俗和煩躁,而隨着山的遠把人帶到更遠的境界,使人生被凡俗塵囂所污毒了心靈,得以暫時的清洗和解脱。思想會隨着山水的“遠”,飛到“淡”“無”“虛”的境界。試想,如果山水畫如果沒有“遠”的自覺,而僅僅是在於幾塊山石,幾塊林木,它往往會給人們帶來侷限性,影響人的視覺,約束人的精神,阻礙人的思想進入超脱的境界。所以,郭熙提出的“三遠”法的影響也是意義深遠和重大而他的繪畫和著作中老莊思想也是很重要的。到了後世的畫傢俱有道家思想的人就不勝枚舉了,連趙佶也自稱是道君皇帝,崇尚老,莊。
一、關於宗炳
宗炳,是南陽涅陽人,今河南鎮平人,從小就有一個特別好的學習環境。他的父親和哥哥都是做官的,但是宗炳卻堅持不入官場,即使到了後來家道中落,仍然不肯去做官。宗炳喜歡山水,愛好遠遊,在宗炳的妻子去世後,他更是隻身遠遊,縱情山水林泉之間。其後他所著的《畫山水序》也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畫論。
二、山水畫的作用
在《畫山水序》中提出的“聖人含道暎物”,“山水以形媚道”,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澄懷觀道”的宗炳如此熱愛遊山玩水,並不只是單純遊玩,在他心中藉着美景來“觀道”。
要對宗炳思想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就得知道聖人的道是如何“暎物”的,賢者又是如何“味象”的?遊山水怎麼能品味聖人之道的呢?只有瞭解這些,才能瞭解其思想的精華所在。
宗炳出遊的時候,經過的水路很多,所以水給他的啓發也是最多的,所以宗炳“觀水”而“味道”。這一點就和老莊之道吻合的恰到好處。因為老莊的思想常常是藉助自然來説明其中的真諦的。水性主柔,弱。“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上善若水”都是在講水的柔性和不爭,水能柔進一切事物,不分善惡,不分乾淨與污濁,寬容處之,海納百川,並能以柔克剛,積蓄所有的力量去化世間所有的鏗鏘。這就是水的特性。而宗炳亦是從這大自然的奇妙現象中參悟出了道理,不爭,處下,無為,“天下之至柔,而馳騁天下之至堅”。這也正是因為宗炳帶着心去遊山樂水,才能“澄懷味象”,才能“含道暎物”。
那麼遊於水可以得道,那麼還要再觀山參道麼?這是必然的,水有水性,山有山靈,都是世間萬物,怎麼不含道?上文中所説的“山水以形媚道”。這就是宗炳將山水擬人化了的,“聖人含道映物”,道暎於萬物,但山水因為形美,能和萬物爭寵,聖人之道就更多的集中反映在上面,所以要遊山水。要用自然的淨來滌盪塵世間受利益污濁的心,遁於空靜的山林之中則是最理想的狀態,方能得道。所以宗炳拒絕做官,絕意仕途。即使到了他晚年因為身體不適而不能經常出遊山聽泉,他也想辦法去彌補這一損失。於是他要“卧以遊之”,就是躺在牀上游覽山水,所以這辦法就是將山水畫出來,掛在牆上,或者乾脆畫在牆上,卧在牀上,看着山水畫也一樣地“遊覽”,一樣的從中體會道。他之所要這麼鼓吹畫山水,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消遣了,而是要調動某一種最好的形式,去體現和學習聖人之道。這就是“存形莫善於畫”了。後人對於宗炳這個關於山水畫的功能論成為“暢神説”,“神之所暢,孰有先焉”。
因為宗炳所提出的山水畫可以“觀道”,所以這樣也就把山水畫的功能又提高了,而絕不僅僅是單純的欣賞了。
三、以形寫形,以色貌色
宗炳提出了“以形寫形,以色貌色”,它的意思就是説以山水的本來形色寫作畫面上的山水之形色,這其實就是後面張璪所提出的“外師造化”的先聲,實際上就是繪畫上所提出的寫生。雖然先前的諸子論畫中也提到了關於説所謂犬馬難畫,鬼魅容易畫的觀點,不可否認也是反映了師造化的一點信息,但是明確這樣提出來的確還是宗炳。
在畫山水的時候,不能閉門造車,如清初的四王,不進行實際的寫生創作,而是東拼西湊的將別人的山水畫臨摹拼湊出,這樣的畫作是故步自封,絕對沒有發展的空間。山水畫的創作必須以實際的寫生為前提,認真的觀察山水,要深入,要能將其特點能準確地描繪出來,這樣才可稱之為創作。
身為學生的我們更應該懂得寫生的重要性,要客觀的反應現實生活和事物的準確形態。不能畏懼艱辛,宗炳即使晚年出不了家門,但是仍然沒有忘記對於山水的熱愛,仍能進行艱苦的創作。這是值得所有後人學習和借鑑的。作者:田濤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