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瀑布,大家很容易就想起壺口瀑布,其雄渾的氣勢讓人折服。每年的春秋兩季,黃河水流量適中,急流飛濺,容易形成漫天大霧、彩虹等奇景,是遊壺口的最佳時期。
壺口瀑布是我國僅次於貴州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位於陝晉交界處,比較奇特的是,它為陝西、山西兩省共有,西邊是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鎮,東邊是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壺口”之名,始見於《尚書·禹貢》:“既載壺口,治梁及歧”,相傳它的形成和大禹治水有關。黃河在壺口之上河道寬廣,至壺口極速變窄,收束歸槽,狹如壺之口,故得名。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一路曲折行進。在內蒙古中南部的托克托縣附近,黃河從由西向東流淌改為由北向南流淌,成為陝西省與山西省的界河。在壺口鎮一帶,黃河寬度由寬300米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看上去就像是一把壺的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明代惠世揚曾有詩句這樣描述壺口“源出崑崙衍大流,玉關九轉一壺收。”
壺口瀑布位於黃土高原,黃河卷着大量泥沙而下,在河口鎮至龍門之間進入黃河的泥沙量,年平均9.08億噸,佔黃河年輸沙總量的55.7%。瀑布氣勢雄渾,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黃”。黃河水中如此巨大含沙量,加上水流湍急,從數十米高處往下不斷沖刷,水流的侵蝕作用是非常強大的,據統計瀑布跌水以每年3—4釐米的速度不斷向上遊移動。實際上這個過程一直就沒有停過,據史料記載,壺口瀑布最初在如今位置下游約5公里處的孟門。
孟門山是黃河谷底的河牀中的兩塊梭形巨石,號稱“九河之蹬”。相傳這兩個小島原為一山,阻塞河道,大禹治水時,將此山一劈為二,導水暢流。數千年的不斷沖刷,瀑布不斷往上游移動,才形成如今寬30—50米、深10—20米的“十里龍槽”。遠遠望去,如一條奔騰的巨龍,壺口為龍頭,“十里龍槽”為龍身,孟門為龍尾,而這條巨龍還在不斷向上遊遊動。
壺口瀑布不但氣勢壯觀,而且有厚重的歷史。在古代,這裏是位於在黃河陝晉河段的要緊位置,乃兵家必爭之地。南北朝後期,北魏分為東魏和西魏,黃河就成了兩魏的分界線之一。當時,東強而西弱,控制東魏的高歡時刻想滅掉實力相對較弱的西魏宇文泰。公元537年,高歡率精鋭二十萬直趨壺口,從這裏直下蒲津,另派大將高敖曹率三萬出河南。西魏宇文泰手下還不滿一萬人,好在宇文泰用兵得當,高歡驕傲自大,結果慘敗。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唐公李淵在晉陽(山西太原)起兵,決定趁亂取長安。李淵率軍過壺口,當地百姓為唐軍獻上很多船隻,幫助唐軍渡河,史載“濱之民獻舟者日益百數”。不過當時壺口不是在現在的壺口瀑布,而是在壺口瀑布下游孟門山一帶。明末,李自成率軍乘黃河結冰時,由壺口一帶過“冰橋”,攻克山西吉縣。諸如此類發生在壺口的戰例還有不少,足以證明壺口位置的重要性。
壺口不但在軍事上具有重要地位,在黃河兩岸及上下游之間的交流上也起到重要作用。古代在壺口黃河兩岸有多處渡口碼頭,是黃河中游地區南、北、東、西水運貨物的集散地。往來船隻行駛到壺口前,先到渡口停泊卸貨,通過“旱地行船”,越過壺口瀑布,到另一處渡口再裝船水運。貨物通過黃河水運運至下游的風陵渡、孟津一帶,連船帶貨全部出售,然後空人徒步返回。所謂旱地行船,即將船隻拉上岸,圓木鋪在船隻下面,由拉船工拉着船隻向前移動。這種辦法雖然笨拙,但也是古代在那種條件下能想到的最好的解決辦法。
壺口瀑布不只有瀑布,還有一系列奇景,主要有八大奇觀,人們稱之為:水底冒煙、旱地行船,霓虹戲水、山飛海立,晴空灑雨、旱天驚雷、冰峯倒掛、十里龍槽。不過,有些是在不同的季節才能看到。春暖花開,氣候温和,是去壺口觀景的最佳時期,呼朋喚友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