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新聞網丨“碧水行動”讓昔日臭水河變為景觀河

撰文 記者 蔣彧淼 通訊員 唐鳳琴

“水越來越清爽了,環境也越來越好了,生活在這裏的感覺也越來越好。”前天上午,正在秀洲區王店鎮四喜社區金家橋港畔散步的金阿姨笑着説道。

細看金家橋港畔,只見這裏草坪碧綠、河水清澈,天上的白雲和水中的綠植纏綿在河面的倒影裏,還有小魚追逐撒歡,給人一種和諧秀美、寧靜宜人的感覺。

其實,金阿姨口中的金家橋港曾經是一條臭水河。治理之前,河兩岸被違章搭建逐漸“侵蝕”,加上河道屬於斷頭河,金家橋港的水質越來越差。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散發出來的惡臭味讓周圍居民苦不堪言。

為了改善人居環境,王店鎮啓動了金家橋港生態修復工程,開始向“水下森林”進行“綠色升級”,通過生態修復技術,種植沉水植物把大量的溶解氧帶入底泥,促進底棲生物滋生,進而使水體生態系統恢復多樣性,形成良性循環的水生態系統,全面恢復水體自淨能力。

除了在河底種植苦草等沉水植物外,王店鎮還在河面上種上睡蓮等浮水植物,在岸坡種植美人蕉等大型挺水植物,在提升河道水質的同時,打造有層次的生態景觀。

經過短短3個月的治理,金家橋港的水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不僅惡臭消失了,水質變好了,連魚蝦也再度現身,昔日的臭水河成功逆襲成為景觀河,這裏成為當地居民茶餘飯後休閒的好去處。

和金家橋港的華麗轉身一樣,秀洲區的潘家浜、菱瓏灣、萬興橋港等河道經過治理以後水質都有了明顯變化,水生態修復工程取得了階段性成功,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因此而變得整潔清爽。

今年初以來,秀洲區積極響應“碧水嘉興”行動,全面實施“碧水繞城”“碧水繞鎮”“碧水繞村”行動,通過運用“水下森林”生態修復新技術,以實實在在的治水成效提升羣眾的獲得感,讓水清岸綠景美成為羣眾每天可觸摸的景色。

下一步,秀洲區將按照“碧水繞城”“碧水繞鎮”“碧水繞村”的總體要求,在重點水域實施“水下森林”建設,通過清理河底淤泥、種植水生植物等手段,重新構建水生態系統,在提升水體透明度的同時,提升河道整體面貌。

責任編輯:平彩娟

聲明:本文轉載自【秀洲新聞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權,請聯繫更正、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63 字。

轉載請註明: 秀洲新聞網丨“碧水行動”讓昔日臭水河變為景觀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