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石灣窯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石灣鎮,是我國陶瓷史上著名的民窯,形成於唐宋時期,繁榮興盛於明清,流傳發展至今天。千百年來,薪火不熄,世代相傳,自成體系。其產品以種類豐富、胎體敦重、釉層厚實、釉彩光潤絢麗為特點。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官窯與民窯之別,不應在藝術的高低,而應在於追求趣味的不同。官窯追求的是統治階級的欣賞趣味,而民窯追求的是勞動人民的生活情趣。陶勝於質樸,瓷勝於精緻,陶與瓷,不可以高低論。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石灣窯在中國名窯之林獨樹一幟,以其並不優越的陶土塑造出超越諸多名窯的石灣陶塑藝術,最大限度地表現了嶺南的地域文化,成就了中國陶器的一個巔峯。

明清後因善仿鈞釉及歷代名窯產品而名揚天下,被稱為“廣鈞’;因是陶胎,又被稱為“泥鈞”。石灣窯仿中有創,創中有新,尤其是明清後生產出大量以人物、動物等為造型的藝術陶塑,集歷代陶瓷美術技藝之大成,以嶄新的面貌在中國陶瓷發展進程中異軍突起,獨樹一幟,成為我國陶瓷藝苑中一朵奇葩。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石灣窯仿鈞釉三足爐,明

石灣窯的源流與形成石灣鎮位於佛山市禪城區西部,距廣州約二十公里。過去鎮內丘陵起伏,有近百個大小山崗,藴藏着豐富的陶泥、崗砂;鎮南主河道東平河淤泥中豐富的金屬成分與貝殼、蠔殼、艦殼和稻草灰、桑枝灰等可製成釉料,為製陶生產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

石灣窯的發展史 石灣陶器起源於新石器時代,1977年河宕舊墟貝丘遺址的發掘證明了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石灣一帶就居住了製陶業相當發達的原始農業部落。據統計,河宕出土的陶器紋飾有30多種,是我國同一歷史時期所有印紋陶遺址中陶飾最豐富的。從戰國到唐宋,石灣窯都在不斷髮展。明清以來,石灣窯代表了廣窯的最高水平。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在技術上,它承繼了青瓷體系的優良作法,模仿宋代各名窯的作品,尤以仿均最為獨到,保存了久己失傳的鈞窯風格,發揮了色彩斑斕的表現力。在藝術上,題材豐富,以寫實主義手法表現出美好的形象和神態。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石灣陶窯製作的陶塑在嶺南廣府地區被親切的稱為“石灣公仔”,與嶺南人民的生活民俗密切相關。一千多年來,很多古代名窯都毀滅了,而石灣這個陶業中心,雖然經過無數的災難,仍然頑強生存而至今日,正説明了石灣民窯文化強大的生命力。

不產優質瓷土的石灣窯,如何在名窯眾多的中國立於不敗之地?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揚長避短是其取勝的秘訣。石灣陶瓷不以陶質取勝,而以其形神之妙趣橫生使陶瓷收藏家們愛不釋手;不以官窯的貴族式品味為標尺,而以平民式的樂趣為追求。

石灣窯的窯變釉與仿歷代名窯產品

石灣窯是仿鈞釉的佼佼者,石灣窯變釉在元代出現,明清時得到極大發展,至今仍大行其道,成為石灣窯釉之冠,主流釉色。“陶器上釉者,明時出良工,仿製宋鈞紅、藍窯變各色,而以藍釉中映露紫彩者為最濃麗,粵人呼為翠毛藍,以其色甚似翠羽也。窯變及玫瑰紫色亦好,石榴紅次之。今世上流傳廣窯之豔異者,即此物也”。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石灣窯仿鈞釉鼓釘三足花盆託,明

由此可見,石灣窯明代以仿鈞釉為主,所以稱為“廣鈞”。石灣窯變釉色彩較鈞窯更為豐富,三穩花、雨灑藍、翠毛藍、虎皮斑釉等是其中名貴品種。三穩花淺藍而近於青,如三捻樹開花般爆出點點似芝麻狀的青、紅、紫、白,極為幽豔。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石灣窯仿鈞釉菱花式三足花盆託,明

虎皮斑釉由黃、綠、紫或黃、黑、紫三色混成雜斑,惹人喜愛。值得注意的是,鈞窯的窯變釉是一次上釉,而石灣窯是陶胎,為了掩蓋胎上的粗粒,先施一層護胎釉,以填充胚胎上的小氣孔,再施面釉,工藝比鈞窯進了一步。

變釉之美使石灣窯陶瓷藝術更加異彩紛呈、錯致輝映,從而形成石灣窯藝術陶塑渾厚、古拙的獨特風韻。除仿宋鈞窯的窯變釉外,石灣窯還善仿歷代名窯名品。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在釉色方面有仿官窯的“粉青”、仿哥窯的“百圾碎”、仿定窯的“粉定”、仿龍泉窯的“梅子青”、仿磁州窯的“白地褐花”、仿建窯的“鵝鴿斑”、仿景德鎮窯的各色顏色釉等等。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石灣窯牛式花插

但是石灣陶器從來沒有止步於學習模仿,其模仿的最終目的是創新與超越。仿亦是創,石灣窯的模仿從來都是一種探索創新過程。如鈞窯有一種天青色釉,稱為“雨過天青”,石灣窯則利用該釉發葱白點的窯變,燒出一種獨特的“雨灑藍”,像夏日晴空來一陣驟雨,在蔚藍中現出葱白點點。寂園叟在《陶雅》中讚譽它“較之雨過天青尤極濃豔”。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可見石灣窯仿中有創,不斷昇華,這是對顏色釉有深厚的基礎才能達到的。又如石榴紅原仿自均紅,但釉面帶棕眼和夾雜有黃色條紋,此風格為鈞窯所無。

嶺南風骨,廣府特色

石灣陶器中的類型、題材、工藝、意趣等都有自己獨特的一套,反映出嶺南特別是廣府地區獨具一格的文化藝術特色。例如在人物、動物和器型特徵上,石灣窯大多表現出地方風格。人物的臉部和體型,表現出嶺南人的特徵,如武松和蘇武等,亦是模擬粵劇舞台上的角色,極像廣東人。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勞動人民的形象,則多為短褲、蓑衣、笠帽等嶺南風貌。象形器物也多帶嶺南地方色彩,如柿形的盅、蝦簍形盆、瓜壺、荷葉碟等等,都是模擬南方常見的物象。石灣窯的作品體現了嶺南文化的風骨,具有濃郁的廣府特色。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嶺南文化極具包容性,融合了中原文化與南越文化,且廣泛吸收了多種異質文化,其中以儒家文化為核心,受到道教文化的深遠影響。石灣陶塑中最多體現的是儒家文化的精神。儒家的孝義仁智忠信、重教化等對其有重要影響。

民窯之辯———客觀評價石灣民窯文化

官窯與民窯之別,不應在藝術的高低,而應在於追求趣味的不同。官窯追求的是統治階級的欣賞趣味,而民窯追求的是勞動人民的生活情趣。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獨特藝術風格的石灣陶器,因民窯陶器的特性而長期不被重視。達官貴人和大多數鑑賞家只看重官窯製作的名瓷,歷來記載石灣窯的典籍寥寥無幾,大多都是“不堪雅玩”的論調。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陶勝於質樸,瓷勝於精緻,陶與瓷,不可以高低論,只是體現了不同的藝術趣味。因此論石灣陶瓷不能以其陶胚質量為決定論,應以其形神和體現的文化內涵為關鍵。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石灣窯在中國名窯之林獨樹一幟,以其並不優越的陶土塑造出超越諸多名窯的石灣陶塑藝術,最大限度地表現了嶺南的地域文化,成就了中國陶器的一個巔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96 字。

轉載請註明: 石灣窯:具有“廣府特色”的民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