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發佈高温預警,部分地區温度達到40攝氏度以上,在室外走上不一會兒就感覺“熱化了”,那麼在沒有空調的古時候,人們如何居家避暑?
古時候的温度並不比現在低,據記載乾隆八年(1743年),温度一度達到了44.4攝氏度,也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炎熱的夏天”。雖然無法和現在的製冷技術相比,但是古人們也用他們的智慧製作了很多納涼工具,有些至今還在使用。
青銅冰鑑
古時候雖然沒有空調,但是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冰箱”——冰鑑。冰鑑由青銅鑄成,共有兩層,其工作原理是依靠裝在鑑內四周的冰塊,使尊缶中的酒降温。
清代冰桶
等到了清代,冰鑑發展成了“冰箱空調一體機”,稱為“冰桶”或“洋桶”,多用紅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製成。桶內壁貼有錫箔,外面用銅片包裹,頂部的蓋子還有小孔,冷藏食物的同時向外散發冷氣。
光一個“小冰箱”製冷遠遠不夠,因此,“空調房”誕生了。先秦時期,就有挖地下室,再放入冰塊避暑的窟室。等到了漢代,就有了多重降温的清涼殿,殿內以石頭為牀,用玉晶盤裝冰塊,還有仕女在一旁扇扇子。“清室則中夏含霜”,就是形容清涼殿的涼爽。
清涼殿示意圖
唐代人們開始藉助流水蒸發來降温。唐代長安大明宮太液池南岸的一組宮殿建築,也被成為“含涼殿”,跨河流而建,宮殿旁有一個大水車,把河水運到殿頂上,再沿屋檐流下,形成水簾,起到消暑降温的目的。
到了宋代,“涼屋”更為雅緻,除了用風輪送涼,水池四周還擺放了鮮花,送風的同時帶來香氣。
不論是含涼殿還是涼屋,都是達官貴人們的專屬,對於普通百姓來説,經濟實惠的涼棚成了避暑的重要方法。人們用葦蓆做棚頂蓋在竹竿或者圓柱上,把屋頂和院子罩起來,避免陽光直射,從而起到降温的作用。講究的涼棚棚頂還可以活動,拉動繩子即可在晚上打開頂棚,透光透風。
除了在建築上有納涼巧思,現代很多納涼的家居用品古時候就有了,比如涼蓆、竹簾、扇子,至今都在使用。當讓也有一些用品退出了納涼舞台,比如瓷枕。瓷枕始燒於隋代,流行於唐代以後。瓷枕形制有很多種,如六角形、八方形、長方形、腰圓形、雲頭形、花瓣形等,上繪有動植物紋、人物紋、山水紋等紋飾。
黃釉瓷枕(宋),寶應博物館藏
又高又硬的瓷枕睡着不難受嗎?舒適感先不説,但是炎炎夏日瓷器表面貼着肌膚輕快涼爽的降温功能不可否認。後來隨着枕頭材質的日漸豐富,瓷枕也逐步被取代。
除了瓷枕,如今見不到的還有“竹夫人”。竹夫人是用光滑竹篾編織的抱枕,一般為圓柱形,中間鏤空。夏日抱着睡覺,中間通風,清涼吸汗。
雖然現在的我們有了空調,還是提醒大家,儘量避免在高温下長時間活動,多補充水分,室內外温差不宜過大,如果不具備條件,可以前往有空調的公共場所避暑。
(澎湃新聞 王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