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秀美牛首山

牛首山位於南京市南郊風景區江寧區境內,因山頂突出的雙峯相對峙,恰似牛頭雙角而得名,民間又稱為“牛頭山”。

牛首山自然風光秀美,素有“春牛首”之美譽。文化底藴深厚,乃岳飛抗金之地,也是鄭和長眠之所。佛禪文化源遠流長,這裏乃中國禪宗牛頭一系牛頭禪宗的開教處與發祥地。

我們從東入口進入景區,首先看到的便是一處廣場,一座大大的圓形景觀池映入眼簾。池中有數朵精緻的蓮花,這是一處噴泉,會在合適的時間上演美麗的噴泉景觀。

從這裏開始,我們就走進了佛頂前苑。

風光秀美牛首山

佛頂前苑的面積達到了十萬方,這兒的自然山水和小品景觀,展現了牛首山深邃的多元文化。佛頂前苑是2018年才打造的全新景點,所以現在看起來植物並不是特別茂盛,加上我又是冬季來的,相信春天之後再來,一定會更加美麗。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佛頂前苑作為通向佛頂寺、佛頂宮的重要 通道 ,設置了天闕攬勝文化景牆、 集賢 橋、十牛圖塑石假山、心銘牆、法融廣場、心蓮廣場、停心湖、趣牛園以及晚紅小徑等十五處觀景點。整體通過三個層次的景緻, 前景“蜓戲紅蓮水映天”、中景“霧起白虹飄玉帶”和遠景“寺宇山色有無中”,構成一幅靜謐秀麗的山林水墨畫卷,盡顯牛首山“隱秀”的環境氣質。

集賢橋因橋身刻有與牛首山相關的歷代高僧,以及賢達名家的典故和其詩句而得名。全長約六十米,橋身五拱,最高點與水面落差六米。

橋頭裝飾有云紋獅子圖,用來祈求平安吉祥。橋身的欄板採用如意雲紋鏤空雕刻,使得橋身更加透氣、美觀。兩側各有浮雕十四幅,共二十八幅。左側表現的是牛首山僧人的相關典故,右側則是歷史名人與牛首山的相關事蹟,充分展示了牛首山的人文薈萃和深厚的文化底藴。集賢橋連接着佛頂前苑東西兩側的交通,是前苑中最佳的觀景點。南瞰東入口片區,北望佛頂寺和牛首東峯。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穿過集賢橋,便能看到十牛圖塑石假山。十牛圖塑石假山長度達六十五米,上面刻有“十牛圖頌”。“十牛圖頌”為宋代廓庵師遠禪師所作,廓庵師遠禪師為南宋初時臨濟宗的禪師。

“十牛圖頌”反映了禪宗修行的整個過程,“十牛”是比喻人的佛性顯現,十種不同的狀態。“圖”即以圖顯示,“頌”就是用偈頌的方式,説明十牛圖的含義及其中的道理。“十牛圖頌”用十幅圖畫描繪牧牛的過程,以牧童比喻修行者,以牛比喻妄心,依次指出禪者由修行、開悟、調伏業識,終至見性,進而入世化眾之心路歷程。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心蓮廣場呈螺旋狀地形地勢,鋪滿純粹乾淨的草皮,隨坡形用石材嵌成水槽,配上卵石蕩起水波,產生潺潺水聲。中心獨島點綴一顆高開枝烏桕,烏桕高十六米,樹冠直徑九米。

一塊乾淨純粹的下凹草坪、一棵滄桑挺拔的高大喬木、一條螺旋不息的生生之水、一條樸實無華的上山之路。四個要素渾然一體,流水象徵萬物之源,向中心不斷旋轉的螺紋狀象徵輪迴永不停息,如同萬物生長的規律一般。配合佛頂寺莊嚴的建築羣落,構建出了寺廟前清淨自然的場景,展現了遠觀峯巒疊疊,望行雲片片,近看草樹萋萋,聽流水潺潺,景色令人陶醉。讓我們還未進到寺院內,就已超然世外,遠離紅塵,與世無爭。

風光秀美牛首山

佛頂寺為牛首山主要建築之一,仿唐風傳統中軸線格局,共有殿堂七座,外圍有僧竂、齋堂等建築。這座寺廟歷史底藴深厚,歷經磨難,曾經被毀,但慶幸的是,最終獲得了重生。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佛頂寺前的廣場上,雲集着不少祈福的人。這兒不僅有香火氣,還有雅緻的園林景觀,讓佛門靜地顯得更加靈動。

風光秀美牛首山

進入佛頂寺的山門,躍入眼簾的是正面石雕“靈山説法圖”,為釋迦牟尼佛於靈鷲山説法場面的真實再現。左側有皇家風格的三獅碑,現為空白,留待有心人來日題寫遊記。

拾級而上,是以四大天王命名的天王殿。正面供奉彌勒佛真身像,因佛頂真骨舍利供奉於牛首山地宮,故供彌勒佛真身像,不同於他山所供化身布袋和尚像。背面供奉“三洲感應”護法韋馱 菩薩 ,身着將軍服,為保護佛教的護法菩薩之首。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風光秀美牛首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24 字。

轉載請註明: 風光秀美牛首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