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融融,西湖裏的水鳥們快要產寶寶啦,為了讓水鳥寶寶們在西湖裏行動更方便,今天景區搭建起了愛心橋。本週還是浙江省“愛鳥周”,一起來看看西湖對於鳥兒們的温柔~
愛心橋是怎麼來的?
為了保護荷花嫩芽不被草食性魚類啃食,西湖荷區都設有攔網,由於高出水面些許,新生的水鳥寶寶們有時也被阻隔。每當鳥媽媽帶着鳥寶寶們進出荷區嬉戲覓食時,總有幾隻“小不點”因越不過攔網和大部隊脱離。
2017年5月,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處的“養荷人”們為了幫助鴛鴦媽媽和寶寶翻越攔網,同時能夠有一個短暫憩息的平台,在孤山北荷區搭建了第一座“愛心橋”。鳥媽媽帶隊,身後跟着的小寶寶排隊過小橋,這樣的場景時常能在後孤山看見。有了愛心橋,小寶寶們再也不怕跟鳥媽媽走散了。
顏值質感不斷提升!西湖裏有了三橋、四橋、五橋
這些年,為了不斷提升“愛心橋”的顏值與質感,西湖“養荷人”們也是費盡了心思,使出“十八般武藝”,從第一版的木板式簡易“愛心橋”到第二版的“本塘”荷杆2.0版“愛心橋”,再到第三版的純手工毛竹片3.0版“愛心橋”,師傅們的創意和手藝年年精進。
隨着西湖水更清、景更美,越來越多的候鳥選擇留下,在美麗的西湖繁衍生息。水鳥一族有了“兵強馬壯”的感覺,愛心橋的“容載量”也越來越大。為了防止高峯時期“排隊擁堵”,二橋、三橋、四橋相繼上線。小橋旁還“搭配”了一個方方正正的小憩平台,讓鳥寶寶們排隊過橋時有一個暫時休息的地方。
春暖花開時,西湖荷區圍網邊上搭橋已經成為西湖“養荷人”的習慣。愛心小橋也成了水鳥寶寶們的成長必經之路,斑嘴鴨、鴛鴦……都在這裏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愛心橋”美觀度、結實度、耐用度都在不斷提升,今年和去年一樣,繼續保持距離,在離岸10米遠的位置搭建,避免“粉絲們”太過熱情驚擾了鳥寶寶們小憩。
這樣的迷你“愛心橋”往年一共有4座,分別在北山街、斷橋、平湖秋月和後孤山四個荷區。根據去年的情況判斷,今年在後孤山荷區又增加了一座。相信過不了多久,大家就能欣賞到水鳥寶寶啦!
水域管理處在此也呼籲: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更是西湖一道靚麗的風景,請大家善待這些在西湖出生、成長的小生命。對這些野生鳥類最好的保護,就是不要抓捕、不要餵食,不要驚擾它們的生活,讓它們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時光。
知識延伸
問
什麼是“愛鳥周”呀?
“愛鳥周”源於1981年,最初為保護遷徙於中日兩國間的候鳥而設立。1992年國務院批准《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將“愛鳥周”以法規的形式確定下來。
問
哪一週是愛鳥周呢?
每年的4月至5月的某一個星期為“愛鳥周”。每個省份確認的時間不一樣,浙江省是4月10日-16日,就是本週哦~
問
是什麼吸引飛翔的精靈們來到西湖呢?
西湖的山美、水美、生態環境美,給鳥兒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安全的棲息環境。
食物
水鳥的食性可分為植食性、肉食性和雜食性。大部分植食性水鳥以水生植物的根、莖、葉等為食,肉食性水鳥以小型脊椎動物(魚類、兩棲動物中的蛙類、爬行動物中的蜥蜴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雜食性的鳥類則既可以食植物性的食物也可以食動物性的食物。
得益於精心的管理,西湖水質穩步提升,水下生態系統持續向好,魚蝦螺貝在搖曳的水生植物羣落中嬉戲、繁衍。
鸕鷀、銀鷗、小鸊鷉、白鷺等主要吃魚一類的動物,西湖裏魚類豐富,食物自然是很充足的啦!
黑水雞則葷素通吃,水生植物、小型無脊椎動物、小魚等它都喜歡。
棲息環境
西湖合理的景觀規劃和精心的園林養護形成了茂密的樹林和草叢,為水鳥提供了築巢、躲藏的環境,特別是湖西水域多個獨立的小島,使水鳥能夠遠離人類的打擾。清澈的水源、清新的空氣、靜謐的環境,造就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西湖!
來源:杭州發佈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毛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