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朔迷離的歷史真相,不為人知的塵封往事。歡迎進入大古的歷史奇妙屋。
1972年4月,山東臨沂縣衞生局的工作人員來到古城城南兩座低矮的小山上進行基本建設。
這兩座山距離很近,景緻卻有着明顯的不同。每到夏季,一座山上開滿金雀花,而另一座山則開滿銀雀花。因此,人們稱它們為“金雀山”和“銀雀山”。
在施工過程中,工人們在銀雀山上發現了古代墓葬。
經專家勘察證實,這裏是一處規模很大的漢代墓葬羣。隨之,考古工作者發掘了其中的兩座墓葬,並將其編為“一號漢墓”和“二號漢墓”。
這兩座漢墓中的陪葬物種類很多,有陶器、銅器、漆木器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夾雜在陶器和漆木器中間的大量竹簡。
由於長年埋在地下,不斷被雨水浸泡,再加上器物擠壓,編綴竹簡的繩子早已腐朽,竹簡非常散亂,有些已經扭曲變形,顏色也變成深褐色,幸好上面的字跡大部分還能辨認。
最後,經過考古人員的認真清理,兩座墓中共出土竹簡近5000片。
出土的竹簡分長短兩種,竹簡長的達27.5釐米,短的也有18釐米,它們的寬度一樣,都是0.5釐米。每片竹簡上書寫了20至40個字,內容相當豐富。
秦始皇焚書坑儒使先秦文獻付之一炬,史學家們每次從民間覓得一些前秦文獻的蹤跡都倍感珍貴。銀雀山墓葬發掘出如此大量的、有價值的竹簡,在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被譽為中國當代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重大發現讓人們欣喜,疑問也隨之而來:墓主人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要使用如此之多的竹簡陪葬?
有人根據竹簡所記錄的內容推測,墓主人很有可能是一位將軍。
銀雀山漢簡絕大部分是古代兵書,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尉繚子》等20多部著作,這些著作中還有不少是佚書或是首次被發現的古代書籍。
而且,《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同時出土,説明這兩部兵法至少在西漢早期就已經成為獨立成篇的軍事著作。
也證實了司馬遷在《史記》中關於孫武是齊國人,他把兵書十三篇獻給吳王闔廬,以及孫武死後百餘年,又有了孫臏,齊國大將田忌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孫臏問兵法,然後拜他為軍師的記載。
銀雀山漢墓中出土的《孫子兵法》竹簡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版本,説明古代的《孫子兵法》是13篇,而不像有些古籍記載的那樣共有82篇。竹簡的發現也讓早已失傳的《孫臏兵法》的內容大白於天下。
試問,一個與軍事無關的人,怎麼會費盡心思收集如此之多、如此珍貴的軍事學資料?如果此人僅僅是一位普通軍事愛好者,他又何來此財力、人力完成如此高難度的收集工作?
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幾乎可以陳列一個兵書博物館,這顯然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
還有一種説法認為,銀雀山漢墓的主人應該是一位藏書家。
從考古發掘工作來看,墓中除了大量的寶貴竹簡,幾乎看不到其他的奢華的陪葬物。如果墓主人是一位將軍,墓室必然修得高大豪華,陪葬物會非常豐富。
但銀雀山漢墓的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過於寒儉了。從墓中也沒有發現能證明主人高貴身份的陪葬物、文獻等。
銀雀山漢墓的竹簡字體接近秦末漢初,這個時段中國正是戰亂頻繁的年代,人們的物質生活得不到保證,很少會有人去關注文化保護工作。
珍貴的文獻很有可能在戰亂中遺落或者被戰火焚燬。因此,有專家得出了大膽的推斷:墓主人很可能繼承了家傳藏書,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他將它們藏匿進墓穴中。
也許,早在墓主人進去墓穴安眠之前,這些竹簡就已經被埋藏在地下了。因此,它們逃過了千年來的場場兵災戰火,得以將古時代失落的文化重現在我們面前。
大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進行討論留言,後台看到會及時回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