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妝歸來 老村留客

新妝歸來 老村留客

留客村河畔“古船”。

新妝歸來 老村留客

會山鎮加腦村民族風情十足。

新妝歸來 老村留客

遊客在留客村“打卡”拍照留念。

“我們要把老宅看好,讓遊客來到留客村,能夠真實地感受到這裏的僑鄉文化。”近日,在瓊海市博鰲鎮留客村的蔡家大院裏,印尼僑領蔡家森的曾長房媳婦、年近七旬的蔡王普君告訴記者,她要向海內外遊客詮釋蔡家宅的百年文化。

説起蔡家宅,不少熟悉的人知道其有着“海南僑鄉第一宅”的美譽。而就在前不久,蔡家宅所在的留客村第一期旅遊配套工程完工,正以嶄新的面貌對外迎客。

社會資本注入 古村迎來改造

留客村坐落在瓊海博鰲萬泉河畔,相比其他僑鄉,這裏的南洋風情更多了一份情懷。

留客村的村名來自舊時村裏的一家客棧,該村處於萬泉河下游,這裏三方會水,河海相連,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過去海外回鄉人和瓊海“下南洋”的人總在這個客棧歇腳,久而久之村子便得名留客。

“過去來留客村,只能看蔡家宅,現在再來留客村,感受不一樣了。”遊客劉冉説,幾年前她曾慕名到留客村,南洋風情的蔡家宅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但除此之外,未有太多亮點,旅遊吸引物也比較單一。現在的留客村,處處皆是別緻景色,讓她流連其中,沉醉不已。

這一切都得益於留客村的美麗鄉村項目。2019年,瓊海市引入社會資本——海南八方留客旅遊文化開發有限公司全資開發建設留客村。項目總計投資10億元,以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為切入點,以僑鄉文化、歷史文化、萬泉河文化、下南洋文化為內核,重點打造最美萬泉河、僑鄉第一村旅遊品牌。

如今的留客村,“古村新貌”在這裏得到最佳體現。

一入留客村,一堵以青磚、灰瓦和彩繪窗欞為基調,別具南洋風情的院牆佇立在道路一側。沿着牆體向前行,寫着“蔡家大院”的硃紅色牌匾赫然出現在眼前。“過去沒有這堵牆,是這次改造,給蔡家宅做了配套。”蔡王普君説,蔡家宅一直是遊客來到留客村的吸引力之一。但過去,蔡家宅周圍的道路凌亂,相關的配套設施並不完善。

經過改造之後,順暢的道路直通蔡家大院,院落邊上青草依依,叢林交錯。院子裏舊石青苔、古樹參天,彰顯着這座百年老宅的宏偉氣勢。

傳統與時尚並存 呈現田園新景

其實,留客村不僅僅有蔡家宅,這個老村寫滿了故事和鄉愁。

“現在古渡口又出現了!”説起村子裏最令老人們有感觸的變化,莫過於流馬古渡口的重現。據留客村的老人王永豐介紹,過去留客村有6個碼頭,延續了近百年的繁華,如今消散在蒼茫雲海間,古渡口也曾一度荒廢。

而此次美麗鄉村建設,在原來的流馬古渡口遺址上,重建古渡口新址。萬泉河畔的渡口往事,又再次呈現在今人面前。

此外,留客村在村集體土地上,開闢了兩畝稻田,從夏日的青苗,到秋天的金穗,為生活在城市中的遊人們,找到了些許迴歸田園的歸屬感。

“古村留客,還少不了和時尚相結合。”海南八方留客旅遊文化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鍾勇説。

以驛道為例,構建驛道所使用的木板,皆是二十多釐米厚度的船木,但驛道的圍欄,以玻璃為主。古驛道的西側,是寬闊平靜的萬泉河。“玻璃雖然是現代工業產物,但是在使用上,人們能夠更好地透過玻璃,去欣賞萬泉河的落日餘暉,欣賞水裏跳躍的魚兒,並不違和。”鍾勇説。

實際上,在村子的升級打造上,現代元素隨處可見。如水上游線路,便將頗受年輕人喜愛的Cosplay(角色扮演)融入其中,成為很好的攝影場地和旅遊宣傳點。“年輕人可以穿着古裝,乘坐木船拍攝一些古風照片,能和周邊的蘆葦、綠林很好地融合,是一種別樣的玩法。”鍾勇介紹。

過去的留客村,因其地理位置和作為渡口村落而留客,如今的留客村,卻是處處美景皆留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55 字。

轉載請註明: 新妝歸來 老村留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