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百年,崢嶸歲月。回首來路,時間書寫下最令人動容的故事,成就最波瀾壯闊的篇章。沐浴着黨的光輝,鄭州大學走過了近百年辦學歲月,經歷了起步建設階段(1928年到1996年)、高水平建設階段(1996年到2016年)和一流大學建設階段(2016年至今)。在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偉大時刻,在喜迎自己93歲生日的校慶之際,鄭州大學將時針倒撥,走進百年黨史,走進紅色校史,回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篳路藍縷的奮鬥歷程,銘記在黨建引領下與國家同頻共振實現的跨越發展,再現一代代鄭大人在堅守初心使命中育人育才、服務社會的動人瞬間。
歷史所具有的指導價值和啓示意義,值得每一個人用心反思,躬身實踐。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表示,建設一流大學、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光輝歲月記錄了學校的發展壯舉,展現了鄭大人挺起脊樑、求是擔當的精神風貌,我們要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講好百年黨史中的鄭大故事,進一步凝聚一流大學建設強大動力,不斷開創一流大學建設新局面。
愛國為民 博施濟眾
“作為一名黨員,終生為人民服務。人生,就是為人民作貢獻,活一天,服務一天,貢獻一天。”每週二,鄭大一附院眼科門診都會出現一位白髮蒼蒼的大夫,他就是百歲老黨員、全國“最美醫生”張效房。已經101歲高齡的他,仍然堅持坐診,“不管多晚,也會看完最後一個病人”,是他堅持了一輩子的習慣。
1920年,張效房出生於醫學世家。他在戰火紛飛的抗戰時期輾轉求學,在風雨飄搖的動盪年代受教名師,在蓬勃發展的新中國赤誠奉獻,他一生追隨黨的腳步,把黨和人民事業作為畢生追求。張效房説:“活着就要為國家作出貢獻,要對得起生我養我的祖國,對得起鼓勵我、培養我、領導我的中國共產黨。”
濟世以術,立心以仁。從事眼科專業醫療、教學、科研工作76年來,張效房在眼內異物定位和摘出方面有38項發明和改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眼內異物定位和摘出方法,被眼科界稱為“張效房法”。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眼內異物的定位和摘出”獲“優秀成果獎”,是全國眼科獲獎的兩個項目之一,為我國乃至國際眼科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他培養了大量眼科學臨牀人才,並用精湛的醫術和耐心的診療,為無數患者解除病痛、送去光明。“願做春蠶,吐絲不已,至死方休;甘當蠟燭,貢獻光明,耗盡自身。”對黨忠誠、服務人民,是張效房作為共產黨員的生動寫照。
20世紀50年代,河南林縣人民飽受食管癌疾病的困擾。1957年11月,時任林縣縣委書記的楊貴同志在全國山區生產座談會上提到了林縣水、路、食管癌“三不通”的問題,引起黨和國家關注,得到中央領導人指示:“摸清情況,研究出對策。”1959年,為了響應黨中央號召,以沈瓊、劉桂亭、劉芳園、裘宋良等為代表的河南醫學院專家,深入河南北部太行山林縣,在食管癌高發區現場,開展多學科、大規模、長時間的系統研究。
當時醫療水平有限,尚無纖維內鏡技術,普遍使用鋼管式的食管鏡診斷食管癌,令患者難以忍受,且精確度低。為了改變現狀,沈瓊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反覆鑽研,於1960年發明了食管細胞採取器,即著名的“沈氏拉網法”,並創立了食管細胞診斷學,解決了食管癌和癌前增生的早期診斷問題,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矚目的科研成果,使我國的食管癌研究水平在國際上達到領先地位。
“死後要葬在林縣虎頭山上,目睹林縣人民最終取得戰勝食管癌的勝利。”這是沈瓊教授的生前遺言。他帶領一大批黨員專家紮根林縣20年,挨家挨户摸排診治,走遍了林縣的大小村莊,採集到大量第一手資料,建立起龐大的病例數據庫,解開了扼住林縣人民生命喉嚨的沉重枷鎖,把青春獻給了“人民至上”的黨的光輝事業。
一甲子,幾代人。60多年來,老一輩醫療工作者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堅定信念和為民情懷,激勵着一代代鄭大人接過歷史的接力棒,致力於“腫瘤三早”的探索研究,讓飽受食管癌疾病困擾的林縣,變成了今天中國食管癌防治的標杆高地。2019年11月5日,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批建設運行,這是鄭州大學在國家級創新平台上取得的重大突破,這是鄭大科研工作者在黨的帶領下,為河南醫療衞生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
從1928年張靜吾、上官悟塵、閻仲彝、朱德明等一批海外留學回國的醫學博士,在河南中山大學創建醫科、開啓河南醫學教育的歷史,到抗戰時期輾轉多地辦學、組建重傷醫院救國救民,再到新中國13名師生組成中南抗美援朝志願手術隊支援前線、在林州建立食管癌防治研究基地投入抗癌事業,老一輩鄭大醫科人生動詮釋了愛國為民、博施濟眾的醫者大愛,他們燃起生命的火光,刺破病痛的陰翳,用信仰與情懷凝聚一顆顆不古仁心。
今天,面對億萬人民的健康重託,鄭州大學醫科人從93年的歷史積澱中傳承創新,秉持家國情懷,踐行“求是擔當”,構建了完整的醫學教育與研究體系和覆蓋全省的現代醫療服務體系,承載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11家附屬醫院開放牀位近3萬張,年門診量2000餘萬人次,成為推動河南衞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主力軍”和“領頭羊”。建設醫學科學院,構建起現代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引領腫瘤防治與轉化醫學一流學科建設,並獲批“國際化示範學院推進計劃”試點單位。全面推進卓越醫學人才培養計劃,推進醫教協同育人,數以萬計的醫科學子從這裏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為人類的健康事業而孜孜不倦地探求。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鄭州大學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先後五批次派出192名醫護工作者逆行馳援武漢,上萬名醫務工作者投入疫情防控一線,圓滿完成各類救治任務,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應有貢獻,彰顯了新時代鄭大人的責任和擔當。
學興中州 桃李滿園
“1963年10月10日,嵇文甫先生因突發腦溢血溘然長逝,終年68歲。他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一生從教無怨無悔,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學生身上,很多學生受他學術啓迪學習成才。作為真正的‘師者’,他做到了‘傳道、授業、解惑’。”“他傳的‘道’是革命之道,是馬列主義之道。抗日戰爭時期,他演講、寫文章、辦刊物、組織團體進行抗日宣傳,在獄中仍寫詩明志,不少青年在他的引導和支持下走上革命道路。”在鄭州大學校史館裏,站在一張張承載着歷史的老照片前,同學們正在聆聽首任校長嵇文甫的紅色故事。
嵇文甫是當代著名教育家、歷史學家、哲學家,也是一位傑出的馬克思主義學者,為中國哲學史及古代思想史的學術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河南學術界一面偉大的旗幟”。“如果光有秦始皇、孔子而沒有中國人民,那還叫什麼中國歷史?”在課堂上,嵇文甫先生如此教育學生。他為學生們講授的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成為學生人生路上的實踐指引和構建世界觀的思想源泉。
嵇文甫認為,大學的建設不僅在於物質,更在於精神。大學之“大”,更多地來源於某種精神上的崇高:大學的立成,就是為了反哺人民,回報社會。鄭州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自1956年正式成立後,在首任校長嵇文甫的帶領下,堅持勤儉辦學,注重教學質量及教師素質的提高,肩負起推進中原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重任。嵇文甫校長的教育理念對鄭州大學影響深遠,為學校的建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吳養潔院士至今仍然難以忘懷毛澤東主席在莫斯科大學接見留蘇學生時的講話,他是現場的見證者和聆聽者。從小在恤養院長大的吳養潔説:“我們從裏到外、從頭到腳都是國家給的,我一生都不會忘記黨的恩情,我比別人更能理解‘國家’這兩個字的分量。”所以當1958年,全國高校抽調專家援建鄭州大學時,他表示“一定要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一己之力”,義無反顧地來到了鄭州大學。
從化學系實驗樓的建設,到“萘氯水、水解法制甲萘酚”的成功攻關,再到發明“崔—吳偶聯反應”,這名河南省高校培養的第一位“本土”院士,如今93歲高齡依然堅持每天到辦公室查閲文獻資料,到實驗室指導學生開展科研攻關,依然在為鄭州大學的建設發展傾力奉獻。
鄭州大學化學學科成立60餘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萬餘名化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師生中4人當選中科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近40人入選國家傑青、國家優青等人才項目。5月13日,科睿唯安公佈了最新ESI排名,鄭州大學化學學科進入世界前1‰,成為河南省首個進入前1‰學科。
同樣義無反顧來到鄭州大學的,還有霍裕平院士。作為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鄭州大學創辦人之一霍炳權先生的兒子,他帶着對教育的摯愛、對河南的深情,子從父業執教鄭州大學,成為第一位到河南省高校任教的全職院士。
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一名老黨員,霍裕平表示:“如果不能參與推動中國的科學研究走向世界前沿的進程,將會是終生遺憾的。”作為國家重大科學工程“HT-7U計劃”的主要建議者和推動者,他首次系統地解釋了稀土離子對鐵磁共振的影響,推動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河南是農業大省,霍裕平帶領他的團隊執着探索,將核物理學科轉向主要面向農業和醫學的核生物學,指導了離子束生物技術實驗室的建設,培育小麥新品種,保證河南小麥的高產和優質,為服務河南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鍾香崇院士是我國著名無機材料科學家、中國當代耐火材料創始和奠基人之一。1949年在利茲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懷着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毅然回國投身新中國的建設,並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0年,鍾香崇院士來到鄭州大學,創建了高温材料研究所。他説:“我就是想利用我國得天獨厚的耐火原料資源優勢,自主創新,發展有自己特色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培養更多的高温材料優秀人才,為使我國的耐火材料行業成為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優勢產業而盡綿薄之力。”2015年,鍾香崇院士在生命彌留之際向學校捐贈100萬元設立獎學基金,用於資助和獎勵有志於從事無機材料研究的研究生,鼓勵青年學子為國家發展作貢獻。
從1949年學成回國,到2015年逝世,鍾香崇參與並見證了我國耐火材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過程,把畢生精力獻給了我國耐火材料研究事業,使礬土資源利用率從40%提高到80%以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他專注熱情的科學精神、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和鼓勵後進的大師風範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滋蘭樹慧,春風化雨,育人育道澤綿長;誨人不倦,桃李芬芳,散作星火耀華章。長期以來,鄭州大學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中原大地辦好最大規模大學,持之以恆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一批又一批仁師大家來到鄭州大學弘文勵教,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向社會輸送百萬畢業生,成為民族復興大業的建設者和各行各業的中堅骨幹,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鄭大品牌”。
在近4屆的兩院院士評審中,有8位校友或教師當選院士。在最新公佈的世界頂尖計算機科學家排名中,鄭州大學1978級校友韓家煒位居華人科學家之首,綜合排名世界第4;1977級校友張宏江位居中國大陸科學家之首,綜合排名世界第41。1976級校友、建業集團董事長鬍葆森向母校捐贈1億元人民幣,1979級校友、正商集團董事長張敬國向母校捐贈1.1億元人民幣,助力一流大學建設,在全省樹立了回饋母校和支持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榜樣……鄭大人,血脈裏流淌着紅色,肩膀上扛着家國,在一代代傳承中實現中州夢想,擔當華夏脊樑。
躬耕中原 擔當作為
有一位白髮蒼蒼的學者,雖已85歲高齡,卻每天精神抖擻地穿梭在鄭州大學校園裏,默默從事着化工科研工作。從20歲開始投身化肥研究到現在,他紮根中原大地60餘年,為河南工科高等教育的建設發展傾盡畢生心血,被人們稱為“化肥之子”。他就是原國家鈣鎂磷複合肥技術研究推廣中心主任、鄭州大學化工學院教授許秀成。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中國是農業大國,化肥用量居世界第一,河南是農業大省,農用化肥施用量大,但利用率卻很低。因此,提高肥料利用率是我國乃至世界的一項重大課題。1959年2月,為了支持河南糧食生產,提高河南工學高等教育質量,教育部從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地選調一部分教師支援鄭州大學工科建設。其中化工系設在新鄉師範學院,與從該院分立出來的化學工程系共同組建成河南化工學院。許秀成夫婦與天津大學教師共26人一同來到河南新鄉,成為河南化工學院的首批教師。時任教研室主任的華克剛老先生一句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新鄉,新的家鄉!”從此,他們把河南當作第二故鄉。在新鄉的5年間,雖然條件簡陋,缺吃少穿,但許秀成潛心治學,在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方面初顯成效。1963年,河南化工學院與原鄭州大學4個工科系共同組建鄭州工學院,成為化工部直屬院校,也正式肩負起了河南工業化的責任。許秀成與化工系的老師們隨校遷往鄭州。
“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各種糧食,還能磨成麪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極端落後的工業基礎,毛澤東主席曾發出這樣的感慨。新鄉縣七里營是毛澤東主席視察過的第一個人民公社,為了發展新鄉的農業生產,1969年新鄉縣委請求鄭州工學院幫助籌建一座氮肥廠——七里營化肥廠。許秀成與化工系9位老師一起承擔起全廠設計技術工作,吃住全在工地上。經過15個月的連續奮戰,1970年7月1日,全廠順利投產,並迅速達產合成氨年產量3000噸。如今,七里營化肥廠已發展成為年產超50萬噸合成氨的知名上市公司——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
從天津到新鄉,再從新鄉到鄭州,許秀成聽從黨的號召,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事業需要,躬耕中原熱土,成功地對鈣鎂磷肥玻璃體結構模型合理優化,提出用“玻璃結構因子”配料法指導鈣鎂磷肥配料生產,研究成果為利用低品位磷礦生產磷肥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了理論依據。1995年,許秀成在原國家科委的支持下成立國家鈣鎂磷複合肥技術研究推廣中心,成為全國30個推廣中心之一,填補了河南省在該項目上的空白。他還建立了鄭州樂喜施複肥技術研究推廣中心,致力於新型肥料研發和技術推廣,不遺餘力地推動中國肥料技術與產品走向世界。2018年12月,在鄭州大學工學辦學60年(原鄭州工學院55年)暨創新發展論壇上,許秀成作為原鄭州工學院教師代表發言,回憶起當年營建化肥廠的往事,他心潮澎湃又倍感自豪。他們是鄭州大學工學發展演變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更是鄭大人奮勇投身河南工業建設的時代縮影。
為探索宇宙奧秘,航天員必須穿着選用特殊材料、特殊工藝、特殊技術加工的航天服進行太空飛行和出艙活動。航天面窗組件是宇航員在外太空活動時觀察外界的窗口,可以説是宇航員的“眼睛”,它不僅要給宇航員提供一個清晰、良好的視野,也是航天員生命保障最關鍵的部件之一。2005年3月,鄭州大學國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接受解放軍總裝備部航天所委託,承擔了宇航員出艙頭盔面窗的研製任務。模具中心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在申長雨院士的帶領下團結協作,經過夜以繼日的艱苦奮戰,歷經上百次的反覆實驗,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的技術難關,成功研製出太空工作站用新一代航天服面窗、新型戰機光電作戰頭盔護目鏡等關鍵防護裝置,突破航天和軍工塑料製品的成型和模具技術,為“神舟”系列飛船與“天宮”實驗室交會對接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作出重要貢獻,榮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獎”。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近年來,我國平板顯示面板產業快速發展,產能已居世界第一,其中所需最重要的就是ITO。ITO是氧化銦錫的簡稱,是平板顯示面板背後的一層“塗裝”。ITO塗裝先被製作成標準尺寸的固體靶材,由磁控濺射高速撞擊,將其氣化濺鍍到材料上。然而,就是這樣一塊材料,我國一度被國外“卡脖子”。國內TFT-LCD、OLED等所需的高端ITO靶材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為了不被別人“卡脖子”,圍繞ITO靶材製備,何季麟院士帶領團隊先後發明了硝酸/硫酸混溶協控納米氧化銦粉末粒度(形)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全面突破性解決了高性能ITO靶材全流程性關鍵技術難題,形成了完整自主技術體系,建成了完善的ITO靶材研發平台和生產線,生產的ITO靶材在國內首次成功應用於企業高世代TFT線,完全可替代進口,解決了關鍵技術及製造“卡脖子”的問題,有力推進了我國戰略新興顯示產業用關鍵基材的國產化進程,為靶材料“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作出了示範引領性貢獻。
以服務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長期以來,鄭州大學始終堅持“四個面向”的科研和服務導向,推動學術若干領域突破和產業轉型升級。面向學術前沿推動基礎和應用研究突破,提出人類早期胚胎染色質動態調控中“染色質港灣”模型,揭示“表觀基因組重啓”機制,在人類生命起始及輔助生殖等領域作出重大理論創新;針對銀硫團簇的合成關鍵科學問題,形成一類獨特的圓偏振發光金屬團簇材料,在團簇功能化研究領域佔據了國際領先地位;結合考古發現論證五千年不斷裂的中原歷史文化發展歷程,在中華民族文化和國家認同理論方面取得顯著進展。面向國家戰略強化全方位支持,主動對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成立黃河生態保護與區域協調發展研究院,佈局建設黃河實驗室(鄭州大學),打造黃河水生態科學實驗場;在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治理與毒性減排關鍵技術及裝備、淮河流域閘壩型河流廢水治理與生態安全利用關鍵技術方面的研究成果,兩年兩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為環境治理作出積極貢獻;聚焦製造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高性能微球鈦硅分子篩催化劑綠色製備技術”使傳統工藝廢液總排放量降低98%以上,促進己內酰胺的大規模清潔生產。面向產業行業需求提供科技支撐,“苯選擇加氫綠色催化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國內市場佔有率100%,合作建成亞洲最大的尼龍化工基地、世界最大的己二酸生產基地,引領帶動環己酮、尼龍-6等行業綠色發展;抗艾滋病1.1類新藥“阿茲夫定(FNC)”成為國內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艾滋病毒口服藥物。面向民生需求提供全方位保障,醫療服務形成“鄭大品牌”,工程技術服務形成特色,地下管道災變防控與非開挖修復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成果應用於黃河堤壩安全防護、南水北調主渠道防滲搶險、城市地下管網災變防控、流域水生態整治等400餘項重大工程,成立壩道工程醫院並逐步形成網絡化技術服務體系……鄭州大學通過不斷優化科研創新體系,加大高端平台建設和大項目培育力度,深入推進協同創新,服務能力和貢獻度持續提升,打造河南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高地。
求是擔當,是薪火相傳不變的信念;追求卓越,是黃河厚土賦予的精神。93年來,一代代鄭大人不忘辦人民滿意教育初心,確立建設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辦學定位,實施“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推進一流建設的“三大任務、三項改革”,完成綜合性大學學科佈局,構建了基於研究型大學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學科體系、治理體系和文化體系,形成“一流大學+部省合建”的辦學新格局,推動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河南高等教育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同心築夢,迎百年飛躍;上下求索,譜日月新篇。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和“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砥礪前行的鄭大人已經再次吹響衝鋒號角。鄭州大學黨委書記宋爭輝表示,我們將胸懷“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堅持“四個面向”、踐行“四個服務”,把握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大勢、規律和機遇,堅持以高質量黨建為保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改革為動力、以創新為引領,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河南轉型發展需要,圍繞創新持續優化生態、搭建平台、培育主體、匯聚人才,不斷厚植髮展新動能、激發辦學新活力、塑造競爭新優勢,堅定不移走好內涵式發展道路,做優做強綜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學,為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以建設發展新成效獻禮黨的百年華誕!
本文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