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大陸的腹地多以平原為主,在面積將近2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幾乎看不到一顆樹木的存在。因此這裏的動物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地下,常見的如草原犬鼠(土拔鼠)、地松鼠、囊鼠等齧齒動物,就連北美最小的貓頭鷹穴小鴞的巢穴也是在地下。
一個健康的草原生態環境,頂級肉食者是必不可少的。而北美洲大陸腹地這片開闊的大草原的“執法者”之一就是蜜獾的表兄弟——美洲獾。雖然它不如蜜獾那麼有名,但是勇猛好戰的屬性絲毫不遜色於“金剛狼”狼獾和“平頭哥”蜜獾,而且即使遇到了美洲獅和棕熊都不怵。
北美洲“平頭哥”,頭短身肥,頭上一道黑白斑紋,看上去像是社會獾!
美洲獾(Taxidea taxus),英文名American badger,為北美洲特有的大型鼬科生物,屬於食肉目-鼬科-美洲獾亞科-美洲獾屬唯一種類(自己成一科,但和狗獾、豬獾等獾亞科成員不是近親關係),主要棲息在北美洲中部和西南部。
資料顯示,目前美洲獾被分為5個亞種,分別為指名亞種、墨西哥亞種、五大湖亞種、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亞種和馬里蘭州亞種。各個亞種之間除體色和體型大小存在差異外,其他習性特徵基本相同。
和蜜獾相比(平均體長90-98釐米),美洲獾的體型並沒有大多少(總體還小那麼一丟丟),體長為52-72釐米,尾長10-16釐米,體重一般為10公斤左右(雄性最大個體可達15公斤)。
從其外形上看,美洲獾頭短、身材扁平且長又粗、四肢短粗,加上一身蓬鬆的毛髮,看起來胖乎乎的。其中美洲獾最大的一個特徵就是有道黑白斑紋直接從臉部延伸肩背,貫穿了半個身軀。花臉的角兒都不好惹呀……
集一身“高科技”裝備,掘地本領通天!
與獾亞科成員的雜食性不同,美洲獾是高度肉食性的動物,主要食物為草原下的齧齒動物,如草原犬鼠那樣的穴居齧齒目動物,同時還包括鼠兔、鼴鼠、鳥類、蛇、蜥蜴等等。受限於體型因素,美洲獾速度不快,而其食物來源都藏在地下洞穴裏,為此它演化出3個獨特的武器來幫助狩獵——前爪、內眼瞼、感覺器。
先説前爪:
美洲獾的前腿十分強壯、趾為蹼狀、前爪堅硬彎曲,加上扁平的軀體構造,非常適合挖掘,而且效率十足。它們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就給自己挖出一個地下3米深的洞穴作為藏身之所。美洲獾:嗯,我是前驅動的!
其次是內眼瞼,如鳥類的瞬膜。有了瞬膜,美洲獾可以在草原起狂風的時候,阻擋草屑、草籽以及風沙。當然最大的作用還是在美洲獾埋頭挖土的時候,兩隻前爪不斷刨土泥土飛濺時,保護眼睛同時無礙視力。
最後就是感覺器。美洲獾的兩個前腳爪下側分佈數個感覺器,猶如雷達,主要為挖土時感知爪下的堅硬的物體,避免撞傷爪子。舉個例子:美洲獾在埋頭作業時,有時挖着挖着會碰到石頭或者樹根之類的東西,感覺器就會起作用發出警報“危險~危險~危險,即將碰撞”,提醒美洲獾及時調整挖掘方向或挖掘角度。
勇猛好戰,對上美洲獅、棕熊也不慫!
別看美洲獾一副矮矮胖胖的樣子,但實則性情十分兇猛,而且它身上關於鼬科家族的那種“勇猛好戰”的DNA絲毫不弱於蜜獾和狼獾。除了常吃的齧齒動物外,偶爾也會捕獲豪豬、小浣熊、小狐狸、長尾鼬等“打打牙祭”。此外美洲獾的“戰績”也十分斐然!
有圖有真相:
兇過美洲野牛!
懟過赤狐!
搶過短尾貓的獵物!
對上美洲獅也不慫!
面對棕熊也不退!
不愧為“鼬科猛胖子”……
和平頭哥蜜獾“頭鐵”不同,美洲獾還比較“識時務者為俊傑”。雖然也敢硬剛比自身體型大幾倍的對手(美洲獾靠着肉厚牙尖爪利經常將郊狼打得落花流水,但不到萬不得已,郊狼也不會美洲獾拼命),但是對上明知打不過的成年棕熊和美洲獅來説,美洲獾多數情況下會扭頭就逃。美洲獾: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呀!
傳説中的“狼”獾為奸,常和郊狼一起合作捕獵!
而美洲獾最令人驚奇的特點就是:它經常與犬科郊狼搞跨物種合作、一起捕獵,這現象在上世紀90年代得到科學家的證實。
一般情況下,郊狼是獨居的,而美洲獾也是如此。在缺乏植被覆蓋的草原和荒漠環境下,習慣於在草原獨自溜達的郊狼和美洲獾是很難悄悄地靠近獵物的,因此兩者一拍即合。
美洲獾:你有視力、速度,我有“掘地三尺”的通天本領,我們合作吧,七三分賬咋樣?
郊狼:那……好吧!
研究報告表明:“狼”獾組合對於捕獲穴居齧齒動物十分高效,郊狼良好視力能更好發現齧齒類動物,而且郊狼的出現會迫使地面上的齧齒類動物鑽進洞穴裏躲避;而美洲獾能嗅出齧齒類動物的洞穴位置,同時擅長挖掘。它們一個甕中捉鱉,一個守株待兔,彼此都節省了大家時間和精力。數據表明,和美洲獾合作,郊狼捕獲土拔鼠、地松鼠的成功率至少提高33%。
雖然郊狼和美洲獾一起合作捕獵,但兩者並不是朋友關係。本質上還是競爭一頓飯,因此它們並不會分享彼此的食物,而每次只能是其中一個最終吃到獵物。同時兩者的食譜是高度重合、本應為競爭關係,但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二者成了互補的合作關係,因此它們有時也會經常打架、互相攻擊,同時捕獵時默契十足。
素有挖洞藏食習慣,曾花5天埋藏一頭乳牛!
此外一項研究顯示美洲獾非常聰明,會將體型比自己大的獵物埋藏起來。在2016年1月份,美國猶他大學的一個生物學家團隊在研究食腐動物時,分別當地荒漠不同位置留下7具乳牛屍體,並在旁邊設置攝影機,打算拍下山上食腐動物的行為。
沒想意外發現一隻美洲獾竟然花5天時間將重約50磅(約45斤)的乳牛屍體埋了,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它來來回回翻開泥土又覆蓋,完工後還好像露出滿足的微笑。後來團隊再觀察另一隻美洲獾,發現同樣有埋藏大型動物的習慣。此舉刷新了學界對美洲獾活動習性的認識,推測美洲獾這樣做的原因有二:一是將食物保鮮;二是將食物私有化,防止被其他動物搶食。
與此同時,美洲獾埋藏大型動物屍體的習慣,無意間起到了減少疾病傳播的作用,利於生態的健康。
結語:
靠着強悍的掘地本領,美洲獾成了大草原上鼠見鼠怕的平頭哥,對抑制草原鼠害有重大的作用。不過隨着人類活動區域的擴大,美洲獾打洞作窩覓食的生活作風也成了牧場草地的破壞者,因此美洲獾近年來遭到很多農場主的毒殺。
幸運的是,美洲獾的皮毛比較粗糙、質量一般,上不了皮毛商人的法眼。而且自身存有超強的生存適應能力,種羣數量雖近年來稍有下降,但數量暫時無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