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欠王道士一個公道——參觀莫高窟側記

莫高窟外觀

我們欠王道士一個公道——參觀莫高窟側記

莫高窟售票處也是洞窟設計

蘭州到敦煌有旅遊號專列,中間會經過張掖,張掖的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地貌值得駐足,也可以返回時再去欣賞。

我們欠王道士一個公道——參觀莫高窟側記

鐵路線

甘肅省內吃住都比較便宜,敦煌我去過兩次,月牙泉小鎮上有很多比較乾淨的賓館和青年旅社,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2017年11月初,我去了莫高窟。

參觀開放的幾個洞窟,是遊覽莫高窟的規定動作,之後是半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別人都在忙着拍照,我一個人走出大門——我要去尋找一個道士的圓寂塔。

我們欠王道士一個公道——參觀莫高窟側記

塔林

對了,這個人就是王圓籙。

我們欠王道士一個公道——參觀莫高窟側記

王圓籙

1892年左右,王道士因家鄉災荒流落此處,登三危山,發現莫高聖境,感慨萬千,急呼“西方極樂世界,乃在斯乎”。於是他長期居留此地,是藏經洞的發現者,很長時間內也是莫高窟的守護人。

人們知道王道士,大多是因為讀了餘秋雨先生的《道士塔》。在這篇流傳甚廣的文章中,餘先生稱其為敦煌石窟的罪人,他塗毀壁畫、砸碎雕塑,而且貪圖小利,“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

我們欠王道士一個公道——參觀莫高窟側記

洞窟內也有泥塑佛像

翻了很多資料後才發現,餘先生這篇文章是值得推敲的。餘先生欠王道士一個公道!

事實上,王道士到來時的洞窟無人看護,損毀嚴重、淤沙堆積,一片殘破景象。心痛不已的王道士開始四處募捐,然後用了數年的時間來清理淤沙,一個窟、又一個窟……直到藏經洞的發現。“這天早晨,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的門户。一門永久性的學問,將靠着這個洞穴建立。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將為這個洞穴耗盡終生。”是的,在敦煌學的歷史上,藏經洞的發現絕對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筆,而這一功勞非王道士莫屬。

我們欠王道士一個公道——參觀莫高窟側記

藏經洞

發現藏經洞的王圓籙並不像餘先生寫得那樣無知和遲鈍,他明白這些文物的價值,也深知自己的力不從心,他想到了官府。

我們欠王道士一個公道——參觀莫高窟側記

壁畫

於是,這個小個子的道士一次次徒步奔走於縣衙,口乾舌燥之後,帶去的經卷留下,該幹嘛幹嘛去吧。

我們欠王道士一個公道——參觀莫高窟側記

壁畫

王道士仍不甘心,毛驢車裝載上精心挑選的兩箱經卷,再次出發,而目的地是800裏外的肅州,經歷了重重危險的王道士終於見到了道台大人,漫不經心的道台大人翻看後覺得經卷的書法還真不咋地,王道士又一次無功而返。

我們欠王道士一個公道——參觀莫高窟側記

9層樓

一面是各級官府的不作為,一面是重現洞窟輝煌所需的大量銀兩,王道士失望了。1907年,斯坦因來了。這名國際著名的探險家和考古學家憑藉着鍥而不捨的精神和編造的玄奘取經般的宗教情懷騙取了王道士的信任,買走了部分經卷、繪畫。隨後,沿着這條路走來的是法國人、日本人……

我們欠王道士一個公道——參觀莫高窟側記

斯坦因

重新梳理這場浩劫,我們有充足的理由表達憤怒,可如果把所有的怒氣傾泄到王道士瘦弱的身軀之上,實在是有失公允。他將募捐所得全都用到修繕洞窟之上,個人從未花費過一分一釐。他不是也斗膽給老佛爺寫過密報信嘛,還不是照樣泥牛入海?試想,甲午海戰的失敗、八國聯軍的蹂躪,內外交困、民不聊生,風雨飄搖之際的清王朝已是延口殘喘,老大帝國有何能力保護這四海八荒的文物寶藏?

而今天,站在莫高窟大門外放眼望去,參觀的中外遊客絡繹不絕,“敦煌研究院”幾個大字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敦煌,這絲綢之路第一樞紐,伴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高歌猛進,必將煥發其新的青春光彩。在這一切背後,一頭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已經醒來,全體中華兒女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敦煌研究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1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們欠王道士一個公道——參觀莫高窟側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