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美如斯,讓人沉醉其中
青州,一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它山奇、水秀、花香。它的美是“湖光秋月兩相和”的和諧之美,是“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絢麗之美,是“長風萬里送秋雁”的壯觀之美,是“秋風雅荷共疊露”的嫺靜之美。那一幅幅安靜、莊重、深厚的美景,如淡雅恬靜的寫意國畫,給人無限的遐想和回憶。
青州的美在於它的山美。我出生在小城青州,長在小城,離開過小城,現定居小城。伴隨着青州的歲月變遷,見證了小城的沉靜與繁華,品味着小城的質樸與時尚。兒時的我住在煙廠西宿舍,這裏位於小城南部,因為青州地勢南高北低,下雨的時候雨水流經煙廠西宿舍門口嘩嘩地向北流去。我最開心的事,是躺在清澈的雨水裏撿拾形狀各異的鵝卵石。那時的雲門山正在開發中,比較原生態。精美的鵝卵石從山上衝下,我最想撿到那種帶有魚骨的化石,發現其中藴藏的神秘的故事,探索地球悠遠的歷史。最終我沒有撿到那種年代久遠的化石,只是聽説有人撿到過。隨着知識的增長,我明白了在漫長的地殼運動中,海進海退,沉積剝蝕,陷落抬升,地球的內外營力共同完成了地殼漫長的雕琢過程,繪就了今天青州南部連綿起伏的山嶺景觀,地球的萬鈞神力帶來滄桑鉅變,讓我們看到青州美麗的雲駝風景區。它遠山青翠,層巒跌宕,主峯突兀,峯壑崢嶸,渾然天成,雲門壽字,人無寸高,駝山石窟,歷經滄桑。
青州的美在於它的水美。青州的母親河——南陽河,是彌河的一條支流,她中游穿越青州市區,灌溉了青州歷史上光輝燦爛的文化。沿着南陽河向東一路走去,天高雲淡,小橋流水,點點涼亭,果然是“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樓在樹中、人在綠中”的人間美景。不知不覺,沿河進入彌河風景區,可觀朝暉、晚霞、雨景、冬景,還可觀白鸛、白鶴、丹頂鶴、天鵝等稀有鳥類,可以飽覽湖光漣漪、飛瀑磅礴的自然美景,還可以領略兼容幷蓄、海納百川的彌河文化。一幅“悠悠彌河水、濕岸花灘路”的水墨畫卷在人們眼前徐徐展開。
青州的美在於它的花美。盛夏時節,走近古韻風味的荷花灣,放眼望去碧葉連天,荷花似海,微風吹過,送來縷縷清香;綻放的花蕾,在綠葉清水的襯托下,嬌豔欲滴。那一朵朵濃濃的粉、淡淡的紅,蜻蜓俏立荷花的倩影,綠葉相托,池水盪漾,裝點着夏日的風情,再現荷葉田田,花香滿城的美景。
人文古韻,讓人尋蹤探訪
青州之名,始見《尚書·禹貢》:“海岱惟青州”,為“古九州”之一,她在歷史風塵中從容而行。小橋流水的詩意,亭台樓閣的風韻,唐詩宋詞的內涵,賦予小城一種古韻古風。
青州的古在於它的鐘靈毓秀,名人薈萃。青州自西漢以來就是歷代王朝的名城重鎮。在這裏曾發生過許多驚天動地的故事,誕生過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既有叱吒風雲的民族英雄,也有剛直威猛的文官武將,還有成就卓著的科學家、文學家,堪稱卧虎藏龍之地。范仲淹不僅是一位成就斐然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他曾在青州為官施政,後人為紀念這位澤惠百姓的好官,將“後樂亭”更名為“範公亭”。宋神宗熙寧元年,62歲的兵部尚書歐陽修,左遷青州知府,知青州3年,他力抗勞民傷財的“青苗法”,對百姓實施“寬簡而不擾”的執政方針,建立了為後人稱道的政績。北宋名臣富弼任青州知府兩年,不僅受到朝廷的拔擢,而且由於他為民請命,愛民如子,深受老百姓愛戴。為紀念范仲淹、歐陽修、富弼,後人在“範公亭”內修建 “三賢祠”表達對他們的緬懷之情。眾多的名臣賢相使青州的文化底藴中多了一份儒雅、一種大氣,其流風餘韻,一直磅礴至今。
青州的古還在於它遺存古蹟眾多。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曾居青州21年,留下了傳頌千古的詞林絕唱,在範公亭內建有“李清照紀念祠”。“駝嶺千尋”的駝山有為數眾多的石窟造像和“昊天宮”等價值極高的文物古蹟。明嘉靖年間留存的雲門獻“壽”,為中國古代摩崖“壽”之最。清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馮溥的“馮家花園”,是中國倖存的為數不多的“康熙風格”的園林建築。玲瓏山北魏鄭道昭書法題刻飲譽海內外,有元代的清真寺、真教寺,龍興寺窖藏佛像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另外青州博物館珍藏有商代的銅,漢代的玉,北齊的石室線刻,北周的大佛像,南北朝的菩薩,隋唐的石雕,仇英仿的《清明上河圖》畫卷,明萬曆年間的殿試狀元卷真本等兩萬多件文物。我們從這些古蹟中可以感受到青州璀璨奪目的歷史文化和血液中綿延流淌的文明。
古韻悠悠,仿若穿越時空
穿越時空去尋你當初的模樣,“醉美”的青州印記像手紋一樣藏在那街巷的角落、飛檐翹角的老屋、幽深的衚衕、歷經滄桑的青磚青瓦上,曾經商賈雲集、遊人如織的古街在千年歷史中見證了無數風風雨雨,看慣了人世間的冷暖寒涼,當歷史的風雲和歲月的輝煌已然遠去,古街以最自然樸實的狀態融入尋常百姓家的生活,古城青州版“清明上河圖”再現歷史的繁華。
一座城市應當有其獨特的靈魂所在。青州的靈魂就在於其質樸、淳厚的民風,以及根深蒂固形成的文化,古城沒有燈紅酒綠的繁華,但它留住了根,留住了魂,留住了小城青州文化的價值。青州古街北起北關跨過萬年橋,南至偶園街、衞街,黑瓦、青磚、紅欄、白牆,透出濃濃的古風雅韻。古街一派古代建築風格,有高大威嚴的城樓、插着彩旗的店鋪酒肆、古色古香的客棧,也有江南的小橋流水、假山奇石、成行的綠樹。特別是古街中段的偶園,它原是清初大學士、太子太傅馮溥的私人花園,雖規模不大,但園內亭閣棋佈,怪石嶙峋,泉水叮咚,曲徑通幽,竹柏森森,花木隱翳,充分體現着中國勞動人民高超的園林建築藝術。徜徉在古街,恍若時空逆轉,夢迴古代。
夜幕降臨,夜色中的古城古色古香,古樸典雅,古韻悠悠。城門、樓宇、街市、牌坊的燈光相繼開啓,整個古城燈光璀璨,忽明忽暗,色彩變幻,若幻若迷,更具魅力。它既有古代氣息的靜謐和悠閒,也有現代城市的熱烈和奔放,不僅呈現出當年“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盛景象,更主要的是它把青州的文化復活了。
漫步古街,會不經意間邂逅一段歷史,探究出一段幽遠的故事。自從張騫打通絲綢之路後,青州和西域的來往更加密切,到元朝時諸多來自西域的回族商人移居青州,在當時青州城內的東關一帶形成聚居區,因回族人善於經商,回族聚居區就變成非常重要的經濟商業貿易區,逐漸形成了昭德古街。今天的昭德古街由東門街、東關街、昭德街、北閣街、糧食街及其兩側的街巷組成,全長3000多米,它們南北相通,東西相連,形成了連線成片的古建築羣,街道的兩邊多為老店鋪,青磚小瓦古式的木質小插板門,依稀可見當年這裏商賈雲集,遊人如織的繁華。古老的民居和商鋪錯落有致,出檐的樑柱和彎脖的斗拱,古老的窗欞和斑駁陸離的木門,在不經意間暴露了古街的滄桑。古街邊的老房子都排排相對,一家的院門對着另一家的院門,像對偶一般格律整齊。舊日時光的訊息會凝固在記憶的某個角落,那永久飄着香味的香油磨坊,不時傳出叮叮噹噹響動的鐵匠鋪,坐在小馬紮上曬太陽的老太太,在街巷中嬉戲的孩子們,與老街一起陳列在那裏,等待時間的檢閲。
古街除了悠久的歷史,還紮根着無數非遺傳統文化。唐宋四大名硯之首紅絲硯,被譽為“抽紗之王”的花邊大套,不同造型和功能的青州剪刀,還有百年老字號“隆盛糕點”和滿口鮮香的鮮花餅等眾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遺產品;不僅有靜態實物展示,更有現場讓人陶醉的傳承人展演,民間藝術拉洋片、古聲悠揚的挫琴拉奏、靈動有趣的花毽踢演、姿勢多變繩索翻花的抖空竹、樣貌繁多的陶藝和滿族韻味的八角鼓等,讓人感受到青州文化的生動與精彩!
“青山碧水盡相望,熙攘人羣入城牆。街頭小巷走馬車,亭台樓閣飄華帳。”古街的微語,宋城的柔波,落葉的窸窣,秋蟲的鳴唱,桂花的甜香,輕啓秋的韻律;日出日落,沉澱着過往,雕刻着滄桑,輕拈幾許淡雅,在靜美的時光裏,遇見“醉美”的小城青州!
作者:王慧萍
原載《青州文苑》2020年第4期“散文隨筆”
文章部分修改
攝影:王國良、何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