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鍋爐房變藝術空間 免費向市民開放

廢棄鍋爐房變藝術空間 免費向市民開放
兩年前的廢棄鍋爐房,變成了漂亮的藝術空間,遼瀋晚報首席記者 查金輝 攝

30萬根鐵釘“畫出”達芬奇畫;全 部用木屑創作的立體畫;鋼絲揻成的 鏤空雕塑……這些獨特的藝術品都 就“藏身”於居民樓間。

近期,瀋陽市皇姑區出現了一處 “神秘”的藝術打卡地,向市民免費開 放,吸引不少熱愛藝術的市民前來參 觀。

很難想象的是,這裏曾是廢棄的 鍋爐房,經過兩年時間的精心改造, 如今以藝術空間的形式再次亮相。

30萬根鐵釘 “畫出”達芬奇畫像

在皇姑區崑山東路18號,一排居 民樓間,有一處小院。步入庭院,則 是別有洞天:雕塑、奇石錯落,一條青 白石徑直通一棟二層小樓。推門而 入,一件件藝術陳列品撞進視線,觸 發觀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審美意趣。

比如迎面一人高的達芬奇自畫 像,是耗時三年用30多萬根鋼釘在鐵 板上釘制達芬奇畫像。畫作利用雕 塑的創作手法,利用釘子深度不同來 勾勒出達芬奇面部輪廓立體感,在五 官的輪廓與髮際線、鬍鬚、眉目表情 等層次結構清晰可見;還有全部用木 屑創作的立體畫《屑集山》,則利用木 屑的本色和形態,漸變出山景空濛的 意境;用鋼絲揻成的鏤空雕塑,側面 看是大衞,正面卻現出了孫悟空,讓 西方文藝復興的代表與東方神怪世 界的巔峯來了一次破空邂逅……這 些藝術品都出這棟二層小樓裏的藝 術家們的原創。

兩年時間廢棄鍋爐房 變身藝術空間

這裏是知舍藝術空間,佔地面積 1050平米。讓人很難想象的是,這裏 曾是一個燃煤鍋爐房。自 2016 年熱 源併網改造後,就閒置下來,院內堆 滿了雜物和垃圾。經過兩年時間的 改造,這裏華麗變身為藝術空間。

雕塑家、自由設計師夏銘培是地 道的瀋陽人,是這裏的“主人”。他曾 當過“北漂”,也“漂”過廣州深圳。回 到瀋陽後,他一直在尋找落腳點,廢 棄鍋爐房改造項目讓他眼前一亮。 2018年瀋陽市出台了《關於保護利用 老 舊 廠 房 拓 展 文 化 空 間 的 指 導 意 見》,無論是在發展方向和政策扶持 上,都讓他堅定了這個想法。在與產 權方簽下租賃合同後,他花了近兩年 時間,前期投入了近400萬元,對空間 進行整體打造,呈現出如今的知舍藝 術空間。夏銘培説,看到了“知舍”的 成功落地,他的很多藝術家朋友紛紛 來詢問,瀋陽還有沒有類似的地方, 甚至專程來瀋陽考察,尋找新的文創 空間。

“知舍藝術空間的打造,可以説 為閒置老舊廠房再利用‘打樣’,也提 出了一種思路”。皇姑區文體局相關 負責人介紹,近兩年,皇姑區對城區 閒置老舊廠房進行系統梳理和排查, 共清理出12處廢棄鍋爐房,佔地面積 從 400-1000 平方米不等吸引藝術家 入駐,對鍋爐房進行整體改造,並做 為空間的“主理人”,從事藝術創意創 作及文創藝術衍生品的設計開發,就 是一種思路。

打造文化藝術空間 免費向市民開放

夏銘培介紹,“知舍”文化藝術空 間有別於一般美術館的單一性,它是 集特色店創意空間設計、繪畫、雕塑、 陶藝、裝置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 身,讓觀展者有一種立體的藝術視覺 體驗,也為多種不同門類的藝術創作 者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使青年藝 術家們能從各種不同門類的文化藝 術創作中吸聚原創力,從而擴大視 野、刺激感觀、完成對自己的挖掘與 發現。

作為青年藝術家孵化基地,知舍 成立了設計師聯盟,簽約青年藝術家 3 人、設計師 14 人,從事藝術創意設 計、文創藝術衍生品開發和生產,大 到藝術裝置、傢俱,小到服裝、文具等 等品類豐富,部分成品已投放市場。 同時,還與北方版權交易中心平台合 作,建立線上商城,實現文創、運營、 交易、體驗、生產、加工等全產業鏈發 展模式。

此外,這裏還從公益出發,面向 市民免費開放,開放時間為每週一到 週六,中午 12 時 30 分至下午 4 時 30 分。通過官方微信可以瞭解具體預 約免費參觀方式。“目前,在做好疫情 防控相關措施的情況下,我們實行限 人數參觀,並定期舉辦各類藝術展 覽。每天都有藝術系學生、藝術品愛 好者前來‘打卡’,也歡迎更多喜愛藝 術的市民來我們這裏做客”夏銘培 説。

遼瀋晚報·ZAKER瀋陽記者 朱柏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7 字。

轉載請註明: 廢棄鍋爐房變藝術空間 免費向市民開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