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憶是故鄉

最憶是故鄉

文丨朱谷忠

高矮不一的房屋,在炊煙彌散的樹影裏錯落。幾棵濃蔭翳日的榕樹屹立村頭,一灣溝圳從樹旁穿過。一眼望去,便是人們四季耕作的碧綠田野。

最憶是故鄉

那時的房屋,是石砌的基,土壘的牆。杉木或松木做的屋架,上面披滿魚鱗般密集的黑瓦片。房前屋後,不少人家闢有菜園,也會栽下幾棵龍眼樹或枇杷樹。居住在這裏的鄉親,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享受大自然的陽光雨露。讓勞累的心,有了歇息和安撫的去處。

大人們曾告誡我:不要哄瞞每一寸土地,不要虧待每一株莊稼。無論白天還是夜晚,他們總是把心擱在田野上,擱在泥土裏,擱在莊稼中。春寒中的護秧,炎陽下的耙田,秋露時的收割,冬霜裏的挖溝……所有的豐收,寫在紙上毫不費力。若期待穀物的真正“登場”,卻要付出萬般努力。

最憶是故鄉

在我二十多歲時,選擇去省城謀生,繼而成了家。年邁的父母離開後,因雜事羈絆,我便很少回鄉。身在異鄉,時常被喚起思鄉的繾綣情懷。無論是年夜的菜餚、元宵的湯圓,還是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那香香、甜甜、糯糯的家鄉味道,是留在味蕾、印在心中的美好。

如今,記憶中破舊的小屋,已被簇新的樓房所替代。村場也變得寬敞、整潔。一條厚實的水泥路在村裏繞了兩圈,徑直與村外的大公路銜接……

最憶是故鄉

故鄉注重保護生態,疏浚河溝,遍栽果樹。花草復萌,竹林滴翠。當我在村頭漫步、橋上徜徉,或在亭中流連、塘邊沉吟……可以真切感受到每一寸土地呈現的可喜變化。

往事如流水一般過去,故鄉新的生活方式也帶給我一些陌生感。但故鄉人身上凸顯的不畏艱辛、勇往直前的品格,以及他們在新時代裏對幸福生活執着的追求,使我心中濃濃的思念之情,如一隻小船在鄉愁的湖心,犁開一條歸家的路。

故鄉,我會經常回來的!

終審:藺玉紅

審校:李志國 ?劉朱嬰

編輯:胡曉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12 字。

轉載請註明: 最憶是故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