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3月份的一天,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説,只是普通的一天,但是對於臨潼縣驪山鎮西陽村的農民而言,卻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當時,村裏的幾個村人正在進行打井作業,結果在打井的時候,竟然意外的發現了幾個陶俑,和真人大小差不多,雖然比較破碎了,但是仍然可以看出不一般。因為處於文化底藴深厚的古都西安,所以當地的人有着較高的文物意識,在發現這幾個破碎的陶俑之後,立馬就感受到了不一般,猜測該地可能有古墓存在,於是連忙通知了考古部門,就這樣一個看似平常的舉動,卻意外的揭開了世界第八大奇蹟,隱藏在地下2000多年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就這樣重見天日了。
眾所周知,秦始皇陵的規模是比較宏大的,而且在一些資料中也可以知道,就是這簡單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就有着宏大的規模,出土的兵馬俑氣勢恢宏,惟妙惟肖,就像真人一樣。相信有的小夥伴去觀看過兵馬俑,黑撲撲的,並不是很好看,很多人也會有着這樣的想法,如果是彩色的話,相信就更加好看了,這也成為了一大遺憾。但是大家知道嗎?其實這些兵馬俑本身是存在顏色的,只不過因為身埋在地下幾千年了,在剛出土的時候,兵馬俑身上的顏料,遇到了空氣氧化了,就變成了灰撲撲的樣子。當時兵馬俑在出土的時候,因為沒有較好的保護措施,所以當時恢宏的場面,也只存在了一這些現場專家的腦海中,並沒有保留下來。
這些兵馬俑在出土的時候,專家們也是非常震驚的,他們都是按照真人的1:1比例真實打造的,不管是氣勢還是行為舉止,都跟活人一樣,其實就連他們本身的膚色,和身上鎧甲的顏色,都是按照當時秦王朝的人員進行着色的,而這些兵馬俑的原型,據説是秦王朝當時一支強大的軍隊,所以這些兵馬俑在挖掘的時候,並不是單一的顏色,而是彩色的。在兵馬俑公開的一些照片中,就有一尊綠色彩俑格外惹人眼球,相比於其他灰撲撲的兵馬俑,這一尊還是比較漂亮的,更讓人們感到奇怪的是,這尊兵馬俑的膚色為什麼是綠色的呢?很多人也一直存在這個疑問。
相比於其他的兵馬俑,這一尊彩俑顯得格外珍貴,國家為了保護他不受損壞,第一時間做出了這樣的決定,禁止出國展覽。要知道,國內很多文物都是可以出國展覽的,讓人們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古文化,瞭解中國的文化底藴,但是相比之下,一些比較珍貴的國寶級文物,為了保護他們不受破壞,則是禁止出國展覽的,這尊綠色彩俑也屬於禁止出國展覽其中的一個。關於這尊與眾不同的彩俑,專家們也是好奇的,想要一探究竟,為此專家查閲了大量的史書剪輯,在其中也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專家發現在這些兵俑的背後,他們的原型軍隊,似乎屬於混合式人種編隊。在發現的秦二世胡亥的墓中,專家對墓裏留存下來的胡亥的兄弟公主的屍骸,進行了研究,並且進行容貌復原,發現他們的樣貌,有的高鼻深目,有的容貌清秀,有着明顯的白種人特徵,甚至在其中一個妃子的復原圖上,竟然露出了波斯人的容顏。
在這些資料中就可以看出,秦國的時候就已經存在白種人了,而且在當時秦國和中原以外的其他國家,也已經有着廣泛的交流了,這些信息在出土的兵馬俑彩俑身上都得以體現。特別是這個綠臉彩俑,該又怎麼來解釋呢?在傳統的中國古文化中,綠色通常是用來指代黑色,比如説綠鬢、綠顏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可以推測一下,在當時秦始皇下的軍隊裏,不僅有白種人,還有崑崙奴,也就是黑種人。但是這也只是推測,如果放在比較嚴謹的學術下説的話,卻是沒有較大的説服力的。在當時崑崙奴如果要實現人口遷移的話,還是比較有困難的,在航海技術並不發達的環境下,很難會進入中國,相比之下,白種人進入中國就比較容易了,可以從波斯、中亞來到秦朝,而黑種人難不成還要從印度經過緬甸進入中國?
在《史記》中關於秦國的軍工制度有這樣的記載,“以人首為據,依次遞進”,這樣的軍功制度也是符合處於低層下人們的希望,所以説當時的工匠,如果根據這些黑人來燒製通用的話,可能就會依據傳統的綠色來着色,如果是這樣説話的話,所以在秦國出土的兵馬俑中,才會存在綠臉人。當然也有着一些其他的説法,軍隊在行軍打仗中,會在臉上塗上綠色的泥巴,以此來作為偽裝,又或者是,軍隊中也是有無視這一職業的,因為特殊需求也會進行塗彩。但是在當時,因為軍功爵制度的實行,巫師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就算如此,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並未根除,所以才會有代表巫師的綠臉彩俑。
也有這樣的説法,説當時的工匠在製作陶俑的時候因為失誤,所以才會把兵馬俑的臉塗成綠色,但是這個説法是基本可以排除的。眾所周知,秦朝的律法是非常嚴苛的,尤其是秦始皇,對於自己的陵墓陪葬要求很高,當時的工匠不可能冒着生命危險,將這樣事物的兵馬俑入葬。還有這張綠臉彩俑,考古界一直有着各種各樣的説法,但是都沒有得到證實,就連專家也給不出正確的解釋,這張綠臉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秘密呢,對此大家是怎樣看待的呢?
參考文獻:《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