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龍村灣:龍騰千里看龍頭

黃光宏 汪維民

第554期

每當春節期間,建平鎮同慶村龍村灣龍王廟熱鬧非凡,人山人海,旌旗招展,鑼鼓喧天,花炮齊鳴,四面八方的百姓和附近的村民們全家出動,早早的來到龍王廟前的廣場上佔好有利地形,就是想來一觀龍村灣獨特的龍燈表演——龍村灣的舞龍燈表演堪稱一絕。

舞龍燈,作為一種民間傳統文化活動,不僅活躍了節日氣氛,也弘揚了民俗文化。自古以來,民間就有歲末年初舞龍燈的習俗,郎溪境內舞龍燈民俗也非常風靡,龍村灣的龍燈就是此民俗中最傳統、規模大、獨具特色的一種形式,尤其“老龍翻山”等表演是民俗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據龍村灣《龍堂記》載:明代時天降龍於此,所以稱為龍村灣,村裏奉為神龍,連年祭拜。據説清朝中葉安慶移民到龍村灣時扎草龍,至清末民初達到階段性高峯。村中有“黃”“劉”兩大姓,普通百姓黃家玩的是草龍,富甲一方的劉家玩的是布龍,但是劉家一直添的是女孩,很想要添個男丁,延續香火。就跟黃家説好,如果請黃家的草龍到劉府玩一下,保佑劉家添個男丁的話,那就花錢幫黃家扎布龍,説來也巧,神龍真的讓劉家添了男丁。從此,龍村灣的兩條龍,就都成了布龍,一條老龍、一條小龍,世代相傳。

龍燈,由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組成。製作一條龍燈,最難的部分也就是扎龍頭。

龍村灣的龍燈是一直以來都是由本村村民自己動手扎的,而龍村灣“扎龍頭”這門手藝,一直是由王姓家族世代傳承的。扎龍頭的傳承人王明發,從他的爺爺開始就扎龍頭,現如今,他的叔叔、他的兒子都在扎龍頭,這門技藝現已傳承到了他的兒子手中,算起來至少已經是第四代,至少有100多年了的歷史了。今年49歲的扎龍頭傳承人王明發介紹説,他的祖籍是河南人,“一擔稻蘿下江南”,祖輩們跟隨着移民的潮水輾轉來到了這裏——龍村灣,發現這塊灘塗土地肥沃,於是便在此定居。那時候老郎川河曾繞村而過,龍村灣村內大部分是由安慶、河南、湖北移民過來的,以安慶人居多。村內以黃、王、劉、李姓為主,他們把原居地文化和本土風情相結合。在紓國難、祈太平、求福祉、尋庇佑等宗旨下,衍生了一批民俗文化,龍村灣龍燈就是其中之一。

王明發的爺爺年輕時就學會了扎龍頭,於是就將這扎龍頭的手藝一代一代傳授,一直傳承了下來。他家扎龍頭從不以盈利為目的,還經常義務為周邊村扎龍頭,他把扎龍燈頭作為一種崇拜和敬仰。王明發,從小潛移默化地跟隨父親、叔叔學“扎龍頭”手藝,在這一帶算是小有名氣。如今,又傳授給了自已的兒子,這樣也就讓龍村灣這一特色龍燈世代相傳了。

龍燈的長短取決於“龍身”的數量。龍村灣的龍燈,老龍平年是12節,閏年是13節,小龍是9節。一條完整的龍燈,只要用一塊長綢布將龍頭、龍身和龍尾三部分相連,就算大功告成。龍身、龍尾比較簡單,一般的村民自己都會扎。最難的工序就是扎龍頭,龍頭的工序繁複,不是專業人士幹不了,而且工序都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龍頭紮好後,整條龍由村民們共同來完成。龍村灣每到臘月小年一過就開始扎龍燈,外出務工的村民也都相繼返鄉,都自覺地參與到扎龍燈的工作中,感受龍燈文化的洗禮,純潔了鄉風、民風。

王明發介紹説,扎龍頭分劈竹篾、扎粗坯、裝燈飾、糊紙、上色等工序,接下來是給龍化妝,扎龍鬚、鑲牙齒、裝口珠、插花掛燈等,還要在龍頭的兩邊分別插上六面顏色不同的彩旗,上面繡着“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恭喜發財”等吉利詞語,祈求來年全村平安吉祥。龍身、龍尾大家一起上來幫忙,3-5天的功夫,一條栩栩如生的龍就紮好了。王明發介紹説,他扎的龍頭舞起來的時候龍嘴、龍眼、龍鬚等活靈活現,更加的逼真。以前龍的龍鱗是一片一片貼上去的,而如今是用彩筆畫的,龍身裏面的蠟燭,如今也用小燈泡代替了,在明亮的燈光映襯下,龍燈顯得更加威武,猶如真龍出世。

龍燈紮好後,還要鄭重其事地按照傳統儀式進行點光。點光場面十分壯觀,首先要設好香案,立牌位,書敇封龍王之位,準備好在村內捉的一隻活公雞,一碗清水,香、表、炮,火銃、一隻新毛筆等。隨着傳承人“神龍點光”的口令,點光開始,奉香燒表,鞭炮齊鳴,火銃12響,傳承人取公雞冠上的血滴於清水碗內,然後用毛筆蘸碗裏雞血給龍點光。此時全場肅敬,傳承人執筆蘸着雞血水,一邊點一邊口中吟唱,眾人和:點點頭光,福佑萬方;點點眼光,眼觀四方;點點耳光,耳聽八方;點點鼻光,鼻聞清香;點點嘴光,嘴吃豬羊……。點光儀式結束,鑼鼓響亮,喇叭鞭炮齊鳴,火銃響徹雲霄。

此時龍燈猶如真龍附體,經點光後大小兩條龍對舞,拜四門,然後到大河邊起水,寓意老龍東海得道而歸;同時大小龍拜揖當方土地,繞村一圈,名叫‘打箍’,寓意全村團圓,村泰民安。然後回到龍堂,安放牌位,眾人焚香叩拜。而每到二月二龍抬頭之日,要送老龍上天,所有參加玩龍的人員必須到龍堂焚香,鳴炮奏樂,火銃三響請出大小龍,拜四門,並將所有玩龍故事重複一遍,然後到河邊將龍頭燒掉,寓意老龍昇天。然後眾人將龍燈倒拖回龍堂存放;龍珠則有剛結婚的夫婦領回家供奉,祈求來年吉祥如意,喜得貴子。

龍村灣龍燈故事性全,傳統性強,玩技獨特,能將傳統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融合,並與當地風土人情加以提煉,進而創新它、傳承它、發展它,使之成為積極向上的、健康的吉慶文化。

龍燈表演有幾個傳統的項目是必不可少的,如“老龍翻山”“蜻蜓點水”等。

“蜻蜓點水”是將5條長凳擺放四直一橫,再用一木盆盛滿清水放在橫凳前,內放硬幣數十枚,盆後放一木桶。擺放完後,龍燈在場子中間先開四門,然後邊遊邊舞,遇山過山,遇水趟水,遇板凳跳板凳。遊舞數圈後,龍珠引領,老龍從後至前慢舞慢上,待龍頭大舞至橫凳上時,整個龍身收縮靠攏,舞龍人都要上板凳。此時玩龍珠人雙腳分開,退蹲在木桶上,邊舞邊將水盆裏的硬幣摸起來含在口中,事後將這些硬幣分發給小孩,據説可驅邪避災。玩好跳下水桶,將水盆推到橫凳下,老龍跟着下凳,整個龍身倒映在水裏,在燈光的照射下非常美麗。

“老龍翻山”這種玩法最為壯觀,難度最大。玩龍燈的13個人要配合默契,動作一致。龍村灣龍燈玩老龍翻山可謂是風靡十鄉八里,無與能及。“山”的設置是24張方桌,方桌都是村民自己家的,按6、5、4、3、2、1等差疊加成山,最上一張桌面上置一方凳作為山的頂峯,專為龍頭設置。整個“山”高達6.5米。桌子兩頭一頭擺4條板凳為上山方向,一頭擺兩直一橫為下山方向;龍燈上山前要繞場三週,開四門,邊舞邊攀登高峯,拾級而上。當龍頭大凳上頂峯時,也是龍燈舞到了最高潮、最精彩處。此時鑼鼓鏗鏘,喇叭聲急,鞭炮齊鳴如爆豆,火銃轟鳴,煙花空中飛舞,一片萬紫千紅,火樹銀花。老龍猶如騰雲駕霧般,煞是熱鬧壯觀,令人震憾。接着小龍再上山,老龍舞滾龍接應。待小龍下山後,老、小兩條龍再玩“二龍戲珠”。

龍村灣的火銃非常神奇。火銃是由龍村灣請人專門定製的,火銃上有個木鞘,裝上火藥可以打好幾百米遠,從來沒有掉下來打到過人,聲音巨大,震耳欲聾!所以被村中的人稱為“神銃”。“神銃”也是隨着龍燈產生的,據記載也是產生於明代。“神銃”震耳欲聾,每當神銃響起,村民都捂住了耳朵,緊盯着衝上雲霄、煙花璀璨的神銃。目前這種火銃因為危險,已經很少有人用了。

龍村灣的舞龍者一代一代手把手的相傳,已練就了紮實的舞龍本領,龍燈會的會長黃光榮表演的“老龍翻山”和黃大宏表演的“蜻蜓點水”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龍隨珠轉,看上去“青龍入海”,翻江倒海,騰雲駕霧,巨龍張着血盆大口,鼻子翹得老高,兩隻銅鈴般的圓眼,放射出白光,盡顯龍的神氣和威武,如活得一般。

龍是中華民族的化身,人們對龍情有獨鍾,千百年來,龍在炎黃子孫心目中有着至高的尊貴地位。我們華夏民族在幾千年發展過程中,創造出“龍”這一形象,將它作為民族神聖的標記和符號,對龍具有特殊的感情。自古以來,人們想象雲中和海中都有龍,舞龍是為祈禱龍神,保佑風調雨順,四季豐收。在一年之首舞龍燈,不僅能振奮民族精神,還包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庇佑鄉鄰保平安,五穀豐登歌盛世”。

製作:童達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11 字。

轉載請註明: 郎溪龍村灣:龍騰千里看龍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