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一刻:場景或情境 及其所創造的

  這篇文章解答一些困惑,例如:如何理解畫廊裏的垃圾?法餐為什麼看起來很貴?深夜食堂裏的人們為什麼喜歡傾訴?跨媒體的內容為什麼失敗?因為,情境就是內容(Context Is Content)。“場景-情境”主題與之前的“人格面具”(persona)構成姐妹篇。

  寺廟為物品開光;當代藝術館給展品開光;高級商場櫥窗,為鞋子、衣服開光。如何將方便麪製成一道法餐?選用大且美的白盤子,輔以大膽的色彩、線條。我們吃的不是方便麪,而是一個情境——也是場景、上下文。

  情境就是內容(Context Is Content)。

  場景是舞台,而人是演員。本文探討特定“場景-情境”與需求心理的關係。

  前不久,來自灣區的17歲青年Khayantan在舊金山現代藝術館(SFMOMA)的地板上放了一副眼鏡,觀眾將他的眼鏡當成藝術品,紛紛圍觀拍照。而這一現象發佈後又被社交網絡廣泛轉發傳播。

  談到場景-情境,這個放眼鏡的“行為”具有啓發性。作為日常用品的眼鏡出現在當代藝術場景中,獲得了關注和過度解讀。我們從這個案例看到,特定情境怎樣為人或物賦予意義。這就是“場景-情境”的力量。

  小世界:彼此聯通,相對獨立

  場景,是影視劇的表演時空,是小説、戲劇中人物的舞台。薩特相信:我們人類“首先是情境中的生物”,“因為情境塑造了我們,決定我們未來的諸多可能性,我們便不可能獨立於它而存在。” 在社會學領域,“場域”(field)是有特殊意義的範圍。梅羅維茨(Joshua Meyrowitz)“媒介情境論”的核心觀點是:每種獨特的行為依賴一種獨特的情境,而電子媒介促成了許多舊情境的合併。

  如果生活是一場大型表演,人們在場景-情境中獲得身份以及角色準則。場景與情境,是彼此聯通,又相對獨立的小世界。

  我們在談創新的時候,起點是用户(persona),更是場景-情境(參看《看,那多變的假面——Persona與生活中的表演》)。場景-情境賦予行為意義,將用户的潛在慾望塑造成具體化的需求。

  看得見的場景

  為什麼“深夜食堂”讓男女老幼傾訴心聲?

  在安寧、狹窄、流動、舒適的氛圍中,在這樣的庇護所,“夜歸人”產生了傾訴的願望。

  為什麼學校中秋篝火晚會常常能告白成功?

  黑暗中的篝火,孕育浪漫的需求,節慶的感覺會加劇我們的孤獨感。因此,推動了“在一起”的可能性需求。

  看得見的場景,通常由空間、人、視覺、聽覺、規則等組成。請各位想象以下特定場景的規則與氛圍:

  萬人英語大會——大聲説出來,讓英語成為一種信仰

  的士高舞廳——在律動中釋放自我,狂野變身

  藝術品拍賣會——氣氛熱烈,看起來都是專家,不過不知道藏着多少個托兒

  古鎮遊的紀念品一條街——不知不覺買了很多東西,也許回家都不會多看一眼

  崔健演唱會——當年的反叛之聲,成為了一代人的集體懷舊合唱

  所謂“現場”的意義在於“現”與“場”。“現”,是時間——當時、當刻。“場”,意味着空間——領域和地點。

  在現實中營造場景-情景,就是“造境”。包含了空間、燈光、聲音、色彩,還包含人的行為規則與主題。

  “情境喜劇(situation comedy)中的共用環境(公寓、咖啡店、辦公室等),如同戲劇實驗室,引發衝突。而旅遊的實質,也是用改變場景(時空)的方式,調動人的感官好奇心。

  在場景中的用户,與情境互動,孕育、改變着需求。

  虛擬的情境

  在《即將到來的場景時代(Age of Context : Mobile, Sensors,Data and the Future of Privacy)》一書中,“Context” 既是數字媒體中的“用户場景”,又是用户行為的“情境”和“上下文”。

  微博、知乎、豆瓣、貼吧、微信、天涯等不同社交平台,在不同的平台,用户行為、反饋完全不同。想象一下:同樣的圖文,在不同場景下命運完全不同。

  百度“李毅吧”註冊人數超過2500萬,具有代表性的羣體惡搞、吐槽,成為重要的數字惡搞文化的輸出平台。

  快手apps,呈現了更日常化的中國圖景。在這裏,可以看到操練螳螂拳的青年、炒辣椒的少女、非洲修鐵路的工人、動物園飼養員、鄉村跳舞隊……出現了競賽一般的場景效應。

  在“網易雲音樂”的音樂評論區,吐槽現象越來越少,反而大量出現了情感回憶與感情訴説,這也是社羣情境所帶來的規則效應。

  媒介就是場域,就是情境。不同的場域有不同的共謀。在不斷的交互之中,形成了所謂媒介文化的事情。這是場景的生態學。

  用户根據趣味和功能選擇了社羣-場景。反過來,社羣的氛圍、構造、規則定義了用户。

  消費文化的場域

  廟宇為物品開光;當代藝術館給展品開光;在高級商場櫥窗,為鞋子、衣服開光。離開場景,鞋或藝術品,都不如擺在櫥窗裏好看。“好看”的價值感,是特定場景-情境下的心理效應。

  年末的各種節日粉墨登場。無論是萬聖節還是聖誕節,在中國孕育了很大的消費潛力。每個節日都是舞台,都創造了場景。場景化的商品,相互配套。第一次購買,就啓動了新的場景。西服,啓動了襯衫和領帶。指甲啓動了眼影。身體,就是場景。廣告文案宣稱:“三日不購物,便覺得面目可憎。”

  附着幻想的消費品,也是建立情境的魔力物。

  百事可樂的典型場景是年輕人的聚會。

  可口可樂在中國的典型場景是過年回家。

  萬寶路的典型場景是廣袤的西部和孤獨的牛仔。

  消費文化本身不僅生產商品,還生產消費者。購物,既想象了需求,又能夠快速反饋,滿足需求。

  從大處而論,文化是場景。它需要把一切內化,把不協調的部分整合。

  在關於波士頓的文章中,我寫過以下文字:“不同城市的味道聚集不同的人,催生不一樣的野心。紐約説:你要更時髦,賺更多的錢。洛杉磯説:你要成為明星或名人。波士頓的聲音是獨特的:若想成為贏家,既要保持謹慎,也得增加活力,若要走得更遠,你的心靈與智識需要同樣強大。”

  國家、城市是一個場景。因文化場景而產生了內部規則。

  談需求不如談場景

  9.11事件發生以後,面對驚恐的美國民眾,總統布什説:“回去購物吧!(Back go shopping)”購物的人民,果然更有安全感。作為世界聞名的數字化消費場景,“雙十一”製造無數購買需求。因此在這裏,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何為需求。

  馬爾庫塞在《單向度的人》提出“虛假的需求”概念,他將人的消費需求分成兩種:基本的需求,與過度需求。他認為:在滿足基本需求之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利用大眾文化,不斷製造過度需求,讓人們疲於奔命地購物。

  然而,什麼是真實的需求,什麼是虛假的過度需求?

  人民需求新款手機?還是需求第1001件上衣?單反鏡頭是真需求嗎?換一輛新車?需求小孩參加課外輔導?熟練背誦經文?逛動物園?

  人類好像需求一切,又彷彿什麼都不需要。一切都可以被稱為虛假需求。但一切所謂的虛假,又那麼真實。

  每個人都是演員,然後再抽身出來,在第三者的角度反思:我這樣的需求是否意味着幸福?

  我們需要用“行動-反饋”、“需求-獲得”取得人生的意義感。

  不安的慾望持續流動,進入不同的場景模子中,熔鍊、成型。

  當我們談論需求到底在談論什麼?

  克里斯?安德森論述過“羣體加速創新”(crowd-accelerated innovation)三要素:人羣、聚光燈、渴望。三要素構築了“場景-情境”。在數字的年代,聚光燈——就是場景-情境。用技術實現舞台效果,人羣的連接賦予persona以價值感,最終調動“渴望”——用户的需求。

  因此,理解情境,才能真正理解需求。

  從情境出發的創新

  結合場景推動創新,是值得再次強調的創新設計路徑。

  在觀察環節,真正的洞察不會在常規提問中產生,洞察往往來自對場景與人的關係提煉;在創意環節,單一創意不見得奏效,考慮到場景、情境,場景化創意更有效果;在測試環節,場景化測試尤其重要。在模擬的場景化環境中,用户的反饋更真實。

  先有場景,後有可能性。需要從場景入手,思考隱藏的需求。

  (1)理解場景

  從挖掘情境特徵開始理解場景,並思考基於場景-情境,嘗試制定創新策略。

  例如,不同的媒體——電視和手機,從根本上提供了不同的場景規則:內容、聲音、節奏、故事、動作等均受到情境的制約。專業人士明白,跨媒介內容的移植失敗,問題大多出現在對場景的理解。

  再比如,生活的場景化觀察,同樣有助於情境洞察。在廁所裏的閲讀和手機遊戲,看起來不起眼,卻藴含着巨大的機會。

  生活中的每個行為都有可能構成場景。比如,第一次打開商品的包裝盒。蘋果公司(包括最近的錘子手機),格外注重用户打開包裝盒的體驗,都進行了細膩的設定。

  (2)創造場景

  孫悟空用金箍棒在地上畫圈兒,這就是所謂的“結界”。

  設計思維工作坊的方式,也是在“結界”,設定一個“場”。從界外看裏面的人,覺得可笑。界內的人,玩兒得理所當然。甚至羞於表達的人,也會換上新的persona面具,做一些“幼稚”的行為。

  創新產品自帶場景。在隨身聽誕生之前的歲月,音樂發生在固定的地點。隨身聽和耳機,創造了新場景——我們可以帶着音樂走路。大都市裏湧現出無數自我的獨立音樂王國。

  最近我們談論IP,也可以將成套的舞台、角色做成場景-情境的入口。比如最近風靡的line friends store,就是用場景-情境轉化的線上線下的全套體驗。

  在教育界,場景化學習也漸漸成為共識。場景-情境比單純的知識更重要。因此我們要進入真實世界,進行探索式的學習。

  (3)場景衝突

  當杜尚將小便池放進畫廊,就對畫廊場景規則挑戰形成挑戰。本文提到的加州青年在畫廊地板上放自己眼鏡的行動,就是對杜尚語境思維的模仿。

  村上隆在巴黎凡爾賽宮展示他的卡通雕塑。郭德綱穿時尚服裝,同樣是場景衝突。中興百貨的廣告中曾宣稱:“到服裝店培養氣質,到書店展示服裝。”這文案之中包含的洞察,也旨在挑起場景衝突。

  不屬於情境的元素進入了該情境,製造了戲劇性,也呈現了創意的價值。

  因此,場景衝突的不和諧,更值得被創新者關注和利用。

  總結:上下文中的人

  用户選擇了場景-情境,場景-情境同時塑造了用户。

  人民的各種需求,都誕生於特定的場景-情境。通過對話-互動,場景助推(nudge)需求。看不見的數字化場景,跨越地理、物質、時空。而社羣化的虛擬場景,是我們時代的奇觀,也是真正的生產力。

  宗教建築賦予祈禱神聖性,T台則賦予時裝以正當性。場景-情境,在斟酌上下文之後,建立了用户行為意義的共同體。商業品牌在謀劃情境;用户,在場景中,尋找意義感、愉快感。當代創新的前提是營造一個信仰化的助推體系——準備各種盤子,設計一道法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325 字。

轉載請註明: 豆瓣一刻:場景或情境 及其所創造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