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海灣狹長,酷似一支銀釵,被當地人稱為“一條海”。
這裏物種豐富,為陸地上的人們提供了種類繁多的食物來源。
這裏藏着許多有趣的故事。這裏就是萬寧市東澳鎮的老爺海。
酷似銀釵人稱“一條”海
作為萬寧的第二大潟湖和小海,老爺海總面積共9.8平方公里,灘塗面積約1.2平方公里。老爺海形狀狹長,酷似古代女子別在髮髻上的一支銀釵,故當地人給了它一個十分妙的稱呼——一條海。
吸引人的故事,會讓人對一個地方有着更深一層的理解。而老爺海,就是一“條”有故事的海。
關於老爺海的形成,科學家理應是最有權威的解釋者,但對於那些遊人們來説,倒更願意聽聽那些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當地傳説。傳説老爺海的形成,與一位龍女有關。南海龍王的女兒遊天宮路過萬寧後海時,不慎將自己髮髻上的銀釵掉了下來,轟然震裂地表,陷塌成這條鴻溝,溝之末端連接着南海,海水湧入,遂成海灣。
老爺海得名的背後,也藏着一個有趣的故事。對此,東澳鎮文化站站長楊俊新最為了解。他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傳説,原來在老爺海捕魚的周邊村莊,主要有龍保村、新村和龍山村、東澳村等。村民到海灣捕魚時,經常會因為海區的歸屬、撒網的先後、撒網的深淺等問題產生矛盾,發生糾紛,甚至引發械鬥和訴訟。
有一次,雙方又發生衝突,將訴訟官司打到了州府衙門。州府的知州官老爺傳來各方人等對簿公堂。聽罷雙方各自的陳述後,州縣官老爺覺得雙方説得都在理。他們之所以如此發生衝突,實際是因為海域歸屬不清所致。倘若將其歸屬劃清,便可以從根本上斷其長爭之源。如何才能做到斷之有理?做到雙方都能誠服?在經過一番權衡後,這位官老爺眉頭一皺,鎮堂戒板一拍,繃着臉嚴肅地説:“這海灣不是你們龍保村和新村的,也不是你們龍山村和東澳村的。是我們萬州的。州縣裏是本官老爺做主,所以是我老爺的,是老爺海。老爺海由本官老爺來安排。你們各方人等聽好,以後到海灣捕魚,龍山村和東澳村的村民可以也只能用一些簡易的捕魚工具在你們的近岸淺水處,抓點小魚蝦、摸點螺蚌來當菜餚,不能造船織網到水深處捕大魚。因為你們有田有地,要以農為本,勉力耕種。龍保村和新村的村民,沒田沒地,以漁為主,可以在近岸淺水邊捕魚,也可到深水處撒網。日後,各方要各守基本,各得其所,互無逾越,互無侵擾。倘有違者,本老爺將嚴懲不貸,決不姑息!”
這位官老爺的判決,讓爭執雙方的糾紛得到解決。於是,人們便將此海灣稱為“老爺海”。海灣周邊的村莊還流傳着歌頌這位官老爺的歌謠:“老爺海,老爺海,不上租,不上税,捕魚市價老爺買。倡廉清風人人愛,為民辦事不貪財。”
樸實如漁民的老爺海
“阿妹誒,要租船出海嗎?我們老爺海可漂亮了。”剛到海邊,一位中年漁夫便站在船頭大聲問道,用竹子編織的斗笠下,一張黝黑的臉上掛着樸實的笑。若遊人問起租船一趟多少錢時,這位漁夫便不好意思地擺擺手道:“我也不好説多少錢,出去一趟你看着給吧,反正不要讓我虧就行啦!”
這樣的樸實和熱情,在老爺海所養育的東澳人身上處處顯現。而老爺海也是如此,沒有波瀾壯闊的海面,沒有一望無際的蔚藍,它只是靜靜地,樸實得如一位海邊話語不多的漁民。
到老爺海,租上一條小漁船,便可暢遊無阻。漁船十分簡陋,戴着斗笠的船主雙腿一叉站在船尾,手裏掌控着方向杆,馬達轟鳴,推着小船破開如絲的水面,翻開層層雪白的浪花,一路向前。
老爺海的水面平靜,泛着淺綠。大大小小的漁船、一個個箱養着海鮮的小魚排、一張張撒開的青衣大網……老爺海周邊的人們,是勤勞的。在老爺海里,不時會有一根根小木樁圍起的小圈,這裏面養殖着萬寧人最愛吃的海菜。不時有叫不上名的小鳥停在木樁之上,還未來得及讓人細細觀賞,便嗖地又飛向遠處。
緊挨着老爺海的神州半島上,又是另一派新的景象。從海面望去,挺拔的棕櫚樹在本地樹種中顯得尤為突出,寬闊的大路邊上立着白色的燈杆,偶爾有車飛快駛過。一座巨大的橋樑把被老爺海分開的陸地連接了起來,在這座極具現代感的橋樑不遠處,一座黃色的小橋顯得有些落寞,橋身上佈滿青苔,灰色的細裂痕裏伸出時間撒下的滄桑。
“在神州半島的這座新橋建起來之前,島上的人們都是依靠這座小橋出島的。”作為土生土長的東澳人,楊俊新對這座幾近廢棄小橋的過去十分了解。
隨着愈加靠近大海,老爺海的顏色也逐漸由淡綠轉向淺藍,兩邊的景物,也由蒼翠的山嶺換成了高樓大廈。不斷有更大的漁船經過,他們將駛出老爺海,向着大海前行捕撈。
饋贈美食的老爺海
對於當地人來説,老爺海是萬分慷慨的。
由於老爺海沒有江河水流入,是鹽度較高的鹹水港灣,獨特的海水環境也讓老爺海擁有近海多種捕撈資源品種。
“過去的老爺海周邊全是紅樹林,物產更加豐富。以前進老爺海邊上的村莊都得脱鞋,因為到處都是海水退潮之後露出的灘塗爛泥。主人一看客人到了,便馬上舀水給客人洗腳,然後拿上網兜出去為客人抓魚抓蝦,很快便有了一頓美味佳餚。”楊俊新回憶起幾十年前的老爺海。
老爺海著名的海鮮,也為當地的魚排造就了好生意。隨着神州半島的開發,這一帶的海鮮魚排也越來越為食客們所知曉,幾乎每天都會迎來賓客滿棚。
除了海鮮,老爺海還產出了另一種新的美食——東澳鵝。
“你看,那些就是東澳鵝了。”指着遠處紅樹林邊上的一羣羣白鵝,楊俊新介紹道,以前鵝是不能用鹹水養殖的。但是這幾年在老爺海這一帶,有農户嘗試在內海里養殖白鵝,竟然收穫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如此養殖出來的鵝肉,比普通淡水鵝肉還要美味許多。這些生活在海邊的白鵝,平日以海藻、稻穀、紅樹林的樹籽等為食,肉肥卻不粗糙,味道還十分醇香可口。
如今,周邊的很多村民都開始以養殖東澳鵝為生,這些白鵝每天源源不斷地銷往萬寧乃至全省各地的餐廳,為食客們呈現出味道香甜的鵝肉。“除了和樂蟹和東山羊,現在東澳鵝也開始成為萬寧新的美食名片了。”楊俊新笑着説。
文/符王潤 陳循靜 圖/張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