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流落海外的中國玉器,真精美!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休閒

對於中國人來説,玉有着無比重要的地位,有些甚至比黃金和寶石都要珍貴。
今天就與大家共同欣賞一下國外博物館館藏的玉器精品。
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館

打開APP,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琮 東周 高3cm
東周墓葬中很少出土玉琮,出土的寥寥數件大多刻有花紋。這個玉琮體積較小,可能是新石器時代製品,四周刻捲雲紋則是東周時期加琢的。

牙璧 公元前20世紀—公元前15世紀 直徑13cm
史前製作的玉器,目前都沒有太多證據證實它的製作意圖。也許是為了象徵地位,也許這個圖形就是當時的圖騰——太陽或月亮,也許……

四靈環 東漢 直徑15.6cm
這一雕刻着四靈紋的玉環是當時道教儀式中的禮器。

鳥形佩 公元前12世紀 高3.8cm
很顯然,它是一隻鳥。看它圓滾滾的外形,更像是麻雀。但實際上,它是鸚鵡。
高冠鸚鵡形佩 公元前12世紀 高9cm
這也是一隻以鳥為原型的玉器,與上面那隻同一時期。
它是什麼鳥呢?
嘿嘿……還是鸚鵡,而且是高冠鸚鵡。
冠部陰刻很多直線,正面和背面都刻了回紋。玉色純淨,幾乎沒有雜質。佩的表面遺有硃砂。雖然與上面這隻鳥形佩都是商代典型的飾物,但它們的做工和風格完全不同。

穿花龍圓形飾 16世紀 直徑11cm
這塊玉佩無論從做工的複雜程度還是樣式,都透露着它的誕生時代——明清時期。這個圓形透雕玉雕工精細,繁而不亂。其背後有四對牛鼻穿孔,説明它是一個鑲嵌飾件。
玉佩

花囊 道光時期 高7.5cm
根據《養心殿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道光帝曾拿出白玉囊一件,命工匠在其口上刻“慎德堂制”,可見這個花囊是御用的。

爵杯 17世紀 高8cm
此杯造型乃仿西周時期的飲酒器,青銅爵前邊倒酒的一端稱為“流”,另一端稱為“尾”,而這隻玉杯只有“流”沒有“尾”,是當時匠人的創新之作。
哈佛大學博物館

1928年,洛陽金村的一座戰國中晚期大墓被當地村民發現。由於戰亂原因,大墓未得到很好的保護,導致古董商和盜墓賊在這裏盜掘了整整六年,出土文物大部分都流向了海外。其中的玉器部分基本由美國收藏家温索普收藏,其後他又將藏品捐贈給他的母校哈佛大學,現常展於哈佛大學佛格博物館。

圓雕青白玉卧牛,商晚期

玉鳳鳥佩,戰國

碧玉螭龍帶鈎,戰國

西周時期雙鳳銜耳玉杯

玉跪人

春秋龍紋玉柄

春秋龍雲紋玉柄


戰國早期玉佩

鏤空雕龍雙鳳玉璧

戰國早期龍鳳紋玉佩


戰國中期玉璧

戰國婦女玉人

戰國晚期-西漢早期 同心圓龍鳳鏤空雕玉璧

獸形玉佩(戰國晚期)


西漢獸首雲紋玉耳杯
大英博物館
看完了以上兩個相對小型的博物館中的館藏中國玉器,咱們再來個重頭戲,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也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海外博物館,多達2.3萬件。

虎形垂飾
東周末年或漢,公元前3-2世紀
漢,公元前3-2世紀
清,18-19世紀
該虎形垂飾與廣州南越王墓中發現的一枚垂飾相似。
1902年成書的《考古圖》主要著錄當時宮廷及私家的一些古代銅器、玉器藏品,人們從該書中發現了受該類型垂飾設計影響的物品圖案。

裝飾配件
東周或漢初,公元前3-2世紀
漢,公元前1世紀-1世紀
這個隆起的圓形飾板下有一個青銅鍍金底座,上面刻有一條龍及類似老虎的生物形象。這個飾板可能曾經被固定在某些如今已經消失的有機物或者金屬製品上。

葉瓣盤
元或清,13-14世紀
該玉盤形狀由黃金或銀質容器的形狀發展而來。

翡翠箭瓶
伍爾夫家族借展
古代投壺遊戲,即用箭投酒壺。該翡翠瓶就是投壺遊戲中壺的縮小版。

白玉對碗
明-清,16-18世紀
這兩隻白玉碗雖然沒有過多紋飾,但在燈光的照射下,試問誰能比他們更奪目?

玉劍飾
東周、秦漢,公元前4-1世紀
古人認為,在劍上裝以玉配飾,可以將金屬武器的力量與玉石的能量結合在一起,幫助抵禦死亡與腐朽。劍的配飾可分為劍首、劍格及劍珌,這些物件不但有裝飾作用,還能保護劍鞘不被劍所刺破,同時又能將劍鞘固定在腰帶上。

佛手
明末或清初,17-18世紀
佛手是一種植物。之所以被叫做“佛手”,是因為它的形狀猶如佛的一種手印,食指和小指指向上方。

宮廷頭飾與髮簪
頭飾
宋或金,12-13世紀
明,15-16世紀
該頭飾刻有四條龍的形象,以精細的淺浮雕工藝表現。頭飾上有孔,可插入髮簪固定於髮間。
通常只有在重要場合,文武官員才會佩戴類似的頭飾。該展品可追溯至明朝末年,類似的頭飾相當稀有。

玉容器及玉杯
明,16-17世紀
該容器狀似一隻扁花瓶,器身刻有饕餮紋或神獸紋,瓶頸兩側有螭龍形象。容器仿製周朝的青銅容器而成。

鑲金邊玉杯
約1700年
清前50年(1644-1911年),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清宮中所藏的莫卧兒玉器都是這一時期收到的貢物,然後中國工匠又參照原物進行仿製,這件玉杯就是其中之一。

玉章
中國人相信來世是今生的延續,因此去世時將自己的印章帶走能夠保證來世還能享有今生的權力。

莫卧兒風格玉碗
清,18世紀
這隻又薄又帶有花紋的玉碗,從外觀上很好辨認,確為“痕都斯坦玉”無疑。

方彝(青銅禮器)及帶蓋容器
商,公元前12世紀;清,18世紀
清朝人好仿古,此容器的形狀和紋路均模仿青銅方彝而來。容器上有乾隆御印。

元或明朝初年,14-15世紀
該頭飾表現了一條盤龍的形象,龍爪緊緊扣住一顆珍珠。許多類似的裝飾後來都被改做成青銅器皿的蓋鈕。

18塊玉帶組
唐,7-8世紀
這組玉帶所有的帶板在後面都有小孔,可穿入皮帶或者布帶。像刀一類必要的物件則掛在兩條穿在帶板狹縫間的帶子上。
這個部分很重要,因為古代中國的服裝上沒有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