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一京城高級“老炮兒”,何以成為大眾文化圈萬人迷?
談起“老炮兒”這一京韻十足的北京俚語,想必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老炮兒》。
“老炮兒”曾用於形容遊手好閒但頗具“排面義氣”的老混混,隨着時代的發展,這個原本略帶貶義的詞彙意義發生了新的演變,更多用於形容在某一方面曾煊赫一時的老人,在時代的洪流中仍保持着本心,隱含着些老北京的處世哲學,帶着點兒老練的痞氣與市井的俗氣,卻又令人感受到仗義的赤忱。
誰與這個稱號相匹配呢?大多數人的腦海中或許會第一時間想到“小鋼炮”馮小剛,又或是大事小情、俗世雅詩都能侃侃而談的京圈文化人高曉松。
其實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還有一個人更適合“老炮兒”之稱謂,那就是京城文化圈中大名鼎鼎的馬未都。馬未都的資歷廣博而多元,他的人生經歷了多重角色的轉變,他可以是慧眼識人的伯樂,也可以是日賺鬥金的商人,那麼,馬未都的傳奇一生是由何等的人生閲歷而築就呢?他又是如何成為大眾文化圈萬人迷?讓我們一起走進馬未都的一生。
1955年,祖籍山東的馬未都出生於皇城牆根,北京所特有的衚衕文化奠定了陪伴他一生的“老炮兒”氣質,少年時期的馬未都常年混跡於衚衕巷弄,小小年紀就已是個老北京了。可別小看北京的衚衕文化,小小一個衚衕可以説是匯聚了三教九流、牛鬼神蛇,這裏有卧龍也有伏虎,雞鳴狗盜之輩也不在少數,一個小衚衕就是一個小江湖、小社會。
從小生長其中的馬未都修得一副察言觀色、人情練達的好脾性,不僅洞察幽微,而且左右逢源,自老胡同起家的馬未都獨有一種精幹、仗義、從容、侃侃而談的派頭,這為他日後大展拳腳打下了堅實基礎。
然而馬未都並沒能趕上優良的教育,在他11歲那年,特殊時期開始,學校紛紛停課,熱愛文學的馬未都的求學之路被迫中斷。在那個上大學都只能憑藉推薦信的時代,無根無蒂的馬未都絕了繼續深造的念想,明面上的文憑停留在了小學四年級。在人生最需要增進教育的11歲到21歲,馬未都在後來的採訪中認為那段時光“被荒廢”。
無學可上,連書也難以尋覓,馬未都只好盡己所能地蒐羅各類雜書,不管有沒有用,能不能看懂,只要能拿到書便一頭扎進去閲讀。這一段時期雖然艱苦,卻已可初見馬未都堅毅而善變通的心性,他將無書可讀的壞處化為了善於閲讀的好處,不再為自己的閲讀設定一個範圍和框架,彼時還是16歲少年的他,對於父親帶回家的艱深的《天演論》,雖然無法看懂,仍然讀得趣味盎然,也是這一段時期的閲讀,使馬未都積累了豐厚的人文底藴。
青年時期:人生遇轉機,結緣文藝界直至1981年,馬未都26歲,這個在大多數人眼中應該人生趨於穩定自立的階段,他還只是一名機牀銑工,在那個追求“鐵飯碗”的年代,這幾乎相當於一眼望見日後的人生,從26歲的工人,變成62歲的工人。然而馬未都從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屬於他的人生轉機在26歲這年姍姍來遲。
他始終沒有放棄對於文學的喜愛,在工作之餘,他試探性地向《中國青年報》投稿愛情小説《今夜月兒圓》,結果一舉成功,不僅小説得以發表,還被聘請為《中國青年報》的編輯,在那個文壇羣星璀璨的年代,馬未都以敏鋭的慧眼挖掘了許多作家,也為自己日後的發展鋪好了人脈,知名作家蘇童、王朔等都由他一手栽培。
正是編輯事業烈火烹油的好光景,馬未都卻再度不走尋常路,他的人生從不遵循同一個領域穩紮穩打的理念,而是準確把握時代的風向,不斷轉變發展方向。
在至高點功成身退,無疑是需要勇氣的,然而馬未都做得乾淨利落,35歲那年,文壇徹底沒有了馬未都之名,他利用做編輯時集結的人脈,與王朔、劉震雲等好友攜手踏入影視圈,組建工作室,再度大獲成功,《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等知名劇集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本可順着這條康莊大道順遂地走下去,馬未都“不安分”的心卻又開始蠢蠢欲動,撈到了人生一桶金後,又開始逐漸脱離影視圈,開始了他的淘寶收藏之路。
中年時期:投身古玩場,化身粉絲經濟下的媒介寵兒馬未都開始接觸古玩領域時,這還是個很冷門的領域,行業整體和市場都尚處於發展萌芽階段,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些穿越千百年的物件所藴藏的巨大藝術價值,馬未都卻已在競爭對手稀少的時期早早入道,獨佔先機。27歲那年,事業起步階段的馬未都就花了1600元買下自己人生的第一件藏品——一個四扇屏,喜得他徹夜難眠,反覆把玩琢磨,而這也早早將一個古董夢深埋他的心中。
最開始,他只能在菜市場沙裏淘金,尋覓那些菜農們賣菜時捎帶的家傳物件,雖然質量良莠不齊,卻總能在一水兒破銅爛鐵中尋到真件兒,用馬未都的原話説,“那時你去地攤上,滿地都是寶貝,我只是在寶貝中進行挑選”。眼光毒辣的他以低廉價格購入的藏品,在十幾二十年後往往能升值到十幾二十萬。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北京最知名的古玩市場潘家園成型,馬未都的淘寶計劃也隨之升級,開始在古玩店的地攤中撿漏,這樣淘來的古董升值空間更是水漲船高。
馬未都的收藏之路的着眼點並不在於名利,而更在於對其中藝術內涵與歷史價值的探究,他獨到的眼力成就了外界的盛名,收藏界的眾人紛紛以他的眼光為標杆,而為了維持市場的平衡,他總是三緘其口,甚少對文物估價,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宣揚自己的人生理念。
1997年,內地第一傢俬立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馬未都擔任館長,在他的引導之下,這座觀復博物館又陸續在上海、杭州等地建立分館,形成了體系化的運作。而在現下粉絲經濟的時代,他也深諳此道,成為了《都嘟》、《百家講壇》等節目的主講人,節目策劃總能順應網友的要求而變,在萬般變化中,馬未都卻總能妙語連珠。定位當下的他,我們可以説他是江湖人,也同樣是媒體人、文化人、商人。
縱觀馬未都的一生,我們所能從中汲取的人生養分是無限的,他曾説:“我是能看清未來的人,因為我讀史書,歷史是有節點的。文物其實是表達歷史節點的一個成就而已。一個人,對歷史瞭解越多,對所有的變革就看得越清楚,對社會走向的判斷就越明晰。”
對於歷史的洞察造就了他準確把握時代進程的眼光,同樣也成就了他敢為人先的冒險精神,雖然從沒有經過科班式的體系化培訓,卻也造就了他另一視域的敏鋭與跳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