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當“而立風華”遇上“千年底藴”:一場“跨時空”的人文對話

由 司空梓瑤 發佈於 休閒

  時空旅行是真實存在的,不在科幻小説裏,就在旅行造成的“文化時差”裏。5月21日-23日,福田區委宣傳部組織各媒體赴肇慶採風,當一眾深圳當地媒體工作者,駛離現代建築鱗次櫛比的福田中心區,僅驅車兩個半小時,就抵達了古端州的地界(肇慶古稱端州),繼而探訪了歷代摩崖石刻薈萃其間的七星巖景區——難道這不是一場發生在摩登與古代之間的“跨時空旅行”嗎?

  兼得陽朔之奇、西湖之秀的湖光山色

  如果沿着北迴歸線環繞地球旅行,看到的將是綿延不盡的沙漠,然而卻有一片綠洲鑲嵌其中,那就是位於珠三角、連接大西南的西江流域門户城市肇慶市,而肇慶的七星巖景區無疑是閃爍着生態之美和人文之光的璀璨明珠。

  來肇慶已不是第一次,造訪七星巖卻是首次。以前通過“道聽途説”,憑空把“七星巖”想象為七座了無生趣的石灰山體。直至乘遊船駛入碧波萬頃的湖面上,一路瞥見七座如石筍一般矗立的靈秀山體,這才怪自己先入為主。聽一旁導遊介紹,七星巖景區總面積達8.23平方公里,因七座石灰岩峯排列如天上北斗七星而得名,以峯林、溶洞、湖泊、碑刻、寺觀為主體景觀。葉劍英元帥有《遊七星巖》一詩勾勒七星巖旖旎風光:“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

  遊覽七星巖,不能不提到星湖風景區。其實七星巖僅為星湖風景區的一個部分,只有當閬風巖、玉屏巖、石室巖、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阿坡巖(又稱禾婆巖)七座石灰岩山峯,散落在600公頃的星湖湖面上,又有20多公里長的林蔭湖堤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蓮湖和裏湖連結在一起,七星巖的七星排布才更顯奇偉深秀、實至名歸。七星巖兼得陽朔之奇、西湖之秀,素有“嶺南第一奇觀”之美譽,豈虛言哉!

  泛舟湖上,撲面而來的是喀斯特溶岩地貌巖峯、湖光山色、拱橋長堤……不禁揣想,當年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慧能大師曾在肇慶潛修15載)曾否弄舟這同一片湖上?穿過這同一孔橋洞?他眼中的七星巖又是怎般光景?真是斗轉星移、換了人間。

  △星湖

  “千年詩廊”神采不減,“歷代名人微博”妙趣橫生

  一路遊走,一路風光。纜繩繫住遊船,這才棄舟上岸,終於一睹七星巖歷代摩崖石刻的風采。據説,這裏保存了南中國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羣,李邕、李紳、包拯、周敦頤、俞大猷、陳恭尹、朱德、葉劍英等歷代名人的500餘壁題詩交相輝映。在面積不足1.5平方公里的崖壁上竟鐫刻着上至唐朝下至現代的石刻題勒500多則。七星巖摩崖石刻故有“千年詩廊”之美譽,而我則稱之為刻在巖壁上的“歷代名人微博”。

  這些把千年時光鐫刻在巖壁上的“神來之筆”,除了對顏色進行了必要修復,基本上保留了原樣。從文字種類上看,七星巖摩崖石刻以漢文字為主,也有滿文、藏文和西班牙文等。就漢字字體而言,含篆、隸、楷、行、草等,包括唐朝李邕的楷書、宋朝郭祥正的行書、明朝吳桂芳和朱完的篆書、清朝洪頤煊的篆書、清朝黎簡和陳恭尹的隸書、清朝耆英的草書等等,均為赫赫有名的藝術珍品;從作品體裁上看,多為詩詞歌賦、遊記史實、對聯題詠,其中又以詩詞歌賦為多,僅石室巖內外就刻有206首,均為時俊賢達墨寶。

  其中最有價值,也最有名氣的,當推“鎮巖之寶”《端州石室記》。《端州石室記》由唐代著名書法家李邕所題,與馮敏昌的《七星巖五首》、黎簡的《南服隕石》被稱為七星巖石刻詩詞“三絕”。《端州石室記》為正楷書寫,結體嚴謹端莊,用筆圓滑方正、筆涵清新、剛勁有力。正文連同標題、落款共18行386字,落款日期是“開元十五年(即公元727年)正月廿五日”。歷經千餘年風雨侵蝕而神采不減。

  “字如其人”,當大家站在北宋名臣包拯的題刻前,那個九百多年前站在石室巖洞內揮筆留書的黑臉包公似乎已“呼之欲出”。包拯的字刻於石室巖洞外側的巖壁上:“提點刑獄周湛同提點刑獄錢聿知郡事包拯同至慶曆二年三月初九日題”。右下方另有一石刻題稱這是他任端州(今肇慶)知府期間,在離任前與同僚同遊七星巖留下的石刻。他不是文人,沒有洋洋灑灑的筆墨功夫,無非是用了30個字記錄偕某某人到此一遊,卻已然感受到書者剛直不阿、鐵面無私的個性流露……

  “肇福”攜手發展,“跨時空”的對話合作

  聽肇慶市委宣傳部的隨行人員介紹,星湖旅遊景區以奇山(陽朔之山)、秀水(西湖之水)向世人展示了獨特的自然山水風貌;自唐代至今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以及豐富的珍稀動植物資源,使景區成為千年文化博物館和生物基因庫。肇慶七星巖景區的生態之美、人文之美歷經千年而釋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猶記得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則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旅遊業無疑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美麗中國”“現代服務業”目標的最佳途徑。如何把旅遊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目標,加快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旅遊向產業化轉變,無疑是當地面對的重要課題。

  據瞭解,肇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星湖風景名勝區及七星巖景區的發展,對景區的遊客中心、綠化、交通、安全、衞生、文化、文物保護、濕地保護、人員隊伍建設等進行全面提升,總體投入超過十億元,“潮起新星湖”,成為積極建設“美麗中國”的踐行者。為全面提升肇慶市全域旅遊的發展水平、帶動旅遊經濟及延伸產業發展而殫思竭慮、不懈努力。

  令人鼓舞的是,肇慶正與深圳市福田區共建“肇福文化創意設計園”,發揮兩地各自優勢,推動福田區文化創意企業、優質旅遊企業輻射肇慶,吸引福田區企業登陸肇慶發展,實現產業共建、互利共贏,目前雙方已經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正在加快推進項目落地。今年正值福田建區30週年,福田以“而立年華”書寫了從“水田灘塗”到深圳CBD”的不朽傳奇,實現了從“上步工業區”到“金融 科技 文化”現代產業體系的華麗蜕變。當“而立風華”遇上“千年底藴”,將擦出怎樣絢麗的火花?不妨拭目以待。

  記者:魏鼎

  編輯: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