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挖出“黃金鳥”,一出土就“飛”出地球,如今已成鎮國之寶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人類走向文明的標誌就是文字的出現,我國最早出現的文字是甲骨文。歷史學家白壽彝先生曾説:“商朝時期,是我們所見的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殷商文化是充滿活力和生命力的古代文明,不僅相當進步而且日臻成熟,現收藏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太陽神鳥金飾就是商周時期的金器。

金沙遺址是國內非常著名的古遺址,佔地面積達30萬平方米,出土了無數古奇珍寶,考古專家研究發現金沙遺址屬於古蜀國時期的遺址,是四川省繼廣漢三星堆之後最為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從出土文物上看,金沙遺址也與三星堆遺址有着莫大的聯繫,一度震驚世界。太陽神鳥金飾、黃金面具、十節玉琮、青銅立人、石虎等都出土於金沙遺址,異常珍貴。尤其是精美絕倫的太陽神鳥金飾,更是國寶中的極品,被譽為“國家九大鎮國之寶”之一。

不得不説的是,太陽神鳥的出土歷程可謂是驚心動魄,稍不小心,這件驚世國寶就要失蹤或是損壞。這件文物最初是地產施工的時候被挖掘機帶着泥土挖出來的,堆放着十幾天,風吹日曬都無人發現。工地施工準備結束後,工人們又把太陽神鳥所在的土堆又添了回去,可是在這過程中,太陽神鳥還是未被發現。回填的土坑窪不平,工人們需要對土堆進行人工整平,而且隔幾天要進行一次夯打和振動機振動壓實。可想而知,在此過程中,太陽神鳥要經受的壓力有多大,可令人驚奇的是,太陽神鳥居然毫髮無損 ,簡直可喜可賀!

直到2001年2月8日,在成都金沙村的管道施工中,挖出了一些銅器、石器等文物,得到了當地的重視,組成考古小隊對挖碎的泥土進行地毯式搜索,一位工作人員發現一塊直徑約10釐米的小泥塊露出一個小金角,他用竹刀去掉小金角上面的泥土,發現了一個已經被揉成一團的黃金金箔,直到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後,再將金箔一點點打開,所有考古專家都興奮了,揉成一團的太陽神鳥金飾終於得以重見天日。

太陽神鳥金飾被修復後,呈圓形,器身極薄,僅厚0.02釐米,外徑12.5釐米,內徑5.29釐米,重20克。圖案分內外兩層,內層等距分佈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像一個旋轉的小太陽;外層由四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這12只像是在高速飛行的黃金鳥被有關專家命名為“太陽神鳥”金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93 字。

轉載請註明: 古墓挖出“黃金鳥”,一出土就“飛”出地球,如今已成鎮國之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