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日報
五一假期,“蟹大人”創辦人、“85後”“青農創客”陳仲沒有停下“折騰”的腳步:淘寶直播銷售、線下露營體驗、短視頻營銷投放……對於早早投身電商的“蟹大人”來説,突如其來的疫情,並沒有給銷售帶來多大影響。
“農產品的消費模式變了,賣貨模式變了,消費人羣也變了。經過六七年的醖釀,我們積累了比較好的平台流量基礎,去年線上銷售額就有2000萬元左右。”關於青蟹的生意,陳仲一家三代做了40年,終於在這年輕一代手中,“蟹大人”走出寧海、走向全國。
在寧波,已有成千上萬名“青農創客”投身廣袤農村創業創新。他們有文化、有眼光、懂網絡、會營銷,他們變身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鄉村振興大軍裏的新鮮血液和有生力量。
站在這些“青農創客”身後的,是貼着“青創農場”標籤的青年農業創業品牌。2016年年底開始,寧波團市委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商務委、農科院等單位,整合各類涉農資源,為有志於從事農業領域創業的青年提供場地、技術、政策、金融、培訓和渠道等方面服務,支持服務青年農業創業創新。
創業初期缺資源、缺資金,提供地租減免、免費創業見習、基本報酬補助、小額貸款利息減免等優惠政策;創業初期體量小、抗風險能力弱、試錯成本高,引入專業創業管理服務公司,採用“酒店式管理 學院制孵化 項目化運作”運營管理模式;缺乏創業經驗、團隊有短板,邀請資深農業專家、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為導師……
“據統計,截至去年年底,寧波建成青創農場72家,其中省級示範性青創農場12家,市級示範性青創農場20家,共吸引1537名青年返鄉,安排農業就業青年2187人。”團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青農創客”就像是鮮活的“鯰魚”,攪動了農產品市場的一江春水。
在慈溪,學土木工程專業的胡晶金既是“青農創客”,又是繼承父輩產業的“農二代”。“農產品也要調結構,否則容易碰到發展瓶頸。父親那一代農民種蔬菜靠規模,利潤不高;我用品質拉住客户,用定製化服務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胡晶金説。
有着多年留日經歷、紮根象山的“青農創客”朱文榮,則打算在滸苔生產研究的基礎上,向民宿、農旅綜合項目方向發展,預計這些項目開發對帶動周邊農民致富的作用也將會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