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京東集團的第五個老員工日。晚間,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給所有員工發了一封內部全員信。這封信中劉強東第一次提出了“京東是誰”,他回溯了京東17年來征程中的很多點滴瞬間,從“少年的初心”到“青春期的煩惱”,再到成年的京東是誰,劉強東把京東定義為一個逐夢者、堅守者、眾行者。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封內部信中,劉強東表示京東集團將完成使命升級,以“技術為本,致力於更高效和可持續的世界”的使命,承載京東未來在產業互聯網可能發揮的價值,也將京東對社會的責任定義得更加清晰。這也意味着京東的發展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劉強東稱,2014年5月,京東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標誌着京東正式走過創業期,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規模更大、業務更豐富,同時內外部關係也更加複雜。
外界有這樣一個評價:“京東鼎盛的時期是14-15年剛剛上市時,是行業懼怕的對象……但忽然之間大家發現:京東開始跟着別人背後什麼都學競爭對手。京東開始迷失了自己。”這個評價非常犀利,卻不失中肯。對於年輕的京東來説,上市之後確實經歷了相當長一段迷茫和掙扎的時期。今天既然要定義“京東是誰”,要回答那個迷失了的“自己”是誰,就必須直面這段迷茫期的問題。無法逃避,也無需逃避。
劉強東説,業務上,一度慾望代替了邏輯。京東被太多機會所吸引,什麼都想做,但能力卻未必支撐,甚至有時候商業邏輯還沒有想清楚就迫不及待地跳了進去。例如在創新業務上走得太急太猛,回過頭來看才發現並沒有創造什麼價值——客户的體驗沒有提升,行業的成本效率也沒有優化。投資了很多項目,最終發現自己並不具備“點石成金”的能力。也沒有做好準備去開放,很大程度上仍舊是一體化的思維,習慣於自己做、強控制。很多投後的融合並不成功。同時,對許多新業務(如:農村推廣員、拍拍等)卻沒有給予持續的投入和關注,缺乏耐心,最後淺嘗輒止。業務上的蜻蜓點水、缺乏聚焦讓京東失去了戰略的一貫性。
管理上,京東也遭遇了內部瓶頸。在公司規模急劇擴張的同時,管理、文化體系的搭建和更新並沒有跟上。大企業病、傲慢、山頭主義等問題開始出現,整個公司失去了活力,腐蝕了京東的競爭基礎。
2018年京東來到了“至暗時刻”,內外問題的集中爆發將京東推上了風口浪尖,士氣一度非常低下。但這也正是自我認知、去蕪存菁的契機。“我們沒有時間哭泣,唯有沉着、冷靜、埋頭苦幹才能走出困境。集團迅速成立了戰略決策委員會(SDC)、戰略執行委員會(SEC)、HR委員會(HRC)、財務委員會(FC)、技術委員會(TC)。並且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按照戰略、組織、機制、人才、文化、業務六條線進行了梳理。面向新的環境,提出了Bigboss管理體系。今天,無論是集團戰略還是各個業務條線戰略變得逐漸清晰、明瞭、聚焦;組織按照積木化組織進行打造,重點是協同和創新;機制層面圍繞決策機制、激勵機制與淘汰機制展開;人才層面按照京東未來需要的Bigboss人才,提出了新時期京東用人標準,淘汰了不符合要求的10%以上高管;文化上逐步重新梳理了公司新的定位,新版使命和新的價值觀;業務上全面授權給業務領導人,並且逐步達成有質量增長的共識。”劉強東説。
今天京東的夢想是什麼?
劉強東表示,今天京東追求的夢想有兩個:一是成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為此京東會在技術上不斷加大投入;另外,京東還夢想成為一個國際化公司,“如果説,互聯網的上半場是’全球到中國(copy toChina)’的話,下半場則有了更多、從中國到全球(fromChina to the world)’的機會。”劉強東希望,京東將物流、供應鏈和技術能力帶到全世界,“在海外再造一個京東”。
為此,京東將會堅持商業價值、長期主義和挑戰自我。京東的任何一個產品服務都必須為行業創造價值——要麼是為合作伙伴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要麼是為用户帶來更好的體驗。一個不能解決行業痛點的產品或服務是沒有商業價值的,是風口過後最先掉下來的那頭豬。此外還有對於挑戰自我的堅守。過去京東挑戰的是對手,今天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來源於自己:從自營走到平台,我們面臨模式轉變的挑戰;從零售走到技術和服務,我們面臨新業務的挑戰;從一體化走到一體化的開放,我們面臨意識和組織的挑戰……這要求我們有歸零的心態。我們不是什麼行業的領先者,用謙卑的心態看待自己。我們是零售行業的挑戰者,更是技術服務行業的學習者。保持創業之心,最大的超越是超越自己。
劉強東稱,在京東即將邁入17歲之際,我們對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認知,也就能夠更從容地面對內外部的變化。
今天外部環境的變化正處於一個結構性的拐點上。在過去十幾年裏,移動互聯網時代給消費側帶來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也誕生了許多新的商業模式。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已近尾聲。未來,隨着雲、AI、5G等技術的融合,以及智能時代的到來,將會給供給側帶來更多降本增效、煥然一新的機會。技術將會在產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發揮巨大的作用。
京東作為連接產、消兩端的互聯網公司,擁有紮實的供應鏈體系和數據基礎,有機會也有責任積極主動地擁抱下一個智能時代。今年,我們已經正式更新了京東集團的戰略定位:我們是一家“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代表了我們要將供應鏈的優勢發揮放大,並應用於產業的場景中,和合作夥伴一起降低行業成本,提升社會效率。
在這樣的內外部背景下,在過去的幾個月裏,從集團戰略決策委員會、戰略執行委員會,到各業務單元的管理者,對於集團使命進行了多輪研討和反覆推敲。我們希望新的使命能夠承載京東未來在產業互聯網可能發揮的價值,也將京東對社會的責任定義得更加清晰。最終,從多個方向中確定了京東集團的新使命:“技術為本,致力於更高效和可持續的世界”。
新使命突出了三個關鍵詞:技術、高效、可持續。“技術”代表了我們作為追夢者的目標:對內,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用技術降本增效,提升產品服務的體驗;對外,以技術能力輸出為起點,推動行業不斷升級。“高效”代表了我們作為堅守者的標尺:衡量我們商業模式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是我們是否提升了行業、社會的效率,創造了真正的價值。過去,通過減少搬貨次數和中間環節,我們提升了零售和物流行業的效率。未來通過連接人與企業、企業與企業,基於技術的網絡協同會帶來更大的效率提升空間。“可持續”則代表了我們作為眾行者的願望:對合作夥伴,共享商業成功;對員工,提供公平發展的舞台;對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對社會,做心存感恩,責任擔當的企業公民,實現人、環境、利潤(people, planet, profit)的平衡,為世界的可持續發展盡一份應盡之力。
展望未來,京東的業務發展以技術為基石,繼續為消費者帶來極致體驗的同時,開放自身的能力,成為基礎設施,攜手夥伴,降低行業成本,提升社會效率,以追求最大的社會價值為目標,秉持長期主義共創可持續發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