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背景之下 未來的企業會生長在雲端

新基建背景之下 未來的企業會生長在雲端

新基建的大背景之下,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成為了必然的發展趨勢,科技企業紛紛在主賽道上加速佈局,那些生於互聯網時代的企業,或者率先完成傳統業務重塑的企業將很有希望跑在前列。而以雲計算的方式和理念展開業務實踐的企業,更是走了一條“捷徑”。

新基建背景之下 未來的企業會生長在雲端

新基建背景之下 未來的企業會生長在雲端(圖片來自houseofbots)

通過與不少行業客户接觸,他們的多數新應用都是在雲中構建,而且這些企業可能是IT互聯網、金融、教育、工業、交通運輸等領域,可見雲原生在各行各業的普遍性。有一項調查顯示,在已經部署雲原生的公司中,基於雲來構建的應用比例會在近幾年攀升到70%-80%。

可以説,雲原生已成為企業在部署業務時的主要選擇之一,其好處在於應用可以直接基於雲架構設計和開發,像12原則(The Twelve-Factor App)在基準代碼、端口服務、流程日誌等方面也為雲原生下了進一步的定義。不過從另一方面看,雲原生也不是絕對的一本萬利,其仍有一些成本因素是不容忽視的。

雲原生是Pivotal負責架構的全球CTO Matt Stine在2013年提出的概念,當時的判斷像DevOps、微服務、敏捷交付等技術至今都已成為趨勢。當時Matt Stine認為,如果用新的一體性架構去取代現有的一體性架構,只是把複雜性從一端轉移到了另一端,這也是傳統SOA的尷尬之處,“從運維的角度來看,實際上什麼都沒做。”對於企業來説,有必要對舊有的業務進行重構。

當然,雲原生也不是毫無缺點。一些報告顯示,規模越大的企業通常更傾向於選擇雲原生,但有意思的一點是像那些營收超過200億美元的更大型的企業,往往會比較保守,他們使用雲原生的比例甚至不到25%。這一現象與企業上雲的思路類似,即對數據丟失、系統故障等問題的擔心,包括受限於監管因素只得將關鍵業務應用放在私有環境。

除了安全性,企業在將業務遷移上雲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其他的“額外”成本,例如可能會需要對應用進行部分或完全重構,以調用完整的雲原生功能,這種重構不僅涉及重寫,還會有後續一系列的測試、上線、交付,以及工具調用,這些往往加起來會超過企業最初的預算。

但是,雲計算與AI緊密聯繫仍讓不少企業趨之若鶩,越來越多的計算、存儲、網絡資源以虛擬化的方式交付和部署,AI的推理和訓練也在雲端完成。調查顯示,2018年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平均投資將達到500萬美元,超過70%的企業客户宣稱正在組織內部使用AI技術。考慮到部署成本,多數企業在智能化初期會選擇外部方案。隨着AI與業務結合逐級深入,企業關注的重點也從提升效率滲透到流程決策管理層面。也就是説,AI不再是簡單的工具,而是開始向生產力轉變。

對於公有云平台來説,其是自帶Al屬性的,像AWS、Azure、IBM、谷歌、阿里雲、騰訊雲等廠商相繼推出了基於雲平台的AI開發工具,降低了企業邁向智能化的門。舉個例子,雲服務商提供用於圖像分析的認知計算API,當企業用户想構建一套面部識別解決方案時,無需從零開始編寫代碼,甚至不用知道這些代碼的實現邏輯,而是隻需要直接調用API實現功能即可。按照這個思路,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技術同樣可以讓開發者拿來即用。

例如,可解釋的AI系統也提供了新的圖像識別方式。谷歌的圖像分類神經網絡Inception Network測試過一項名為“LIME”的技術,其在圖像識別時會根據圖片本身搜索解釋,而不是觸發神經網絡中的某個神經元,具體來説就是將原始圖像的各個部分變黑,通過Inception反饋所產生的“擾動”圖像,檢測哪些擾動將算法拋離得最遠。這一測試表明瞭原始圖像特徵對於神經網絡的影響,傳統識別過程更多是集中在對象的某一特定部位。

也就是説,AI與行業應用場景結合的越來越緊密,也驅使着企業向雲和AI轉型。

(7429950)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68 字。

轉載請註明: 新基建背景之下 未來的企業會生長在雲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