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觀點 | 定位類APP應被嚴格禁止

通過手機號就能查到他人實時定位?近期,多款定位類APP進入公眾視野。據稱,在相關APP上,用户可通過手機號追蹤家人和朋友的位置、查看歷史軌跡等,不少APP在應用商店的評價數達到數萬。在此類APP上要實現這一功能都需要獲得用户的授權。此外,大多數APP均要求付費才可解鎖相關功能。然而,在投訴網站上,這類APP被指存在 “虛假廣告”“扣費問題”“定位不準確”等情況,有消費者要求退費卻無果。

3·15觀點 | 定位類APP應被嚴格禁止

通過手機號就能查到他人實時定位,這在技術上並不難,包括針對手機卡的信號追蹤,也包括用户使用過位置信息功能,如導航、發生社交信息等,其留下的痕跡,就形成了個人現實的歷史活動軌跡。《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條明確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而行蹤信息也被認定為個人信息,受到法律保護。因此,定位類APP必然會對個人信息安全帶來影響與挑戰。

APP之所以能夠具備實時定位以及軌跡信息查詢功能,在於APP後台能夠完整收集任何用户使用手機相關的位置信息,是否授權決定了所收集的信息能否被前台推送,這也意味着手機卡追蹤、用户位置信息收集等監控手段,會因為定位APP的開發披上合法的外衣,從而讓用户個人行蹤信息安全的防範之門洞開。定位類APP的開發與應用,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了窺探與監控的畸形慾望,有償使用逐利的背後,可能淪為個人隱私信息非法交易的温牀。

同時,從功能的需求來講,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被追蹤與監控,除了隱私被侵犯之外,還會面臨着相互的心理信任危機。因此,在正常的情況下,這種APP的服務既是不道德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定位類APP缺乏足夠的正當必要性,不符合技術應用的基本倫理。

此外,有一些特殊羣體,如兒童、失能老人等,因為缺少自我管理能力,需要隨時掌握其行蹤,以確保他們的人身安全,可以使用相應的位置監控技術,但也不等於一定要監控個人手機。例如用得比較多的兒童電話手錶和老年人防丟失手環,都是定信號源、定設備的單一追蹤,這種手段是有節制而可靠的。至於彼此間的實時位置共享,在手機社交與導航方面都有成熟的功能。

不難看出,定位類APP既沒有必要,也缺少正當性,影響用户個人信息安全,弊遠大於利,應被嚴格禁止商業化運用。(木須蟲)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16 字。

轉載請註明: 3·15觀點 | 定位類APP應被嚴格禁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