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他們,這樣帶你“聲”臨其境|有聲書主播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科技

劉琮在錄製中。(729聲工廠供圖)

面對話筒,説故事、讀原著,一人分飾多角……如今,有聲閲讀逐漸興起,越來越多特色鮮明的有聲書主播活躍於互聯網平台。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閲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年國民和未成年人有聲閲讀繼續較快增長。

據統計,在喜馬拉雅平台,每年有超過2萬名主播參加有聲書製作海選;蜻蜓FM平台已簽約專業主播35萬名;在微信讀書平台,專業講書人和專業機構成為有聲閲讀服務主要提供者。

這些有聲書主播如何用聲音打動讀者,如何與平台共同提升內容品質……不同職業、不同經歷的“讀”書人,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藍魚 蜻蜓FM主播

從2011年開始接觸有聲書錄制,錄了200多部小説,如今她有一部作品,收穫了4.2億的點播量

“其實我初錄的小説,自己都聽不下去。但那時候,有聲行業也是剛興起,還不是特別標準化,門檻也不高,只要你願意、你喜歡,都可以找到一個窗口去展示。正因為如此,讓我有機會接觸到這方面的平台和朋友,通過他們的幫助,不斷完善我的錄音水平和表達方式。錄200多部小説的過程中,我一點一點積累經驗。現在,和年輕人們相比,我有了一定閲歷,更能把真情實感寄託在聲音裏。”

“我想,播有聲書,舒服兩個字是最重要的,無論專業或非專業,我們帶給大家的應該是一個視聽享受,讓他在舒服中有收穫,而不是把聲音硬推到他的耳朵裏,強塞進去。要通過聲音演繹,讓這個小説流到聽眾的身體裏頭,流進耳朵、流進心裏。非專業人士可能也有自身優勢,比如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限制,更多的是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更專注於把小説通過自己的理解傳遞給聽眾,然後達到共鳴。播有聲書時,如果一味追求去字正腔圓、聲音華麗地演繹,恰恰就會忽略最本質的東西——小説中的情感表露。我在播小説時,就想,讀完這個小説,要讓聽眾跟小説裏邊的人物經歷和情感達到一種共鳴,那這個小説就活了,我也滿足了。”

李士金 蜻蜓FM主播

2012年,李士金想在工作之餘找個兼職,想到了有聲小説。2018年,他成為了年入百萬的聲音“大咖”。

“我是因為熱愛而入行的,但進來之後發現,要做好,只有熱愛遠遠不夠。最早接觸時,我從學用錄音軟件開始,熬了兩個通宵,把軟件學明白,才開始嘗試錄製。”

“和拍電影試鏡一樣,做主播也有試音。我剛入行的時候,都是市場發些資源過來,我看喜歡哪本書,就去試音。要是‘中’了的話,我就可以去錄製了。因為當時自己水平的問題,錄了兩本書後,我就很難‘中’書了。所以我開始審視自己的試音,思考到底哪塊有問題,也找了一些電台的朋友,請他們聽一下,給我提意見,自己再一步一步學習摸索。”

“2018年,我在蜻蜓已經算是年入百萬的‘大咖’了,但是想要播自己喜歡的書,還是要去競爭的。誰能播一本小説,平台會以專業的程度公平地評判。我競選《斗羅大陸III龍王傳説》這本書時,據我所知,大概是6個團隊同時在競爭,包括一些北京非常專業的機構。那時候我還是個人,所以臨時組了一個團隊,從編劇、導演到後期,開了一次又一次的會,改了一個又一個劇本,熬了整整一個星期,才競選到這本書。我也是從那時候發現,多人劇對我們播書水平的要求之高,已經不是孤軍奮戰能扛起來的了。於是我就越來越專注做團隊,後來我們發現了很多不足,我又先後去了兩次北京,一次上海,專門學編劇、聲音導演以及聲音製作,又進修了一遍。”

劉琮 729聲工場的配音演員

導演《三體》廣播劇併為主要角色配音,目前《三體》廣播劇播放量已經接近2000萬

“錄製有聲作品像是一場無實物表演。我們要以聲音為載體,塑造出生動的角色,傳遞出真實的情感,這非常考驗‘演技’。”

“去年年底,729聲工場參與錄製的精品廣播劇《三體》在喜馬拉雅平台上線。從改編劇本、分配角色、進棚錄製、後期渲染到正式推出,我們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改編劇本和分配角色的難度是最大的,把硬科幻作品改編成廣播劇,既要發揮充分想象力,又要尊重原著的專業性,還要為眾多角色找到最優配音人選,不斷打磨作品。”

李曉宇 是老師,也是主播

2009年,李曉宇第一次嘗試錄製有聲書。如今,他在喜馬拉雅平台上已經擁有近40萬粉絲,錄製的一部網絡歷史小説累計收聽量達到1.9億次。

“剛開始的時候,就一間書房、一台筆記本電腦,插上花15塊錢買來的麥克風,音質還挺粗糙。但我覺得讀有聲書,‘軟件’得比‘硬件’更硬。面對不同題材,我們要運用不同語氣:讀武俠小説,要帶着豪情,講究氣勢;讀言情小説,就要舒緩情緒,娓娓道來。只有把聲音賦予更多不同的情緒、個性,才能通過僅帶動人的聽覺,就讓觀眾‘聲’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