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日本發動機幾十年,沒放過任何一個零件,為何仍無成果?

中國的工藝技術相較於世界而言起步較晚,畢竟當世界正相繼展開一二次工業革命時,我國還處於封建社會,對於西方的一些工業機器根本都不瞭解。後來我國國門被西方列強強行打開,這才得以見識到汽車鐵路這些東西。

然而還沒等給我國留下充足的世界去對其進行研究,兩次規模遍及世界的大戰爆發,我國作為亞洲地區面積廣闊的一個國家自然不可避免的參入這場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於我國造成的危害最為深遠,大部分戰役都在我國境內展開,造成了大面積的傷亡和國家的動亂。

中國研究日本發動機幾十年,沒放過任何一個零件,為何仍無成果?

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國才得以重新對這些工業技術進行研究,因此諸如汽車飛機等領域,我國相較於西方工業國家而言要晚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其中些許差距直到今天仍然存在。後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車作為一種代步工具也逐漸進入了廣大家庭當中。但當你走在街頭時會發現,那些車大多都是日系車,其次便是德產車,而國產車可以用極為罕見來形容,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原因正是因為我國對於發動機的研究不足。

中國研究日本發動機幾十年,沒放過任何一個零件,為何仍無成果?

我國雖然在很多國防領域的飛機航母等作戰工具上,已經全面使用了國產發動機。然而這些發動機大多都是特製而成,不可能運用在國產車這一領域當中。而我國國產車的發動機相較於他國而言,還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然而,中國研究日本發動機長達幾十年,零件該拆的全拆開了,為何還是沒啥成果?

中國研究日本發動機幾十年,沒放過任何一個零件,為何仍無成果?

這和他們獨特的發動機零部件有很大的關係,日本的工業向來講究精細,無論是哪一部位都由諸多的零部件共同組成,他們雖然看似組合在一起,但其中大有奧妙。將它重新拆開再拼裝回去之後,雖然依然可以運行,但其實無意之間已經破壞了其內部原有的構造,這也是為什麼日產發動機重新拼裝之後,性能會下降的原因。我國雖然在這一領域起步較晚,但已經逐漸發展成工業產值第一的國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一定會在發動機製造領域取得重大成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56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研究日本發動機幾十年,沒放過任何一個零件,為何仍無成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