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閃存產品這兩年很受歡迎,給玩家們帶來了各種低價高配的內存和固態硬盤。最近我就在用浙江大華的C900 PLUS固態硬盤。這款硬盤不僅用料十分紮實,而且性能也很強,順序讀寫速度可以達到3400MB/s,考慮到其不到700的售價,確實顯得格外有性價比。
作為一款標準尺寸的M.2接口固態硬盤,大華C900 PLUS的安裝和使用比較方便,常見的DIY主機和品牌機都可以輕鬆安裝使用,當然,在裝機之前,我們也最好給它裝好散熱馬甲。
在主控這邊,大華C900 PLUS是選擇了來自英韌的Shasta+ IG5216高性能控制器,記得之前大華C900用的是慧榮SM2263XT主控,這次選擇了技術實力更強的英韌,升級不可謂不小。英韌這家國產品牌雖然比較年輕,但是研發能力和產品質量都很強。
而在閃存顆粒方面,大華C900 PLUS使用了優質原廠3D閃存芯片,具體型號可以在顆粒上面看到,是來自美光的TLC 3D NAND顆粒,編號為NW964,可以在美光官網看到具體細節,型號是MT29F2T08EMLCEJ4-R,屬於96層3D TLC NAND顆粒,單個顆粒容量2Tbit(256G*8bit),一共4顆組成1TB容量。
值得一提的是,大華C900 PLUS採用了無緩存結構,通過自家的MAX.wirte技術,模擬分配220GB SLC緩存區,在處理大文件的時候,可以獲得穩定高速的使用體驗。
裝機之後,我們通過軟件來查看一下大華C900 PLUS的具體參數和性能表現,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款硬盤的可用空間,在Windows 10 20H2上將硬盤全盤分區之後,可以得到953GiB的存儲空間,理論上1TB的容量的硬盤,應該是931GiB的容量,所以這款硬盤的存儲空間實際加量了不少。
然後我們用CrystalDisInfo來測試一下這款硬盤的讀寫速度,需要指出的是,這款軟件偏向於硬盤的峯值速度,但受測試設備、環境、軟件等因素影響,大家不一定能夠得到完全一樣的測試結果。
從結果可以看出,大華C900 PLUS的實際讀寫速度與官方的數據相差不大,屬於合理範圍之內,連續讀取速度為3370MB/s,寫入速度為2930MB/s,實際表現要比同價位的產品高出很多。
綜上可以看出,大華C900 PLUS確實是一款性能很強的NVMe固態硬盤,不僅性能出色,穩定性好,而且很多技術都來自於國產品牌,和同價位的產品相比,性能表現確實鶴立雞羣,目前市面上同樣的價錢要想獲得同樣的讀寫速度,頂多只能買到500GB容量的型號。
前段時間我入手了一套性價比很高的機電組合,分別是安鈦克的風行者DF700 Flux機箱和NE650金牌全模組電源,畢竟新款的顯卡和CPU雖然性能很強,但是功耗和發熱量同樣非常可觀,需要一套散熱強勁、供電充足的機電組合來驅動。這套機電總預算千元出頭,應該是很有性價比的電競機電組合了。
這款風行者DF700 Flux是採用了一種比較新穎的散熱設計,給顯卡提供了一個穿透式垂直降温系統,相比傳統上僅靠顯卡自帶的風扇進風散熱,這樣可以提高顯卡位置的進風量,從而改善顯卡的散熱表現,確保日常使用中的穩定性。
打開風行者DF700 Flux的玻璃側板後,可以看到裏面的空間比較充裕,作為一款ATX機箱,可以適應目前絕大多數的主板和顯卡,其中顯卡的兼容長度達到了405mm,安裝一些旗艦顯卡會比較輕鬆。另外這款機箱的電源倉頂部也有散熱孔的設計,並且提供了兩個風扇位。
這兩個風扇位適合使用安鈦克附帶的這種反裝風扇,可以給顯卡提供額外的散熱風力,並且風扇的扇葉不受下方平面的影響,常規的風扇容易出現卡扇葉的問題,而且這樣更容易聚攏下方散熱孔的進風。根據安鈦克的測試數據,這種風扇設計,與傳統設計的機箱相比,能夠給顯卡帶來全速工作環境下,大約10℃左右的降温效果,希望大家都能早日以廠商指導價入手新款顯卡,自己實際去測試一下這種Flux散熱結構機箱的真實表現。
目前我正在用的是安鈦克的NE650電源,是一款金牌全模組電源,採用了全日系電容,做工方面比較不錯。這款電源採用了LLC+DC-DC方案,配合全日系電容,運行穩定性較好,在50%負載的環境下,能夠獲得93%以上的轉換效率,接近超白金標準,相對來説用起來確實比較環保。
這款電源提供了比較完備的線材,除了必要的主板供電之外,還有雙8Pin的CPU供電,4個6+2Pin的PCI供電,以及8個SATA供電和4個IDE供電,並且線材都是扁平線材設計,這樣在走線的時候會更加的方便,而且電源上的接口也比較充裕,後期擴展升級的空間也會比較大。
現在CPU、顯卡等硬件因為產能問題,都變成了理財產品,而大華C900 PLUS這種國產固態硬盤,還有其他存儲卡、內存之類的產品,不僅能確保出色的性能表現,而且上市就有8折甚至半價的Buff加成,所以如果想DIY主機,或是升級主機的話,這些國產產品絕對是不能錯過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