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奕背後的如涵控股擬退市,“網紅電商第一股”何以至此?

■ 撰文/譚麗平

● 統籌/張喜斌

2020年11月25日晚間,如涵控股發佈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於當日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價格(每ADS 3.4美元)將公司私有化。

這也意味着,“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擬將退市。

這距離如涵控股赴美上市,還不足兩年。如涵控股主營業務為孵化網紅做電商,是“網紅電商”模式最早一批的探索者,2019年4月3日,如涵控股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開盤價為11.5美元。彼時,因為坐擁網紅張大奕,如涵控股迎來了其巔峯時刻。

然而,上市一年多來,如涵控股長期虧損,此外,其股價也已經縮水75%。如今私有化背後,是如涵控股水土不服、後勁不足等問題的結果,也讓人重新思考“網紅電商”的模式。

張大奕背後的如涵控股擬退市,“網紅電商第一股”何以至此?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上市“見光死”

提起如涵控股,許多人或許不瞭解,但提起網紅張大奕,卻是不少年輕人耳熟能詳的。而二者之間的聯繫,可以説是千絲萬縷。

早前的如涵,主營業務並未孵化網紅做電商。公開資料顯示,其前身為淘寶女裝品牌“莉貝琳”,由馮敏和其妻子陳思佳創立,主要經營包括互聯網銷售(除銷售需要許可的商品);服裝服飾批發;服裝服飾零售;鞋帽批發;鞋帽零售;化妝品零售;化妝品批發;廣告設計、代理等。

2011年,陳思佳準備為網店“莉貝琳”尋找模特,便選中了笑容甜美、十分具有感染力的張大奕。這時的張大奕,曾為美寶蓮、格力高、可口可樂等知名品牌拍過廣告,也曾為時尚雜誌《瑞麗》的簽約模特,但並不出名。

合作三年,“莉貝琳”的銷量沒有太大幅度的變化,這時陳思佳和馮敏產生了一個想法:和張大奕合夥開店。因為陳思佳一直為如何給網店引流而苦惱,而張大奕也正在尋求流量變現,於是大家一拍即合,“吾歡喜的衣櫥”應運而生。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是雷軍的名言,當時如涵運用到淘寶店鋪+紅人微博推廣的模式,站在了網紅孵化的風口上,一切也就順其自然起來。

短短一年間,“吾歡喜的衣櫥”就成為了淘寶女裝的銷量冠軍店鋪。在這期間,張大奕微博的粉絲量也漲了10倍。

嚐到了甜頭的如涵,也開始孵化更多網紅,包括曾出演過《最好的我們》的演員晁然、美妝博主蟲蟲chonny、抖音紅人温婉等,並繼續引用了先孵化KOL、再幫助KOL開店的運營模式。

在成功孵化張大奕後,如涵控股吸引了不少融資。2015年,公司獲聯想君聯資本領投的數千萬B輪融資,次年獲得阿里巴巴領投數億元C輪融資。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如涵控股通過借殼化妝品銷售公司克里愛掛牌新三板,2018年4月摘牌。2019年4月3日,如涵控股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開盤價為11.5美元。

敲鐘當天的張大奕,還在微博上與自己的粉絲一起分享了這歷史性的時刻。

不過,上市首日,如涵控股就跌破發行價,下跌幅度達到37.2%。

事實證明,上市也就是如涵控股的巔峯之時。此後,如涵控股開始走向下坡路。截至北京時間12月1日,如涵股價達2.97美元/股,較發行價已縮水超75%。當前其最新市值為2.46億美元,與峯值時期相比也蒸發超七成。

尋找下一個張大奕

11月23日,如涵股份發佈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報告期內如涵控股淨收入總額為2.49億元,同比下降9%;歸屬於母公司的淨虧損為3120萬元,同比收窄38%;經調整歸屬於母公司淨虧損為2020萬元;毛利潤為1.008億元,比上一財年同期的1.19億元下降了1820萬元,降幅為15%。

對此,如涵在財報中解釋稱,自今年4月以來,遭遇負面輿論的某頭部網紅開設的自營店鋪銷售額大幅下滑,是造成本季度淨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今年4月,張大奕陷入眾所周知的“蔣凡事件”風波後,如涵收入鋭減,股價也直線下挫,業內皆稱“成也張大奕敗也張大奕”。

事實上,“如涵只有張大奕”的聲音一直伴隨着如涵控股的發展。

據如涵控股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張大奕分別佔據如涵收入的50.8%、52.4%和53.5%。可見,如涵對於張大奕的營收處於過度依賴的狀態。

其實早在如涵上市當日,王思聰就曾在朋友圈點評過如涵“不健康”的盈利模式。

有分析人士認為,一家擁有多個知名KOL的MCN機構,每年還要花超過一億元進行營銷推廣,那麼KOL的意義何在?一家靠KOL賺錢的公司,卻還要花錢為KOL先做推廣,這種不健康的盈利模式無法長久持續也是理所當然。

上市後的一年多,如涵沒有培養出第二個像張大奕一樣的現象級網紅。如涵控股也一直走在“去張大奕化”的路上。

根據最新財報,一年內,如涵控股簽約網紅數量增加34個,其中,為如涵控股帶來超1000萬元服務收入的頭部網紅從去年9月的5個增加到今年的8個;帶來服務收入300萬-1000萬元之間的肩部網紅由14個增加到24個。

雖然數量有所增長,卻也帶來了高額的孵化成本。在這季度,如涵營銷費用為8230萬元,同比增長10%,佔整體營收比重的33%,去年同期則為28%。

錯過風口

事實上,如涵發展的後勁不足不只表現在依賴張大奕又尋找張大奕中,不少人認為,如涵趕上了紅人電商的風口,卻錯失了淘寶直播的風口。

2016年雙十一直播後,張大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説:“有點累,比拼時長的直播模式會讓大家產生審美疲勞,我覺得雙12之後,這個模式會有改變,因為直播的轉化率在降低”。

但就在張大奕放棄直播、繼續進行圖文推廣時,薇婭、李佳琦等淘寶帶貨主播正在悄悄崛起。

據鷹眼速讀網數據顯示,2019年,“口紅一哥”李佳琦的網絡熱度以絕對實力排行熱度榜首位,“淘寶直播一姐”薇婭以68.7萬的熱度值排行第二。薇婭在過去三年穩紮穩打,以超乎常人的銷售才能屢屢蟬聯淘寶直播排位賽榜首。兩人均創造了不容小覷的商業價值。

如涵在直播領域的佈局顯然慢了一步。根據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如涵控股紅人變現的渠道也進一步多元化,在直播業務領域增長迅猛,由此前佔總收入的2%拉昇至當前的26%,其中,快手平台佔直播總收入的20%。

而直播能夠獲得較快發展,主要得益於如涵提出的平台化轉型,即針對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紅書、B站等平台進行不同的營銷打法,主要有四種模式:第一種是聯營模式,如涵提供旗下的網紅和客户“聯營”,幫助淘寶店提升銷量、降低流量獲取成本;第二種為輕店鋪模式,如涵會提供網紅,用買家秀等形式為多個商家的店鋪導流;第三種模式是為全平台廣告業務模式,如涵提供各平台種草內容;第四種為直播帶貨。

如涵扭轉業績的可能,也正寄希望在多元化的平台模式上。其在財報中表示,未來半年內,公司預計通過平台模式獲得的服務淨收入將在5.2億元至6.1億元之間,同比增長72%至101%。

不過,華爾街的投資者似乎是無法等到了。

11月25日,如涵控股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已接到公司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買方集團)發出的初步非約束性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或每股ADS 3.4美元,如涵控股每ADS相當於5股普通股)的現金,收購買方集團尚未持有的公司所有已發行的A類普通股,包括以美國存托股(ADS)為代表的A類普通股和B類普通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83 字。

轉載請註明: 張大奕背後的如涵控股擬退市,“網紅電商第一股”何以至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