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車送快遞,機器人送外賣、文件、消毒,智能取餐櫃短暫“寄存”食品……無接觸配送因疫情而“火”,但這匹“黑馬”的“起跑”卻在疫情之前,從根本上説,它是需求變化、產業升級的產物,也就不可能曇花一現,如今更是成為了上海打造在線新經濟高地的重點領域之一。無接觸配送正在融入“新基建”大潮,為上海培育新動能、構築新優勢,搶佔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制高點。
機器人自己“坐”電梯送外賣
上海五牛控股大廈是一棟27層的商務寫字樓,在裏面辦公的白領大約有1500人,原本午餐時間由於外賣小哥進不了大廈,各樓層的白領要下樓自取外賣,大家扎堆等電梯,費時還耗能,大廈門口“交接”外賣,一片嘈雜,物業要“出動”兩名保安維持現場秩序。
如今,YOGO機器人擔負起樓內送外賣的重任。記者昨天中午在大廈門口看到,外賣小哥排隊將外賣交給一名工作人員,後者在機器人上輸入訂單4位手機尾號、樓層,把外賣放進機器人“肚子”裏(一台機器人有4個艙,可同時送4個訂單),機器人可以自動識別訂單的詳細信息,開始送餐之旅。
由於YOGO已經與大廈內的電梯、閘機、消防門等設備打通,所以機器人一邊提前5分鐘給客户打電話通知“外賣到了”,併發送取件碼到客户手機上,一邊流暢地“坐”電梯,直至送到客户的辦公室門口。客户只要輸入取件碼,就可以輕鬆取出外賣。YOGO還在業內率先實現了多機配送,5台機器人同時運作,配合雲端對於樓宇運力的精細調度,午高峯1小時內最多的配送可以達到150單。
YOGO智能機器人移動平台由上海有個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通過機器人、AIoT物聯網、雲端大數據等技術,為樓宇搭建了一整套無接觸配送服務系統,除了可以為樓宇提供外賣、快遞、文件等物品的機器人配送外,它還可以接入廣告、消毒等多業態服務。其中,YOGO的第一個快遞無人化站點落地於陸家嘴中融碧玉藍天大廈,每天由機器人移動平台完成的配送量峯值達到100單/天。
“C端足夠大的B端業務,最終都會往基礎設施去發展。”YOGO創始人趙明介紹,目前YOGO的機器人移動平台已經在全國投入使用超過150棟樓宇,主要分佈在華東和華南地區,覆蓋了寫字樓、酒店、學習、醫院等場景。“好產品的最終評價標準是能讓用户滿意。因此,在設計之初,YOGO就將C端體驗納入大到系統設計,小到產品細節的打磨中。雖然一切剛剛開始,但是值得高興的是,機器人移動平台作為末端配送中,與客户接觸最多的高頻入口,用户滿意度達到97.3%。”
圖説:用户取餐
圖説:餓了麼外賣自取櫃
智能取餐櫃還能消毒和保温
無接觸配送場景多樣,決定了支持無接觸配送的終端也必然多樣化。智能快遞櫃、智能取餐櫃在未來或許成為消費者最常見的無接觸配送設備。
在位於江蘇路上的兆峯大廈,美團投放了其在上海的首個面向社會外賣員免費共享使用的智能取餐櫃,採用模塊化設計,其中主櫃19個格子,副櫃21個格子,上面兩層空間較大,其餘均為小格間。外賣騎手送達後,聯繫用户告知存放取餐櫃,通過訂單二維碼開櫃、放入餐品即可離開,這一過程只需10秒左右;取餐櫃自動發送短信提示用户,用户憑身份驗證信息取貨。
騎手將餐品放入取餐櫃後,櫃子裏的燈就會亮起來,紅外感應裝備感應到以後就會對櫃子裏的物品自動消毒;直到用户來取,一直處於保温狀態。據美團方面介紹,計劃向上海市場投入1000台智能取餐櫃,覆蓋小區、大廈、醫院等大部分人流密集的場所。
餓了麼則在上海人民廣場、太古匯、靜安嘉裏中心等區域都投放了智能取餐櫃,效果也很好,今後不僅要在上海繼續鋪開,還將推廣到全國近20個城市。
安信證券分析認為,智能快遞櫃作為無接觸配送的重要載體之一,對於末端配送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2019年快遞櫃存量規模約為33萬組,預計2025年可達200萬組,整個智能快遞櫃行業今年有望迎來需求爆發。
無接觸配送的想象空間巨大,正持續不斷地滲透到各社會產業深處。《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就提出,要“推動無人配送在零售、醫療、餐飲、酒店、製造等行業應用”,“加快社區、園區、樓宇等區域佈局智能儲物櫃、保温外賣櫃、末端配送服務站和配送自提點,推進社區儲物設施共享”,“重點發展無人機、無人車等無人駕駛運載工具”,等等。
比如,YOGO機器人KAGO5已進入上海華山醫院等醫療場所,每天可為院辦公室消毒七八次。紮根紫竹高新區的非夕科技同樣在醫學領域找到發力點,這家企業專研自適應機器人,是人工智能領域中“觸覺控制”的專家,正在研發打針機器人,與送藥機器人一起,將在傳染病及重症監護領域提供機器人替代方案。
我國已經明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在YOGO創始人趙明看來,“新基建”就是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也是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從這個角度來説,無接觸配送是‘新基建’的一種物化形態。”伴隨着在線新經濟的強勁增長,機器人等人工智能工具,也由增強經濟的“抗疫性”,轉而向賦能經濟的“可持續性”深化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