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人體喉嚨處竟藏着新器官,對癌症治療有很大幫助,人體秘密還很多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科技

時至今日,人類對自身的瞭解還是相當侷限的,“究竟人體中有多少器官”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爭論不休的話題。來自荷蘭的研究人員在《放射治療與腫瘤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唾液腺:一種潛在的有放射治療風險的新器官》的論文。在這論文中,作者提出他們的意外地發現:一個未知的新器官。那究竟是咋回事呢?

意外發現

人體中有多個唾液腺,它們可以分泌唾液,其中包括大唾液腺和小唾液腺,而大唾液腺一共由3個分別是: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

荷蘭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研究前列腺癌時,研究人員需要把一種放射性的“示蹤劑”注入到患者的身體內。這種示蹤劑可以結合蛋白質的前列腺特異膜抗原。在前列腺癌細胞裏,前列腺特異膜抗原會升高。因此,可以通過這種辦法來觀察前列腺癌的擴散情況,這其實就是PETCT。

巧合的是,PETCT技術識別唾液腺的能力也很強。研究人員在使用PETCT技術時,就發現人體喉嚨上部的深處有個區域的前列腺特異膜抗原也升高了。這意味着很可能這裏存在着一個以前沒有發現過的唾液腺組織。

為了證實這個新發現,研究人員又對100位患者進行了PETCT技術掃描。結果他們發現所有接受掃描的患者都有類似的情況,也就是説,這個新的唾液腺組織是人人都有的,而不是隻有某個人才有。

隨後,他們又對兩具人體捐贈項目捐贈的屍體進行了鼻咽部解剖實驗,結果他們發現這個唾液腺組織位於一塊被稱為咽鼓管隆凸的軟骨之上,是由流入鼻咽部的導管和黏液腺組織一起構成的,所以他們也把這個新器官成為咽鼓管唾液腺。經過仔細的測量和統計,他們發現咽鼓管唾液腺平均長度大概是3.9釐米。

研究人員還表示:咽鼓管唾液腺的發現對於癌症治療過程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如果治療癌症的醫生避免對唾液腺的照射,可以很好地減少副作用。以前由於醫生並不知道這裏有個唾液腺,因此沒有避免去照射這個部位。研究人員查閲了700名癌症患者的檔案就發現,患者的咽鼓管唾液腺接受過的輻射劑量越多,副作用就越明顯。

除此之外,這些唾液腺如果被破壞,患者在吃東西,吞嚥甚至是説話時都會遇到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解剖學

解剖學是瞭解人體結構的一門學問,同時也是現代醫學的基礎學科之一。古代埃及人由於要把屍體製作成木乃伊,很早就積累了不少解剖學的知識。但是由於宗教等原因,古埃及人很厭惡解剖學。

到了古羅馬時期,有個醫學家叫做蓋倫,他也只是通過動物解剖來得到解破學知識,並把這些知識用到人體醫學上,這也造成了很多錯誤的出現。而到了中世紀,歐洲嚴禁解剖屍體。

一直到16世紀,維薩里才通過直接觀察人體來獲得解剖學知識,他的著作《人體的構造》被認為解剖學這門學科的奠基之作,與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一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這本書中,維薩里按照解剖的順序,詳細地描述了人體的骨骼、神經、肌肉、血管的形態以及分佈情況。從此,解剖學才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一門學科。

從維薩里持續至今,解剖學已經發展了500多年的時間。但即便是如此,人類至今也沒有能夠把人體的器官和結構完全搞清楚,竟然還有器官沒有被發現。由此可見,人體的結構有多麼的複雜,還有太大太多的謎題沒能解開。